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狩猎者的盛宴,是积攒铜板者的炼狱”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A股,信用债,城投债,投资价值
  • 发布时间:2011-08-08 10:38
  上周专栏曾对国内指数基金的投资进入“对冲策略”时代进行了探讨,本周我们注意到一个与此有关的新消息,由于今年股市整体下跌,能够对冲市场涨跌的对冲基金正在显现出优势。

  根据我们从银行等渠道了解,国泰君安年初发行的“君享量化”集合理财产品和易方达基金先期发行的两只“一对多”对冲基金都采用股指期货做整体组合的对冲,在大市下跌同期都已取得不错的正收益。

  截至7月28日,易方达4月中旬、5月中旬完成建仓的两只“一对多”对冲基金,赢利分别达3%、1.5%左右,同期沪深300指数跌11%、5%左右。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大部分的收益与风险都是从市场上来的。但如果可以利用对冲工具对冲或部分对冲市场风险,承担比较确定的风险、获取比较确定的收益,投资性价比就可提高。

  上周基金业界的另一大热点是被誉为史上最牛债基的富国天丰,即将迎来三年封闭期的尾声。是继续封闭?还是转为开放式LOF基金?持有人的态度将决定这一产品的最终命运。

  于2008年10月24日成立的富国天丰,是国内第一只封闭式债基。成立近三年来,这一产品获得了31.6%的收益,在可比的42只纯债基金中名列第一。富国天丰还实现了连续32次分红,每10份累计分红达2.875元。

  基金契约规定,富国天丰封闭期为三年,到期后将自动转为开放式上市交易基金。若欲继续封闭,亦可在到期前,由基金管理人、超过10%以上的持有人,或基金托管行发起召开持有人大会,表决修改基金合同。今年3月,富国天丰已递交了拟召开持有人大会的初步方案。近期,我们将持续关注对冲基金和富国天丰封转开的话题。

  上周走进《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的嘉宾分别是交银施罗德研究部总经理、交银稳健基金经理张科兵、农银汇理投资副总监、农银策略精选股票基金经理张惟、东吴新创业基金经理王少成、纽银基金投研负责人闫旭、工银瑞信固定收益部总监杜海涛、海富通稳进增利分级债基经理张丽洁。

  “这是狩猎野蛮交易者的盛宴”

  《投资者报》:我注意到你在最近的研究报告中,引用了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一段微博作为开头——“上周全球经济都在玩蹦极,挑战正常思维的神经:美国玩债务上限,欲破不破;欧洲玩救助博弈,该崩不崩;中国玩数据迷局,PMI下破50,CPI高高在上;这是狩猎野蛮交易者们的盛宴,却是小心刻苦积攒铜板者的炼狱”,这段话的背景是否是让你在做投资决策时,纠结所在?在这样纠结的市场中,各位基金经理如何调整投资思路?

  张科兵:以中美欧三个经济体来看,美国的问题相对是比较理想和简单的。就欧洲而言,他们未来的道路是坎坷的。

  在目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们可能一直过于注重高增长,并为高速增长付出了太多的代价。经济有其自身规律,我们应当尊重其一定幅度的调整,尤其在金融危机期间激进的救助措施后,正常而言,其调整的时间和幅度也应该适度增加而不是缩短。目前,我们确定步入的是信贷周期的尾声,但离新一轮周期的开始应该还比较遥远。

  张惟:我们对于下半年行情用震荡向上四个字来判断。国内通胀回落是可预期的,经济不会硬着陆。从国内经济增长内在动力看,技术进步推动的经济增长在部分领域已经开始显现,如设备制造领域,其产量、盈利和投资均大幅超越产业平均水平,明显体现出技术进步推动的增长特征。

  受到经济增长动力的推动,下半年资本市场有望迎来一个震荡上行的过程。行业配置方面,建议首选先导性行业(如房地产、汽车、电子元器件)和供应有瓶颈的投资品(如煤炭、水泥);同时随着消费旺季到来,白酒、纺织服装等PEG较低、增长确定和有一定提价能力的品种也会被农银策略精选基金重点关注。

  王少成:尽管国内外经济情况复杂,但中国经济依然有希望所在,就是转型的成功。未来找到有现实的经济调控路径,实现经济总需求和价格的下行,将会给投资者一个经济软着陆的良性预期。

  对于三季度的市场走势,从过去两年A股走势来看,每次宏观调控政策的转折都会引发市场风格的转变,整体上在三季度通胀逐步受控的背景下,市场整体风险溢价的回落有望驱动A股市场的反弹和风格转向,财政政策的调整有望使得经济结构调整的相关板块和个股的配置价值凸现。

  闫旭:2011年以来资本市场的变化莫测让不少投资者很受伤。经济的基本面是影响市场中长期表现的最核心因素,而流动性则是市场情绪变化的风向标,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市场风格的转换。

  目前的中国经济处于转型的初期阶段,经济处于辞旧迎新的起点,总体向前,拐点不断。这个阶段的特征是,转型过程中充满不确定性,需兼顾把握好这个时期经济基本面、政策、市场的全新动向,并做好灵活应对。投资,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所谓科学,是指市场终有规律可循。

  最大机会恐在城投债和信用债

  《投资者报》:近期城投债话题持续发酵,让债券市场考虑最多的就是城投债和信用债,这场风波未来还将如何演绎?

  张丽洁:由于城投债的违约传闻,使市场担心存在信用违约的风险,成为此类产品下跌的导火线,同时也加重了市场的“羊群效应”。对此,我们反倒认为,虽然近期城投债和信用债确实有一轮下跌,但下半年最大的机会也可能出现在城投债和信用债上,所以在谨慎的同时,也要看到它既有的挑战及机遇。

  我个人觉得也许下半年甚至到年底,中期信用债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建仓机会,因为其绝对值已经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区域。

  杜海涛:大家近期的关注点都在城投债上,放长一些眼光,未来10年债券基金的投资价值将更加凸显。

  过去10年,中国经济一直处于高增长、低通胀的良性状态,股票投资价值大于债券基金。而在未来10年,随着要素价格上升、原料成本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盈利能力将有所下降,相应地投资上市公司股票收益也会受影响;另一方面,为抑制经济转型所伴生的通货膨胀,央行必然会调整基准利率,以债权投资为主的债基投资收益也应该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水平。

  《投资者报》记者 邓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