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一个夏天傍晚,有一个在东北老林边缘倒腾药材生意的山西老客,途径路边一车马店时,恰遇天际一片乌云密布翻滚而来,这是瓢泼大雨的节奏。老客急急躲进这家车马客栈,紧接着身后就是一通紧锣密鼓的噼里啪啦声而至。回望,如麻雨丝垂天而泻,瞬间在大路上,草丛中激起无数的银珠跳跃。
老客看看一时片刻也脱身不得,也就顺便在此安置了自己的住宿。雨停,他出得门来想去对面的饭店吃些东西。进来时,他已注意到了那家饭店门口,耸立着一根高高的似桅杆的柱子上悬挂着的一串灯笼。一串十个灯笼,顶级饭庄。
当时此地路边的饭店酒馆居多无名,食客只要看看门口悬挂的灯笼个数,就知晓里面的厨艺级别。灯笼越多,标志着厨艺高超,南北菜肴花样也多。不过一般的饭店老板也不敢弄虚作假,根据自己的实力挂几个意思意思也就可以了,再有本事的厨子也不敢让老板多挂,最大限度也就是九个,唯恐天外有天。敢以十个灯笼示人,就是告诉客官,你要什么,就有什么。
酒足饭饱后,山西老客陡生一念,招过跑堂小二说:“给我来碗空心疙瘩汤。”
“好嘞,空心疙瘩汤一碗……”店小二扯长声调喊向后厨。
后厨闻言个个觑觑相望,这碗听起来极其简单的“疙瘩汤”却被“空心”二字所困,一时竟使得群雄束手无策。
消息传到老板耳中,老板更是一筹莫展,只怪自己好大高调,招来事端。稍顿,老板吩咐手下马上摘减灯笼三个,又笑脸相陪走到山西老客桌旁躬身作揖道:“前辈见谅!今日算我请客陪不是了!诚请前辈赐教“空心疙瘩汤”的做法。”
众食客皆停箸惊诧地观望事态走向。要知道,你一个外乡人如敢无故问鼎当地饭店老板,估计今天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山西老客微醺起身拱手道:“不敢,不敢,如此承让,那就献丑了!”说罢径直走向后厨,拿了一把笊篱转身来到屋外。
当时急雨过后,墙角旮旯处尚集有细碎冰雹颗粒。山西老客蹲身划拉了一笊篱天降冰雹,在清水中漂洗干净,找一面盆倒了进去,又舀些白面撒在上面,端起面盆两手箩了起来。瞬时,小粒冰雹粘上面粉在盆里越滚越大,再把滚好的面球顺势扒拉到沸水锅里。面中冰粒遇热消融的同时,外裹白面也定型熟透了,不一会儿,一锅“空心疙瘩汤”出锅了。
围观众人拍手叫好,赞不绝口。饭店老板感慨地说:“见识了,见识了,真是学无止境,天外有天哪!”山西老客轻拍着饭店老板的肩膀话:“空心疙瘩汤好喝,那是因为它胸怀若谷,囊括虚心呀!”
文/王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