巧对临时用工需求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临时用工
  • 发布时间:2016-10-23 10:40

  传统用工模式亟待革新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市场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尤其对于具有明显季节性的企业,其生产经营表现为淡季和旺季轮替,淡季时减少用工需求,旺季来临时又要提前储备人才。这一点在烟草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烟叶收购期,企业需要聘请大量的短期季节性用工,而这些员工年龄层次悬殊、待遇不一、人员流动性大,给企业管理带来较大难度。到了淡季,企业又面临人员分流的难题,经常为处理繁琐的劳资关系而焦头烂额。

  以大型烟草集团B集团为例,过去,为了满足企业季节性用工需求,应对季节性用工波动,B集团一般采取三种策略:

  一是加班,将闲置劳动力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据有关机构统计,74%的企业将加班视为提高生产力的首选方式。企业只需增加一定的加班费,无需投入额外的招聘和培训费用。同时,由于大部分员工的非工资的福利待遇相对固定,通过加班,获取基本工资的数倍作为加班费,能够提高员工士气,增加员工满意度。

  但是,加班可能会引起绩效降低和超时加班的风险。持续依赖加班可能会使员工身心疲惫,甚至降低劳动生产率。尤其在烟草行业,收购烟草的时间通常长达3个月,若通过延长工作时间超负荷加班,会导致员工对工作产生厌倦,增加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隐患。此外,法律法规对企业的加班安排也有相对严格的限制,一旦安排不当还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用工风险。

  二是聘用临时工,暂时扩充劳动力。当企业急需迅速扩大或缩减员工规模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时,使用临时员工也不失为一个经济实用的办法。但问题在于,尽管当前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着手提高薪资福利期望吸引优秀的临时员工,但与正式员工相比,临时员工的薪资、福利等待遇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也有研究表明,相较于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在工作效率上会降低29%,而且77%的企业存在对临时员工培训不到位的现象。

  三是提升劳动生产率。按照精益经营管理理论,每个企业都存在挖掘潜在生产力的机会。但是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员工15%的在岗时间是非生产线时间,这意味着这些非生产时间既不能创造直接价值,还占据高昂的成本。就国内企业而言,管理者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取劳动力数据,无法重新部署现有资源,合理调配员工的生产性时间。

  于是,一些具备较强实力的优秀人力资源外包供应商推陈出新,创造了劳务承揽这一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新模式,并迅速在众多企事业单位广泛应用,成为主要的灵活用工模式之一。

  季节性用工的灵活处置

  H公司是华南地区某大型劳务承揽单位,基于多年劳务用工经验,创造性地把精益劳动力管理理论和季节性用工的应对策略相结合,为B集团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用工方案。

  ●委托外包取代传统雇佣模式

  以前,B集团主要采取雇佣临时工的方式,应对业务高峰期巨大的人员需求。当高峰期过后,往往需要解散数百名临时人员,面临巨大的劳动关系风险。H公司在得知B集团的实际情况后,积极接洽业务,并通过前期免费试工的形式获得对方的信任。经过综合权衡,B集团决定将7-9月份烟草收购高峰期的用工需求作为单独项目,委托给H公司进行项目运营。

  H公司进驻该项目场地后,严格按照B集团的制度规范,结合自身项目实践经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操作流程。

  首先,H公司帮助B集团规避与临时人员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风险,保证企业用工的灵活性。作为一种新型用工形式,劳务承揽不同于传统的劳务派遣用工,是借助用工单位的场地、机械设备、工艺流程等,利用优势劳动力资源帮助用工单位提升非核心业务的劳动生产率。因此,B集团不需要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如此一来,就将用人风险转移出去。

  二是创新招聘渠道,保证项目人员供给。H公司提出打造“五公里”招聘圈的招聘方式,在半径五公里内的客运站、公交站、活动广场、工人活动中心、便利店、群众活动中心等,都设立了临时招聘点。每当业务量突然增加的时候,都能及时地从周边调来人手,保证按时完成招聘任务。

  三是建立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为保证项目的完成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对于新入职的员工,H公司通过自身独立研发的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帮助员工快速掌握岗位必需技能,熟悉业务操作流程标准,有效地减少了用工单位在人员培训方面的重复性投入,同时也大大地提升了劳动效率。

  四是快速实现人员分流。H公司经过十多年的人力资源服务实践积累,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和经验丰富的客服团队。当项目结束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人员快速分流,减少用工单位以往减员时面临的高额分流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劳动争议等诸多风险。

  ●采用精益劳动力管理系统,提升劳动生产效率

  不合理的加班会给员工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给企业造成潜在的风险。如何能够优化业务处理流程,科学制订员工排班方案,保障员工在合理的工作强度下工作?实践证明,“互联网+”和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力资源服务创新提供了技术条件,能够有效提升劳动生产率,真正满足工作需求。

  H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推动移动终端信息技术研发,将劳动力管理过程实现模块化和标准化管理,打造精益劳动力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帮助管理人员通过生产率指标了解劳动力配置状况,挖掘闲置劳动力资源,代替成本高昂的加班。针对突发业务加班,管理人员能够根据系统记录的实时数据,做出性价比最高且最为实用的决定,预防额外加班工时的产生。

  通过H公司三个月的运营,B集团的整体生产效率提升了30%,项目人员流失减少90%以上,获得B集团的高度认可,并为下一年双方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算清劳务承揽这笔经济账

  虽然劳务承揽是人力资源外包服务领域中的一个类型,但与其他方式相比,它在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劳务承揽的发展是当前围绕生产效率的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趋势,它以强有力的人力资源竞争优势,为用工单位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并为此获得用工单位的认可。总体来说,劳务承揽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降低管理成本

  在劳务承揽中,用工单位主要是受制于自身资源能力、运营效率等,将部分业务委托给承揽单位,并借助承揽单位的劳动力资源来完成相应的产品或服务。通过这种资源再配置,可以直接或间接节约用工单位的资源和成本。一般来说,用工单位可以委托的业务都属于自身的非核心业务,而对于承揽单位来说,却是基于人力资源为核心的业务,且更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经营这些业务,同时也能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并相对于用工单位而言是间接节约了成本。而且在委托业务的执行中,需要承揽单位为此投入相应的设备、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减少用工单位的固定成本。此外,用工单位在提供业务委托时就可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根据企业和行业形势随时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而不用考虑自制该业务时可能引起的成本,以及后续的管理成本。

  ●降低经营风险

  用工单位通过承揽协议将业务委托给承揽单位来完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延伸了自身产业链条,有效缓解来自外部的影响,提高企业对业务领域周期性循环的缓冲力。对于承揽单位而言,一般拥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力资源,通过建立人力资源蓄水池,可以随时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动态调节,并与生产要素有机结合,以应对多个用工单位的业务调整,在企业内部就能实现对经营风险的直接分解,避免了承揽多项业务活动可能产生的重复性资本损耗,分散企业可能面临的非系统风险。

  ●提高运营效率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独立企业,由于需要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在不同业务的多个环节上,不仅会造成资源的配置不均衡,也会造成相应的浪费,不利于形成竞争优势和打造核心竞争力。通过劳务承揽,企业将受制于劳动力短缺、经营效率低下的非核心业务委托给承揽单位,进而完成自身内部资源的再配置,将资源整合到高效益的业务上,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化能力,使其在特定业务范围内的组织管理也变得更有效率。承揽单位则是完全基于自身的劳动力资源,配以其他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将特定的业务项目形成相对较高的运营效率,并获得规模效益和速度效益。

  ●避免连带责任

  在《劳动合同法》中,涉及承揽活动的相关条款都是规定用工单位和承揽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承揽单位执行承揽合同,并按照用工单位的要求来完成一定的工作成果,在用工单位接受成果后支付劳动报酬。因此,在委托业务完成的过程中,用工单位并不与从事该项业务的具体责任人建立法律关系,仅仅需要支付相应的业务费用,完全由承揽单位独立承担所有委托业务完成过程中涉及劳动用工的全部法律风险,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用工单位的连带责任。

  文/万进永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