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流动性渐成常态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对冲,流动性,常态
  • 发布时间:2011-05-12 13:37
  文/本刊记者 肖萍

  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所言,“存准率没有一个绝对的上限”,其取决于各方面的条件。

  的确,从国际上来讲,存准率也没有明确的一个尺度。以美国为例,美联储对交易账户类存款的准备金率规定,440万美元以下的存款准备金率为0%,440万至4930万美元为3%,4930万美元以上为10%。法定准备金率可以在2%-14%之间调整,特殊情况下可以调高至18%,但在美国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执行18%的法定准备金率。也就是说,如果美联储将法定准备金率提至18%,则意味着美国经济出现了极端情况。

  在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与人合著的《中国的准备金、准备金税和货币控制:1984-2007》论文中称,最优存准率由存贷利差、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决定,以2007年存贷款利率水平测算,存准率最优水平大致稳定在23%左右。而目前的存贷款利率水平,刚好与2007年大体相当。

  由此可见,中国的存准率上调还有一定的空间,甚至不能排除出现极端货币政策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存准率是被动的调控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冲流动性,其中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带来的流动性压力。从技术上讲,针对流动性的管理,上调存准率比公开市场操作成本更低也更显“高调”,目前1年期央行票据利率为3.3058%,规定的法定准备金的利率为1.62%。

  各种迹象显示,央行之所以从去年至今先后连续十次上调存准率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外汇占款增加导致流动性过多、银行信贷投放超出预期和逐渐增大的通胀压力以及境外热钱持续流入等等。

  ①控制通胀的需要。此前公布的3月份和一季度宏观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增长维持相对稳定状态,但通胀压力依然较大,CPI和PPI增速均创出本轮通胀新高。尽管前期通过行政手段限制了部分价格的涨幅,但经济增长以及原油价格持续攀升等因素可能会进一步推高通胀,而且未来随着新开工和保障房项目的逐步落实,经济增速下行风险不大。

  ②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根据央行统计数据,二季度公开市场到期资金总量约为1.9万亿元,通过公开市场发行央票和正回购难以回笼过量的到期资金。另一方面,3月份我国新增信贷为6794亿元,大幅超出之前的市场预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遏制银行的放贷冲动,控制造成通胀的货币性因素。

  ③热钱流入压力较大。前期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都保持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新兴经济体出于对抗通胀的需要,自2009年4季度以来陆续开启了货币政策的紧缩周期,通胀比较严重的印度和澳大利亚迄今为止已经分别加息8次和7次,这将使得短期套利资金进一步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造成这些地区流动性泛滥。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外汇占款依然是推动货币供应量增长的主要动力。3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为4079亿元,较2月份环比大增近9成,外汇占款口径的热钱流入量超过3500亿元,热钱流入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控制因外汇占款激增而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加。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