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学启蒙课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乔布斯,苹果,启蒙
  • 发布时间:2011-08-08 10:49
  大家都知道一句俗语,“桃李满天下”。今天满天下的水果很可能不是桃李而是苹果。没错,我说的是史蒂夫?乔布斯领导的苹果公司开发的数字产品。苹果雄霸市场,让种苹果的人本身成为一门显学。于是,我们在滔天的苹果汁里捞出一本本研究乔布斯的书——你可以看到优秀创业家乔布斯,也可以看到特立独行的管理学家乔布斯,当然还包括法力无边的教主乔布斯。

  不客气地说,乔布斯被吾国写手们活生生地折腾到机场成功学范畴里。我在读过3本国产的乔布斯传记之后,曾经这样想:“吾国写手,你们一边歌颂设计很牛的苹果,一边贩卖没有经过设计的文字,不觉得分裂得厉害吗?”

  新近出版的这本《乔布斯传:神一样的传奇》,依然保留了国产通病,比如作者的感情抒发与叙事掺杂,因为立场原因(作者是乔粉)而总给乔戴高帽子,对乔性格处理趋于简单。尽管这样,我还是认为这是一本及格的启蒙书——特别是那些对乔布斯仅有所耳闻的人。

  和其他乔布斯的传记不同,此书不是由商业媒体人或作家写就,其作者王咏刚是google的资深工程师。这在叙事文笔上的体现是:语言未必生动但必定准确;其次,用于描述事实的语言简练、直接,像电脑程序一样在有限的页数上装进了足够多的内容,尤其是他没有放过不少有意思的细节;另外,对于文中涉及一些技术问题,作者也作了形象的解释,让普通读者更好地读懂了乔布斯的过人之处。

  一言以蔽之:《故事会》怎么写人,这本书就怎么写乔布斯。

  作者在写作中没有采访到乔布斯本人,但是进行了大量的实地外围采访,对象包括苹果公司最早的风险投资者、前副总裁、高级经理、不同时期的工程师以及乔布斯的朋友,从细节上还原了乔布斯的人生历程,并在书中“再造”了很多关键场合,比如写乔布斯请斯卡利来苹果担任CEO时,作者就模仿了电视剧式的处理方式——美中不足的是,看起来像是中文配音的美剧。

  “嗨,”乔布斯说,“我是史蒂夫-乔布斯。你能来这儿,真是太棒了,见到你真高兴。”

  “我必须让你知道,”斯卡利说,“我来这儿真的不是应聘一份工作。”

  “史蒂夫,为什么你们来找我?为什么不去找IBM或者惠普的人?你们怎么会想到从软饮料业里找电脑公司CEO?我可一点都不懂呀。”

  “史蒂夫,我真的很愿意成为你们的顾问,为你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你是我遇见最好的人。但我不想去苹果工作,无论薪水多高,我都不想去。”

  乔布斯低头看地,咬着嘴唇一言不发。突然乔布斯抬起头,用犀利的眼神看着斯卡利,说出一句了让斯卡利终身难忘的话:

  “你是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想改变世界?”

  外人对乔布斯的反应与评价很能看出乔布斯的另一面。在书中有一个细节是这样的:作者采访了很多苹果公司的前董事、高管、员工。这些人谈起乔布斯总能爆很多料,一旦作者问对方是否具名时,对方都果断拒绝,并不再说下去。离开苹果之后,这些人对苹果的忌惮没有减少,可见传说中乔布斯“凶残”的管理并非没有道理。别说员工,甚至为乔布斯写传记都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

  1982年,《时代》记者迈克尔-莫里茨被授权进入苹果公司采访,得知了很多关于乔布斯的内幕。当莫里茨把写好的文章发回编辑部后,编辑又添加了关于乔布斯私生活的八卦,此文被刊登到1983年的《时代》年度特刊里。乔布斯怒不可遏,一边痛骂将自己私生活抖出的员工,一边打电话用国骂问候并威胁莫里茨,他禁止莫里茨再踏入苹果大门、禁止员工跟莫里茨说话。莫里茨也不是吃素的,他干脆把采访记录写成了《重返小王国》一书,痛快地剥了乔布斯的一层皮。乔布斯在NeXT二次创业时,《福布斯》记者里奇?卡尔加德撰文批评NeXT电脑的不足,乔布斯要求杂志社撤稿未果,遂致电卡尔加德:“晚上别骑车出门,小心被撞死。”威廉?西蒙的遭遇就更惨。他苦心搜集大量资料写了一部乔布斯传记,外界也认为该书做到了相对客观和公允,但乔布斯可不管那么多,因为他没有“授权”作者写自己。于是,乔布斯通知苹果iTunes商店无条件封杀给威廉·西蒙出书的John Wiley&Sons出版公司, iTunes商店不再销售该公司所有图书。直到2010年才解除封锁。

  或许是乔布斯自知时日无多,在2008年终于请前《时代》主编沃尔特?伊萨克森来撰写自己的“官方传记”。这本书预计在2012年出版,中文版的译者团队目前正在组建中。回到《神一样的传奇》这本书,更像是教徒向教主致以的膜拜。

  作者还对过往一些书中对乔布斯及苹果公司的“误传”进行了解读。关于苹果公司名称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乔布斯为了纪念吃毒苹果自杀的计算机鼻祖图灵而起。而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的是非常不酷的一个小段子。在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共同出钱组建计算机公司的过程中,乔布斯回了一趟俄勒冈州的苹果农场,飞回硅谷当天,沃兹尼亚克去机场接乔布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时,乔布斯对沃兹尼亚克说:“我刚从苹果农场回来,我自己也爱吃水果,我们的公司叫苹果如何?”沃兹尼亚克第一反应是这个名字和披头士的唱片公司重名,而担心对方找麻烦。但一路上俩人都没有想出更好的名字,就在乔布斯的力主下用了苹果的名字。另外,有说法是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在车库里成立了苹果公司并造出第一台苹果电脑,甚至苹果公司也乐于接受这个说法。

  作者不客气地指出,这种说法有谬误。

  1976年4月1日晚上,乔布斯、沃兹尼亚克和另一合伙人罗纳德-韦恩(最早的苹果公司商标是他设计的)在乔布斯的卧室或韦恩的家里签了成立苹果公司的文件。而第一台苹果电脑是沃兹尼亚克在他自己的公寓里做出来的。另外,第一台苹果电脑其实只是沃兹尼亚克设计的一块印刷电路板,而用于销售的第一批AppleⅠ电脑也只不过是装配好了所有芯片的主板而已,并非我们想象中带机箱、电源和键盘的玩意。

  在“乔布斯学”泛滥的时候,这样一本书不啻是一本够分量的启蒙读物。

  邹蔚 / 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