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估值不足净资产四成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铁道部,净资产,估值,高铁
  • 发布时间:2011-08-08 08:53
  动车追尾事故的反应让铁道部的社会责任饱受诟病,而其企业层面的经济效益也在遭受质疑。

  2010年负债两万亿元净利润仅1500万元,而2011年一季度尚亏损近38亿元但三个月之后这一数字为盈利43亿元,投资界人士据此表示,如果扣除税后铁路建设基金,铁道部上半年至少亏损250亿元。

  如果将铁道部与目前A股的铁路板块上市公司广深铁路(601333.SH)和大秦铁路(601006.SH)相比,尽管其营收在增加,资产负债率还可控,但盈利能力远不及后两者,取其6~8倍市盈率的上限,其2010年的估值为4900亿元,远低于报表反映的1.4万亿元的净资产。

  实亏250亿 还债压力大

  铁道部财务司8月1日公布了上半年主要财务及经营数据报告,报告显示,铁道部上半年盈利42.9亿元。此前一季度和2010年全年这一数字分别为-37.6亿元和1500万元。

  上海理工大学会计学教授陈玉菁的解释是,铁道部第一季度亏损,而上半年盈利的主要原因是毛利率上升。一般而言,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没有明显变化,要么是存货积压引起毛利率提高,或者是销售价格提高引起毛利率提高。从铁道部近三年的财务报表来看,其存货积压数据的确连续上升。

  长期关注铁道部资金现状的投资界人士贝乐斯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铁道部上半年的利润并未扣除铁路部门征收的税后铁路建设基金。铁道部2010年全年征收的税后铁路建设基金为613.39亿元,而2011年铁路货运量比之只多不少,因此,2011年上半年税后铁路建设基金至少有300亿元,如果扣除这一项,铁道部上半年实际上至少亏损250亿元。

  《投资者报》记者8月3日就此致电铁道部财务司,该司综合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并建议记者找铁道部宣传部,记者随后拨打宣传部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另一方面,过去五年铁道部负债总额平均年增幅为45%,截至2011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达到58.53%,但过去四年其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利润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也保持了5%。

  大起大落的税后净利润最令人诟病,2008年~2010年分别为-129.51亿元、27.43亿元和1500万元。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编辑徐瑾在其关于铁道部财报分析的文中指出,这些数字看似如坊间某些分析所言大起大落、甚至亏损,实则不然。

  徐瑾认为,由于铁道部每年要提存数百亿元的铁路建设资金,因此造成了会计科目下的异动同。若排除这一异动,根据经过审计后铁道部财报数据,铁道部利润总额最近三年实现了正增长。

  2008年的利润总额为461亿元,2009年增至614亿元,同比增长33.19%,2010年的利润总额为668亿元,同比增长约8.79%,尽管2010年增速放缓,但这两年利润总额的平均增速约为21%。

  徐瑾认为,虽然铁道部近年偿债压力大增,并在隐性透支政府信用,但近三年总体还在盈利,而且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大致为26%左右,净利润率约为10%。不过一季度的实际亏损以及上半年盈利背后的亏损,对其今后的盈利提出了新的警示。

  估值不足净资产四成

  作为一家总资产高达3.6万亿的企业,铁道部目前600多亿元的利润总额是否令人满意?其盈利能力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徐瑾认为,不妨将其与目前A股市场上的铁路上市公司广深铁路和大秦铁路作比较。

  从企业角度看,广深铁路以及大秦铁路的运营模式与铁道部较为接近。其中,广深铁路经营广州至深圳铁路客货运,总资产309亿元。大秦铁路经营范围比广深铁路更大,总资产981亿元。尽管两家公司从规模上无法与铁道部相提并论,但基础业务上是一致的,因此可资对比。

  从财务报表看,广深铁路2010年利润总额的增速为17.38%,与铁道部大体相当,但大秦铁路2010年利润总额的平均增速约为45%,远高于铁道部。从资产负债率看,广深铁路2010年资产负债率为20.85%,大秦铁路同期负债率为43.74%,都低于铁道部2010年57.44%的资产负债率。

  这一差别也说明,铁道部实现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是靠负债额的快速增长。

  从资产周转率方面看,三者的差距也很大。铁道部资产周转率仅为0.2,而广深铁路的资产周转率约为0.45,其资产利用效率是铁道部指标的2.25倍。而较低的净利润率结合较低的资本周转率,使得铁道部总资产收益率很低。

  据徐瑾介绍,当前资本市场给予广深铁路与大秦铁路的估值水平分别是15.6倍、10倍市盈率。大秦铁路的市盈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其负债率较高。依照同样的逻辑,铁道部的估值将低于大秦铁路,因为铁道部负债率高,利润增速相当,利润率低,资本回报率低。

  据其估算,铁道部市盈率估计为6~8倍,即使取其高者,铁道部在2010年的估值也只有4900亿元,大幅低于报表反映的14019亿元净资产值。这意味着,作为一家公司的铁道部经营多年后,不但没有创造价值,反而可能需要冲抵坏账高达9000多亿元。

  高铁跃进背后的资金之困

  6月30日开通的京沪高铁比预期的建设周期减少了两年。铁道部急于让京沪高铁投入运营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短缺。

  据贝乐斯在微博上测算,在折旧与利息等增加的情况下,即使总收入有15%的增长,2011年铁道部还将亏损200多亿元。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近两年高铁项目频频上马的原因。这些项目投资巨大,但是收益在短期内却无法显现。

  贝乐斯认为,2011年铁道部经营现金流已难以还本付息。他测算,铁道部2011年经营现金流约2000亿元,包括铁路建设基金约700亿元,折旧约900亿元,利息支出约400亿元。而还本付息的压力则有2500亿元,其中包括债券还本1210亿元,债券利息238亿元,贷款本金1000亿元,贷款利息100亿元。

  由于2011年债券到期明显增加,在贝乐斯看来,2500亿元债务是保守估算。在这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铁道部年内要完成6000亿元基建投资的目标难度很大,上半年才完成2422亿元。由于资金缺口大,铁道部现在有钱也不敢轻易偿还。2010年年报显示,铁道部的应付款为4503亿元,应收款为1541亿元。

  加重资金压力的另外两个因素是,一方面如果银行方面将贷款利率提高,铁道部将在高铁项目融资渠道上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另一方面,此次动车事故短期内很可能使得高铁客流减少,从而带来现金收入的减少。

  《投资者报》记者 赖智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