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行的生意经——访中国工商银行行长 杨凯生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大银行,生意经,中国工商银行,杨凯生
  • 发布时间:2011-05-12 13:30
  文/本刊记者 石东 张强 张萌萌 摄/本刊记者 马辉

  四月末的北京,春暖花开,明媚的阳光、和煦的春风,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惬意。

  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55号的中国工商银行总部大楼十层会议室里更是一派春意:来自国内及海外的近百家媒体的记者已早早赶到这里,并准备随时投入“战斗”;现场工作人员勿勿的脚步,随意露出的笑容……让即将开始的新闻发布会,四处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看,姜董事、杨行长!”一位年轻的女记者兴奋地提醒身边的同行。顺眼望去,姜建清与杨凯生已信步走来,紧跟着出现的还有该行副行长易会满、首席信息官林晓轩、个人金融业务总监李卫平、电子银行部总经理蔡东等众多总行高官。其阵容之豪华实不多见,足以证明此次发布会非同寻常。

  “截至3月末,工商银行的个人网银客户数已经达到1.02亿,成为国内首家拥有‘亿级’个人网上银行客户群的商业银行。工行的网银是安全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因为工行系统问题造成用户的网银损失。”该行行长杨凯生一脸严肃、语气平静如昔,但那跳动着的“两道浓眉”似乎在告诉人们,他内心的激动早已无法平复。

  “现在,每天通过电子银行办理的业务量已经超过全行全部营业网点办理的业务规模,10笔业务中有6笔是通过电子渠道办理的,在服务客户办理业务方面等于在电子渠道上再造了一个工行。”

  的确,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盈利能力最强的商业银行行长,杨凯生有太多的理由值得激动。正如4年前,他在该行IPO之后所期许的那样,“因为站在了聚光灯下,你必须要表演得好——‘大象也会跳舞’,其他小动物就得离开舞台,如果表演不好,就会很难看。”

  如今,工行这一超级“大象”已在国内乃至世界的金融舞台上翩翩起舞,而这位与新中国同龄的行长也已两鬓霜白。截至2010年底,该行资产总额已达13.46万亿元,税后净利润为16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3%。无论是总资产还是净利润等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工行都已远超之前同一量级的竞争对手。

  大象也会跳舞

  当国内多家银行因网银安全、调低转账限额与支付限额等问题而弄得“焦头烂额”之时,工行却向外界传递出个人网银客户数过亿而愈加坐实“中国第一电子银行”的强音。足见,这只大象的舞姿,不仅不难看,而且还非常优美,更令对手充满敬畏。

  杨凯生坦陈,目前,电子银行业务在工行全部业务量中的占比超过了60%,它已成为客户办理业务时的首选渠道;若以每笔电子银行与柜面业务成本的差额计算,仅2010年工行电子银行就节约经营成本260多亿元,大大降低了全行经营成本,提高了盈利水平;产品总数达到1085个,占全行产品总数的45.9%,成为国内同业产品功能最丰富的电子银行。

  不仅于此,工行依托其核心信息系统和科技研发力量,每年都创新推出上百个电子银行新产品,将许多柜台产品搬到了电子渠道之外,还开发了大量电子渠道专属产品,创造了企业网上银行、95588电话银行、U盾、口令卡等多个行业第一。

  仅就工行的个人网银而言,目前能够为客户提供账户管理、转账汇款、缴费站、个人理财、外汇交易、证券交易、基金买卖、贵金属投资、网上贷款、工银信使等23类400多项服务。

  同时,工行借助其电子银行还催生了许多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全行业务结构、产品结构和收益结构的转变。工行电子银行年交易额由2000年的2万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249万亿元,增长了124倍,年复合增长超过60%。

  更重要的是,电子银行的丰富功能和方便特性可以有效黏合客户,也使其日益成为维系高端客户的重要手段,目前工行个人网银对私人银行和高端客户的渗透率均超过50%。而随着工行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其电子银行业务优势也开始向全球辐射,目前工行已经在17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境外网上银行个人客户超过10万户,企业客户超过1万户。

  也许任何人都没料想到,2000年,正值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网上银行前景堪忧之时,姜建清做出的“加快电子银行发展,抢占市场先机”这一决策,10年之后,竟然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效。

  另外,在自身成长为全行新的业务与盈利增长点的同时,电子银行还推动了其他各项业务的发展,应该说,工行近几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可观的经营效益,电子银行功不可没。

  截至2010年底,该行资产总额已达13.46万亿元;税后净利润为1660亿元,同比增长28.3%;不良贷款率为1.08%,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则大幅上升至228.2%,同比提升63.8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2.27%。无论是总资产还是净利润等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工行都已远超之前同一量级的竞争对手。

  其中,“工行个人金融资产已达6.4万亿元,市场占比近1/3。这6.4万亿元的个人金融资产大于中国保险资产(近5万亿元),也大于基金(2万多亿)和信托资产(约3万亿)的总和。毋庸置疑工行是中国管理个人金融资产最多的银行。”3月30日,杨凯生在该行2010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不仅如此,工行还实现了存款业务与理财业务的协调互动发展,去年全年其自主开发的理财产品销售额达4.02万亿元,同比增长50%。

  更令他倍感欣慰的是,作为银行业务发展的另一驾马车,工行中间业务的增长同样十分强劲。2010年全年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728亿元,同比增长32.1%,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达19.13%,同比提高了1.31个百分点:投资银行业务收入达到155亿元,以较大的优势领先同业;信用卡发卡量超过6000万张,消费额超过6000亿元,透支额超过900亿元,均保持同业第一;资产托管收入同比增长53%,托管资产净值达到2.9万亿,同比增长59.2%,市场占比稳居同业首位……

  提及个人感受,喜欢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杨凯生直言不讳,如今工行成为世界银行业瞩目的焦点,“我当然感到骄傲和自豪,但压力更大,因为你站在了聚光灯下,一举手、一投足都会格外引人关注”。这在1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他清楚地记得,1999年,时任工行副行长的杨凯生带领一个代表团到美国某大型保险公司去考察他们的IT系统,虽然这家公司当时还专门做了“投影”欢迎他们,但却将ICBC翻译成“中华国际商业银行”,“那是台湾的一家银行。因为他们通过查资料,只找到了台湾的银行。”

  不仅如此,那时,总行高管出访是很难成功地拜会到国外同行高层人士的,“因为没有影响、没有地位、没有话语权”,对方即便不好拒绝,也只是派几个人出来应付一下。“而现在,这些银行的董事长、行长无论在什么场合,要见我们,我们反而要排排自己的时间了。”杨凯生解释说,“这不是故意摆架子,这是中国银行业在国际同行中身份和地位转变的一种自然结果,更是中国银行业改革成果的一种标志。”

  国际化机不可失

  很显然,这巨大的转变,与杨凯生和他的同事们一贯倡导“国际化”理念密不可分。更为关键的是,他们适时抓住了全球金融危机这一“化危为机”的机遇。

  无论在工行,还是在整个中国银行业,杨凯生一直被认为是具有国际化视野又能解决国内实际问题、业务素质全面且思维敏捷的创新型领导。

  在他看来,加快国际化进程与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主张资产证券化同属工行应对“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变的三大战略之一,“眼下,工行境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还相当低,虽然我们已在海外设立了200余家分支机构,但业务结构、网络结构的国际化还只能说刚迈出了第一步,因此未来,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们仍然会继续收购、开设分行和子银行。”

  当然,一个国际化的银行,不仅看境外机构数量、境外资产规模,更重要的是,产品要为国际性的客户所接受,服务要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而这正是杨凯生的目标。

  2010年至今,该行完成了17家境外机构的申设和并购整合,海外经营网络覆盖到了28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分支机构总数达到208家,跨越五大洲的全球经营网络初步建立。

  更为显著的是,依托领先的信息科技实力,工行基本实现了在全球统一平台上的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和信息共享,全球现金管理、银行卡、电子银行、资金清算、贸易融资、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专业融资、零售业务等九大产品服务线已向海外全面延伸,自主开发的FOVA系统(境外机构运行管理系统)已覆盖90%的境外机构。2010年末,工商银行境外机构资产达757.3亿美元,同比增长45.1%;税前利润11.85亿美元,同比增长37.1%。

  在谈到国际化时,杨凯生表示,该行国际化的步伐确实比其他兄弟行快了一些。金融危机发生后,一些国家调整了政策,适度地放宽了外资银行进入的门槛。“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机遇。”

  比如,有些国家,工行从递交申请到开设机构花了十多年的时间,但是现在情况则不同了。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一些国家意识到,应该引进有实力的银行进来,这对当地的市场是很有好处的。

  杨凯生认为,尽管金融危机对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格局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全球化的趋势难以逆转。作为一家大银行,资产布局和金融服务也要着眼全球。目前,中国银行业绝大部分资产在国内,业务收入也主要来自于国内,国际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加快提升全球化资产配置能力和服务能力,是中国银行业适应中国产业资本全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更好地服务“走出去”企业的战略选择;是分享世界不同市场发展机遇的战略选择;也是避免地区性经济波动风险的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趋势十分明显。但是企业出去以后,都只能获得当地银行的服务,这让他们感到极为不便。如果有中资银行在那边,这些企业将省去很多麻烦。因此,国内银行业的国际化步伐应与企业国际化步伐吻合。”杨凯生如是说,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该行才可能抓住金融危机发生后的有利“窗口期”,在不动声色中加快了全球服务网络建设步伐,给中国银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小生意大有可为

  发展中小企业金融,被杨凯生视为与加快国际化进程同等重要的战略,也更是这一国有大行的“生意经”。

  在杨凯生眼中,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是工行顺应经济结构调整进而提高可持续的竞争发展能力的重大举措,“过去,我们总习惯地认为大企业、大项目风险小,而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而对发展中小企业信贷总存有一些顾虑。这导致了银行信贷结构贷大、贷长、贷集中的倾向日趋明显。”

  较之于中小企业贷款,大企业、大项目贷款固然违约率比较低,但由于大企业、大项目贷款中采用信用放款方式的占比较大,按新监管规则规定,这些贷款风险缓释能力低,一旦违约后损失率较大。加上大企业贷款期限一般较长、与国民经济关联度又比较高,因此同样大小金额的贷款,大企业贷款的资本占用最高,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最大。

  以工行为例,大企业贷款资本占用约为6.7%;中型企业次之,约为6.57%;小企业最低,只有2.44%,尚不足大企业的1/2。

  “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仅是落实国家有关要求和号召的问题,还是一种社会责任。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发展得如何,不仅仅事关民生和就业,也关系到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杨凯生说。

  近些年来,工行一直把中小企业金融作为一项战略性业务来发展,到2010年末,该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3万亿元,约占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半,比年初增加4874亿元,增幅19.3%。尤其是小企业贷款,2005年以来的年均增幅高达40%,远远超过同期工行贷款的平均增幅。同时,小企业贷款不良率仅为0.82%,贷款质量优于贷款整体水平。

  提及未来,杨凯生表示,“我们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了全面规划,力争今后三年内每年新增中型客户6600户以上,每年新增小企业客户1.6万户以上,3年内使小企业贷款客户突破10万户。”

  此外,他还主张,加大资产证券化的力度,扩大直接融资比例,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扩大直接融资比例,降低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不仅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问题,也会为银行发展方式的转变创造有利的市场条件,特别是为银行转变资产持有方式打开了一条新通道。”

  果敢温情银行家

  在业界,不仅被视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领导”,杨凯生还一向以为人豁达直爽,行事果敢又不乏严谨而著称,并被冠以为“果敢温情的银行家”

  因此,时常面对媒体的“发难”,平时言语不多、一脸严肃的杨凯生往往都能直面应对,驾轻就熟,轻松得以化解。2008年,当某媒体记者提及他退休的问题时,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而杨凯生却异常淡定,语气平静,“首先得感谢你对我的关心,至于我何时退休,那得看组织与股东的意识,作为我个人而言,只要一天在这个位置上,就必须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好。”

  “努力做事,坦荡做人”是杨凯生一生信奉的“准则”,“我始终认为,衡量一个人心理年龄的重要标志,就是看他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欲望是否强烈。生理年龄无法更改,但只要你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与较强的学习能力,就表明你的心理年龄还算年轻。”

  尽管如今工行早已成为世界“最赚钱的银行”,但多数时候杨凯生都不愿提及,“按理这是一件好事,但很多场合我们就不太敢讲‘利润最大’”,因为利润多可能会被认为是银行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也会因此被质疑一些收费标准不合理。而你利润少了肯定会受到更为激烈的批评。

  针对“国企上缴红利”的问题,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杨凯生在不久前的“两会”上直陈,“有学者说国家给国有银行注资那么多,国有银行利润竟然一分钱不上缴,这是胡扯,我们工行每年现金利润上缴50%,所以说许多地方都被外界所误解了。”

  “国有企业要有新的发展,每年都需要新的投入,如果财政不拨款就应该用企业的利润留成。很多人现在认为国企截留利润用来给高管和员工发工资了,其实企业利润和企业工资是不搭界的,是两条线,关于国企高管的工资,国资委是有严格规定的。最基本的原理都没搞明白就在那里嚷嚷,很让人费解。”

  对于工行,杨凯生这个名字被赋予了太多的含义。

  科班出身的他,1985年就加盟工行,26年来,他历任工行规划信息部主任、深圳分行行长、总行副行长、总行行长。在工行内部,他一向以行事果敢,敢作敢当而闻名。1999年,时任副行长的杨凯生,接手工行4000亿元不良资产而前往华融担任总裁。在华融的五年间,他始终坚持“处置每笔资产都要实现价值最大化”, 并首开资产证券化之先河。面对外界不断的质疑,他勇闯德隆“迷宫”,激辩资产处置,力挽狂澜于不惊,总共处置了近2000亿元的不良资产,为工行日后的股改上市工作铺平了道路。正如他所言,“我们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2004年,作为从未真正离开过工行的“幕后英雄”,杨凯生出任该行常务副行长兼党委副书记,重新回到前台,成为姜建清的左膀右臂,工行也由此开始了股改上市的征程。

  也许直到今天,人们也很怀疑,工行的股改速度会如此之快,仅用了短短6个月的时间,就走过了中行、建行一年多走过的路程;2005年10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杨凯生的角色转换为行长,历经一年努力,工行最终于2006年10月27日成为国内第一家A+H同时上市的商业银行,当日总市值突破万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名副其实的航母。

  仅凭这些,就足以让杨凯生感到自豪。

  不苟言笑的他,长期被外界误认为是一位不讲情面的“铁腕人物”。事实上,这位铮铮铁汉并不乏温情的一面。

  “你们可能不甘心做小事,但一定要安心做小事。如果你们能尽量要求自己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哪怕是极小的事也做到尽善尽美,那我相信成功一定离你们不远。”一位接近杨凯生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异常忙碌的他每年都会抽出时间与新员工聊天谈心。同时,他也一直倡导在工行内部营造一种工作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照顾的氛围,虽在行长之位,他与同事仍保持着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

  只要稍有闲暇,他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他在自己的床头、办公室、卫生间、甚至车上都放置了书刊资料。”

  杨凯生正如工行的一张名片、一个符号,注定要与中国银行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工行内部,“回头都看不见第二名的身影”,对于诸多工行人来说,其所指不言自明。但“当然也不是全无压力”的杨凯生和他的同事们,仍然专注于远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