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社区银行的思考

  • 来源:银行家
  • 关键字:发展,推广,服务
  • 发布时间:2020-02-18 12:52

  过去几年在城市社区银行快速扩展的同时,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渠道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各类商业银行、农信社以及互联网金融机构等都在县域农村地区积极发展各类服务渠道,不断延伸触角,社区银行模式已经在部分经济发达县域乡镇悄然推广。

  农村社区银行的实践探索

  调研了解到,浙江、安徽等县域乡镇社区银行发展已经初现成效,如浙江、安徽等地农商行,都在当地经济发达的乡镇按照有人值守自助銀行模式建设社区银行。虽然名称上有别于城市社区银行,如浙江的“丰收驿站”、安徽的“金农信e 家”等,但银行内部都设有24小时自助服务区,除了自助存取款外,还常驻员工为客户提供客户经理预约,贷款咨询、申请和贷前调查等业务。

  为什么社区银行在城市发展遇到瓶颈,而在县域乡镇地区能够得到发展?依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市场潜力大。城市地区金融供给比较充分,金融同业各类网点渠道分布密集, 可替代性强,留给社区银行的市场空间有限。而在广大县域地区,除了农信社、农商行和农行、邮储等设有网点外,其他金融机构甚少进入,在很多乡镇往往是农信社一家独大。同时,经济发达地区城乡差别小,如浙江一些经济发达乡镇,经济总量超过中西部一个县,金融需求潜力巨大,为社区银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服务特色化。乡镇地区与城市社区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同,城市社区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趋于同质、可替代性强,而乡镇社区银行除了通过自助机具提供理财、代理缴费以及存取款、转账等传统服务外, 重点是针对农户融资需求提供专属的特色信贷服务,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农户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等渠道提出贷款申请, 乡镇社区银行进行贷前调查、贷后管理等工作,贷款审查审批则集中到县支行网点进行,有效提高了传统网点服务覆盖面, 便利了农户。调研了解到,温州某商业银行一个设立在乡镇的社区银行,仅有2名员工,在对乡镇进行金融产品营销宣传的同时,管理的农户贷款余额已超过8000万元,预计2019年能够达到1亿元,在与当地农信社的竞争中大幅降低了农户贷款利率水平,有效满足了农户生产经营融资需求。

  成本更可控。社区银行经营场所面积远小于一般银行网点,通常为50~100平方米,且乡镇地区租赁成本每年不过数万元,远远低于城市水平。同时在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县城传统网点也需要转型, 人工和电子机具本属于沉没成本,通过县城网点分流到乡镇社区银行,能够优化整个县域经营机构资源配置,扩大服务覆盖,提升经营效率。只要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规模,在金融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社区银行很快就能实现盈亏平衡。通过“县城网点+乡镇社区银行”的布局,县域行的整体盈利能力也将超过单一的县城网点。

  获客本地化。社区银行发展的初衷就是要解决银行服务半径不足的弱点,下沉到社区挖掘客户。但是,随着线上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往购买理财产品、代理缴费等社区银行的核心业务现在都已经逐渐转移到线上,这就需要社区银行将网点空间打造成周边居民生活和社交场所,从过去的“坐商”向“行商”转变,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的非金融生活服务,降低客户触用成本,才能把目标客户吸引到银行。乡镇地区属于“熟人社会”,乡镇社区的银行提供各类便民服务的营销效果往往超过城市社区,能够更加有效地增加客流,而这正好契合了社区银行的获客理念和经营思维。

  在农村推广社区银行可发挥四大作用

  探索社区银行可持续发展新路径。社区银行在城市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主要集中在运营成本高、产品服务同质化、线上可替代、获客能力不强等方面。而在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建设社区银行,针对农户需求提供特色金融服务,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问题,实现商业可持续,有利于商业银行延伸服务触角,提升获客能力,扩大市场影响,树立品牌形象。

  丰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农村地区长期面临金融服务渠道有限问题,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在乡镇地区发展社区银行,是对农村金融服务渠道的有益补充。通过建设“县城物理网点+乡镇社区银行+行政村电子机具+线上服务平台”的多层次金融服务渠道体系,有利于更加全面有效地为县域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阻击金融诈骗的重要力量。农民由于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很容易被高息诱惑,这也使得农村地区成为金融诈骗的高发地。监管机构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也在农村进行了大量宣传,但是受骗者依然存在。社区银行由于扎根基层且更值得信赖,可以充分发挥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助手作用,在做好金融知识普及宣传的同时,有效阻击金融诈骗的发生。

  助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农村地区并不缺金融机构,但是有效金融供给不足问题仍然存在,农村弱势群体难以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社区银行的设立,紧密了农户与银行、政府的联系,丰富了农村金融供给渠道,增加了为农村客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可能,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村金融需求,有力助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未来农村社区银行发展的思考

  在农村地区建设社区银行,会受到农村市场环境、同业竞争、农户生产生活习惯以及特色产品研发、考核和资源配置等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才能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全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现阶段而言,并不适宜大面积推广乡镇社区银行,而是应采用“试点-总结-优化-推广”的建设思路,稳妥推进、分步实施,围绕农户的核心诉求并结合银行经营实际,探索社区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在县域经济金融服务中开辟出一片新的蓝海。

  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农村社区银行。从目前的探索实践情况看,由于县城已有金融机构物理网点,农村社区银行建设主要是在乡镇。一是要选择经济比较发达、金融机构网点少且金融供给相对不足的乡镇布局。目前重点可从沿海经济发达县域以及中西部经济强县入手,逐步试点推广。二是布局要考虑与县城网点的协同。城市社区银行建设中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充分考虑社区银行和网点协同,各自为政。乡镇社区银行要充分考虑与县城网点的分工协作,首先宜在距离县城网点较近、交通便捷的中心乡镇建设社区银行。三是乡镇社区银行建设要接地气,融入农户生产生活。乡镇社区银行装修必须打破传统银行“冰冷冷”的高大上形象,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乡镇经济社会特点,在装修风格、内部布局上有便于提供各种场景体验的社区服务。

  创新服务,满足农户生产生活多元金融需求。乡镇社区银行在依托电子机具提供缴费结算、存取款、理财销售等金融服务的同时,要注重金融生活化,提供针对农户的差异化产品服务。一是提供农户贷款服务。要把农户贷款作为乡镇社区银行吸引农户、实现盈利的重点业务,开发额度小、定价低、手续简便的特色农户贷款产品,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满足融资需求。二是改善农村金融生态。要积极通过乡镇社区银行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加强信用宣传,降低农村地区业务风险,建立良性金融生态;同时也有利于树立好品牌形象,促进社区银行健康发展。三是提供特色便民服務。要把握社区银行本质,走亲民路线,积极融入乡镇和农户生活,增设快递代取等便民贴心服务,拉近与农户的关系,以实现银行、农户、乡镇三者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优化管理,建立科学的县乡统筹管理机制。要研究建立“县城网点+乡镇社区银行”的协同经营管理体系,发挥“1+1>2”的效果。一是业务协同。社区银行以获客活客为主要任务,重点依托电子机具和网络开展业务,不办理对公业务和涉及重要空白凭证和印章的业务,县城网点为乡镇社区银行提供中后台支撑和协助,农户贷款在社区银行受理、调查后,审查审批等相关工作均集中到县城网点提供。二是考核联动。乡镇社区银行在农户贷款和存款理财等方面单独考核的同时,要与县城网点的相关业务发展捆绑考核,促进业务相互支持,协同发展。三是人员统筹。针对乡镇社区银行业务特点分配人员,既要熟悉乡镇情况、贴近农户生产生活,又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合规意识,在人员有限的乡镇社区银行能够独立有效推进农户贷款等特色业务发展。

  分类监管,推动社区银行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扩大范围。2013年监管层面已对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进行了统一规范,下一步应考虑大型商业银行以及农商行、农信社等涉农机构发展社区银行的问题,鼓励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向县以下乡镇地区设立社区银行。二是简化流程。对于在乡镇地区设立的社区银行可考虑进一步简化流程,试点初期可按照自助银行报批,在实现稳定经营1~2年后再报相关银监局审批。三是加强风控。城市社区银行已规定一般不办理人工现金和对公业务,单户授信余额不超过500万元。对于乡镇社区银行,考虑到授信对象主要为农户,建议进一步降低户单户授信余额,根据地区经济金融环境和金融机构风险管控能力不同,将单户授信余额控制在100万~200万元。

  杨哲 黄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