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手”越伸越长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通胀,存款准备金率,信贷
  • 发布时间:2011-05-12 13:34
  文/本刊记者 陈士新

  从去年开始,央行已先后十次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数量型货币工具。

  在当前通胀压力明显上升、经济增长水平仍然较高的情况下,预计控制通胀压力将是二季度政策首要任务。我们判断,预期广义消费物价指数短期内将持续上升,6、7月将达到同比增长最高点约5.6%,并在整个8月保持5%以上。

  另一方面,相对国内经济,外围不确定性和风险更大,对国内货币政策可能造成新的影响。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在近期逐步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导致资金进一步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

  年底之前,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继续上调3次左右至22%附近,下一次上调的时间窗口很可能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二季度仍会加息1次;下半年加息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次。

  虽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收紧流动性,有效抑制通货膨胀,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其负面效应,存准率也是一把“双刃剑”。

  央行密集地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控流动性,尤其是当存款准备金率超过了最优水平时,在对流动性有一定抑制的同时,也导致众多商业银行的行为“异化”,即通过将大量存款转为同业往来的形式,降低需要缴纳法定准备金率的存款基数,但这些资金依然可以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以至不断出现M2增速数据与现实相背离的状况。

  与此同时,由于国内信贷受到过度压缩,许多投资项目和企业的资金链都会被绷得很紧,这也会刺伤实力经济的发展,这令人不禁担忧,如果后续的固定资产投资跟不上去,经济增速出现大幅下滑在所难免。

  那么,央行这只看得见的“手”,究竟又牵动了金融理财市场的哪些神经呢?

  首当其冲的当属银行,“钱紧”以及提高工作人员的存款指标或将成为各家银行的常态,直接导致银行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都出现利率高、放款难的现象。那么,为提高效益,银行将更倾向于能够带来更大利润且占款周期较短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也将成为银行吸引存款的制胜法宝,未来一段时间高门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将受各家银行青睐。

  对于股市来说,尽管每一次上调存准率对其影响不大,但受“叠加效应”影响,A股或将出现中期反转。最受连累的当属与股市联系最为密切的股票型基金,不同公司或同一公司不同产品的收益将出现分化;然而,上调存准率,对货币型基金却是极大利好,从今年初开始,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率节节飙升,并由此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情追捧。

  尽管存准率上调并非针对房地产,但仍对房地产行业产生了诸多影响:首先,受银行收紧银根影响,房企“不差钱”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一些中小房企为“以量补价”已开始打折促销,倘若政策进一步紧缩,不排除楼市将进入真正的“拐点”。再者,对于购房人来说也将出现贷款难的现象,由于银行取消贷款利率优惠,则更是提高了购房成本。

  因此,《金融理财》建议,作为投资者,当前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或是不错的选择;而对于那些热衷炒股的投资者来说,选择受益于国家政策和未来发展预期的板块如工程机械、通信设备和消费类或可实现抗通胀的目的;如果投资基金的话,那么,货币型基金也将是首选,跑赢一年期定存或不成问题;然而,楼市投资者则需要非常谨慎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