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版”扬州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智慧城市,神州数码,扬州,IT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8-11 16:00
“智慧城市”是人们对未来城市生活的美好愿景,当然也是IT服务商们寄予厚望的全新增长引擎。但理想和现实并不会同样美好地无缝对接,一项新技术、新概念是否能真正落地、完全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很多时候并不会完全取决于技术本身的成熟度或是资金成本这些“硬件”,就如“智慧城市”这个全新、甚至看上去有些超前的概念。它需要和我国现有的城市体系相互兼容,平稳而不是激进地嵌入到城市管理和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需要明确和平衡企业、政府、市民各个相关方的责权和利益……这的确是一场关于“智慧”的时间赛跑,但需要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才有可能让“智慧”真正贴地飞行。
关于“智慧扬州”,神州数码和扬州市政府已经合作了5年,这5年其实不是一个多么轰轰烈烈、抑或技术新概念或发明层出不穷的过程,而是由IT服务商和市政府相识、沟通、磨合,逐步获取对方的信任,明确定位,然后一点点推进项目等极其考验耐力与智慧的琐碎工作组成的。当然,5年的短暂时间不可能让扬州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立即蜕变成“智慧城市”的标杆,但在国内也可以称得上“离地面最近”的智慧城市项目之一。
寻找契合点
扬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杨福喜副主任在谈到智慧城市项目建设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时,强调欢迎所有关注扬州信息化建设的国内外企业,但扬州市政府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不希望企业合作只限于一个项目,做完就走了,因为IT项目特别是智慧城市这样的项目是需要服务商长期维护和运营的。过去的经验也说明这样的合作方式效果不明显,后续问题很多,因此最基本的要求是“落地”,能在扬州注册公司——政府特别看重企业是不是真能安下心在本地做建设。
在扬州设有分公司的神州数码无疑是符合这个“资质”的,不过真正推进双方合作还需要一段长时间的接触和沟通,神州数码CEO林杨回忆当年的情景时提到:当时神州数码服务政府业务主要集中在纵向上,比如税务,对于如何进行一个区域的信息化建设其实还没有太多的经验,但希望能开拓自己的商业模式,而扬州市政府关注的是整个扬州的信息化建设,双方找到了共同点,但一开始的信息化建设话题怎么也聊不到点子上。
突破口是从扬州这个城市的定位开始的。他们聊到扬州是一个非常重视“原生态”景观保护的城市,就如西湖和瘦西湖的景色比较,二者的美各有特色,但西湖边上可以看到很多现代化建设,瘦西湖基本上看不到,因为扬州所有的现代建筑都有一个硬性标准:规划位置放一个氢气球,规划局的工作人员会在瘦西湖观察,看得到,项目就不能过审。双方有了一个共识:扬州是一个二三线城市,特点就是宜居,而不是和一线城市比大比强,因此可以用“精致”来定位扬州这个城市的特点。
围绕“精致”的城市定位,扬州市政府开始制定战略思路、目标和途径,规划涵盖经济、科技、电子政务、城市管理、民生等多个方面。不过杨福喜在介绍智慧扬州的规划时,特别强调规划对规划就是空话,这些规划被分解为28个具体的项目来支撑。比如正在实施中的智能公交项目,项目非常明确了相关方的需要和实施步骤。对市民来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了解所等的汽车在什么位置,还需要多少时间到站;对政府相关部门来说,需要及时了解车内是否拥挤,安全性如何,是否需要增发等。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是无线网络在城市道路上的覆盖,而且保证信号的连续性。扬州城区目前已经有52条道路实现了无线信号的连续覆盖,下一步是一些更具体的方案的研究,比如在公交车上安装可以实时监控的探头。区域卫生也是扬州智慧城市的重点项目之一,2010年7月神州数码“数字卫生”研发中心就落户扬州市广陵区信息产业基地,2011年的智慧扬州第一个重点工程就是神州数码承建的“基于居民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项目”。值得一提的是,正如此前提到的,扬州是一个非常重视环境生态的城市。因此“水”是智慧扬州各个项目里非常重要的一环,力求通过先进的监控和传感技术,能够实时对扬州的水质进行监管。
打通关键环节
在找到了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共通点之后,更为关键的就是如何打通各个关键环节,使得自身的循环更加通畅。不论神州数码方还是扬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都承认智慧城市项目能不能真正落地,关键还是在于如何贯通技术、政务和区域这3个关键环节。
中国政府近十几年来在电子政务上的投入是值得肯定的,但大部分围绕信息化的工程都是纵向的,从各大部委到省、市、县一路下来,具体落到单个城市,就会发现各个部分的信息彼此变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不能互联互通。这其实是一直困扰中国城市信息化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并不好解决。由于把数据系统推倒重建、统一标准在国内几乎不可能,因此,即便是领导发脾气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神州数码针对这个情况做了一个基于SOA(中间件)技术的数据交换平台,通过数据的共享和整合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然,各个部门的接口开放就需要政府从政务层面配合,保证“打通”。目前,扬州政府在广陵区信息产业基地的二期工程专门准备了5000平方米的一栋楼,作为扬州市政府资源管理中心的机房,要把扬州市所有部门的管理后台整合到一起,预计2010年市政府将有80%的部门参与到整合中。
“融合”是扬州推行智慧城市的项目过程里最重要的关键词。就以智慧城市最有代表性的项目市民卡为例,该项目于2009年2月正式启动,以建立市民基础信息库,整合政府自身和社会资源,实现“多卡合一、一卡多用”的功能。目前的市民卡融合了身份证、交通、社保卡、银行卡、医疗等功能,甚至吃肯德基和停车加油也都可以用市民卡进行支付。此前提到的整合政府“后台”资源就和市民卡有协同效应,因为市民卡“好用”的保障就是市政府的后台和市民卡是相通的。
目前扬州市民卡的数量已有70余万张,虽然杨福喜认为这个数字还需要进一步扩大,但考虑到扬州市总人口才128万,增长空间确实有限了。因此,要扩大和推广市民卡的应用范围,更重要的还是能和本省的其他城市互通,但这又超出了扬州市政府的权限,只能尽可能地呼吁。此外,互通的障碍还来自于各地域之间的标准不统一、决策层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扬州的设想是,先和相近的几个城市达成共识,才谋求推广到全省。
“BT”合作模式
对于智慧城市这样一个涉猎广泛、非常复杂的项目来说,IT服务商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必然是有限的,更多的是需要企业与政府间分工合作。对于神州数码来说,一方面自己是平台型的独立第三方,没有产品偏向性;另一方面,一个城市的信息化涉及到方方面面,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独立承担,需要一个整合、合作的方式,而神州数码与全球最顶尖的300余个IT厂商合作,有整合全球资源的可能性。
而对智慧城市更重要的,就是“顶层”的设计与咨询。林杨认为,现在一些国际企业在同我国城市管理层谈项目时很容易谈不到“点子”上的原因是,它们确实不是特别了解决策者最头疼的事情是什么,因此往往项目规划完美无缺,但其实不是对方想要的东西。决策者最困惑的问题是,IT项目需要很多投资,而且往往是项目制,一般来说如果投资做几个项目,很难规划项目之间到底能不能达成协同效应,项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建设顺序又是什么?换句话说,他们需要懂行的人为他们提供一张全景图,出谋划策。神州数码就从这张“全景图”开始入手,简单来说就是给政府列出一个框架,里面的项目建设时间、顺序一目了然,实施的话就与“填空”的感觉一样,政府会从全局了解项目的整个进程,而且这一定是一个可控、可管理的结构,因为地方政府有时候需要了解中央的精神和政策或者根据本市现实情况的变化,调整项目的次序。
事实上,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是一个非常容易达成共识的事情,但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财务”分工就相对难一些了,如果从各方的立场来说,企业当然希望“货到付款”,政府肯定希望尽可能投入较低的成本干更多的事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每年预算是1亿元,1个项目的预算也是1亿元,那么一年能干一件事儿,十件事儿需要10年时间,这虽然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算术题,却是政府的“心病”,它们希望尽可能快地加速信息化的进程。神州数码和政府的合作采取的是“BT”建设模式[BT是英文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缩写形式,意即“建设-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这其实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其他行业已经应用很多了,比如公路,但在IT领域,还算第一次:由神州数码进行融资,随后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或者租赁服务的方式付费,最后移交。当然,对神州数码来,说这种方式也意味着项目前期巨大的成本压力,因此这种合作模式最后还是由三方来完成:政府、企业和银行。
对于未来,扬州市政府和神州数码都有各自的打算。
扬州政府自然要继续深入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数字扬州”展示体验中心中,扬州市政府已经为所有人设定好了一幅未来图景:灶具自动烧饭、智能冰箱提醒按时买菜,市民需要哪种菜的话,只需要按一下按钮,蔬菜公司就会通过物联网送货上门;在市民大厅里,实时监控屏幕正显示着扬州市里各个道路的交通、天气状况,以及各种重点保护景点的情况……
神州数码则寄希望于扬州的智慧城市项目,全面启动自己的智慧城市战略。在林杨看来,扬州是我国非常典型的二线城市,无论从地域经济、人口还是管理模式、历史文化都非常有代表性,非常适合总结和提炼经验,然后在全国找到为数众多、同等体量的城市进行推广。当然,每个城市的诉求和定位是不同的,神州数码希望可以通过扬州的经验,提炼出一个基础模型,再结合每一个城市的具体做加法。比如桂林最突出的城市定位就是旅游,那么就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突出旅游的方案。
而神州数码则希望借助扬州市这个平台,吸引到众多的机构、企业参与进来,以此为实体建立一些标准。因为对智慧城市项目来说,单个城市的信息化最终结果其实也是形成了一个个更大的信息孤岛,能把整个区域内的城市联系起来才是最重要的,这就牵涉到了标准。当然林杨也坦言尽管当标准能否被国家承认还难以预计,但“如果我们做得多、做得好,就有可能成为标准。如果不做,肯定没戏”。
……
关于“智慧扬州”,神州数码和扬州市政府已经合作了5年,这5年其实不是一个多么轰轰烈烈、抑或技术新概念或发明层出不穷的过程,而是由IT服务商和市政府相识、沟通、磨合,逐步获取对方的信任,明确定位,然后一点点推进项目等极其考验耐力与智慧的琐碎工作组成的。当然,5年的短暂时间不可能让扬州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立即蜕变成“智慧城市”的标杆,但在国内也可以称得上“离地面最近”的智慧城市项目之一。
寻找契合点
扬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杨福喜副主任在谈到智慧城市项目建设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时,强调欢迎所有关注扬州信息化建设的国内外企业,但扬州市政府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不希望企业合作只限于一个项目,做完就走了,因为IT项目特别是智慧城市这样的项目是需要服务商长期维护和运营的。过去的经验也说明这样的合作方式效果不明显,后续问题很多,因此最基本的要求是“落地”,能在扬州注册公司——政府特别看重企业是不是真能安下心在本地做建设。
在扬州设有分公司的神州数码无疑是符合这个“资质”的,不过真正推进双方合作还需要一段长时间的接触和沟通,神州数码CEO林杨回忆当年的情景时提到:当时神州数码服务政府业务主要集中在纵向上,比如税务,对于如何进行一个区域的信息化建设其实还没有太多的经验,但希望能开拓自己的商业模式,而扬州市政府关注的是整个扬州的信息化建设,双方找到了共同点,但一开始的信息化建设话题怎么也聊不到点子上。
突破口是从扬州这个城市的定位开始的。他们聊到扬州是一个非常重视“原生态”景观保护的城市,就如西湖和瘦西湖的景色比较,二者的美各有特色,但西湖边上可以看到很多现代化建设,瘦西湖基本上看不到,因为扬州所有的现代建筑都有一个硬性标准:规划位置放一个氢气球,规划局的工作人员会在瘦西湖观察,看得到,项目就不能过审。双方有了一个共识:扬州是一个二三线城市,特点就是宜居,而不是和一线城市比大比强,因此可以用“精致”来定位扬州这个城市的特点。
围绕“精致”的城市定位,扬州市政府开始制定战略思路、目标和途径,规划涵盖经济、科技、电子政务、城市管理、民生等多个方面。不过杨福喜在介绍智慧扬州的规划时,特别强调规划对规划就是空话,这些规划被分解为28个具体的项目来支撑。比如正在实施中的智能公交项目,项目非常明确了相关方的需要和实施步骤。对市民来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了解所等的汽车在什么位置,还需要多少时间到站;对政府相关部门来说,需要及时了解车内是否拥挤,安全性如何,是否需要增发等。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是无线网络在城市道路上的覆盖,而且保证信号的连续性。扬州城区目前已经有52条道路实现了无线信号的连续覆盖,下一步是一些更具体的方案的研究,比如在公交车上安装可以实时监控的探头。区域卫生也是扬州智慧城市的重点项目之一,2010年7月神州数码“数字卫生”研发中心就落户扬州市广陵区信息产业基地,2011年的智慧扬州第一个重点工程就是神州数码承建的“基于居民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项目”。值得一提的是,正如此前提到的,扬州是一个非常重视环境生态的城市。因此“水”是智慧扬州各个项目里非常重要的一环,力求通过先进的监控和传感技术,能够实时对扬州的水质进行监管。
打通关键环节
在找到了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共通点之后,更为关键的就是如何打通各个关键环节,使得自身的循环更加通畅。不论神州数码方还是扬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都承认智慧城市项目能不能真正落地,关键还是在于如何贯通技术、政务和区域这3个关键环节。
中国政府近十几年来在电子政务上的投入是值得肯定的,但大部分围绕信息化的工程都是纵向的,从各大部委到省、市、县一路下来,具体落到单个城市,就会发现各个部分的信息彼此变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不能互联互通。这其实是一直困扰中国城市信息化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并不好解决。由于把数据系统推倒重建、统一标准在国内几乎不可能,因此,即便是领导发脾气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神州数码针对这个情况做了一个基于SOA(中间件)技术的数据交换平台,通过数据的共享和整合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然,各个部门的接口开放就需要政府从政务层面配合,保证“打通”。目前,扬州政府在广陵区信息产业基地的二期工程专门准备了5000平方米的一栋楼,作为扬州市政府资源管理中心的机房,要把扬州市所有部门的管理后台整合到一起,预计2010年市政府将有80%的部门参与到整合中。
“融合”是扬州推行智慧城市的项目过程里最重要的关键词。就以智慧城市最有代表性的项目市民卡为例,该项目于2009年2月正式启动,以建立市民基础信息库,整合政府自身和社会资源,实现“多卡合一、一卡多用”的功能。目前的市民卡融合了身份证、交通、社保卡、银行卡、医疗等功能,甚至吃肯德基和停车加油也都可以用市民卡进行支付。此前提到的整合政府“后台”资源就和市民卡有协同效应,因为市民卡“好用”的保障就是市政府的后台和市民卡是相通的。
目前扬州市民卡的数量已有70余万张,虽然杨福喜认为这个数字还需要进一步扩大,但考虑到扬州市总人口才128万,增长空间确实有限了。因此,要扩大和推广市民卡的应用范围,更重要的还是能和本省的其他城市互通,但这又超出了扬州市政府的权限,只能尽可能地呼吁。此外,互通的障碍还来自于各地域之间的标准不统一、决策层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扬州的设想是,先和相近的几个城市达成共识,才谋求推广到全省。
“BT”合作模式
对于智慧城市这样一个涉猎广泛、非常复杂的项目来说,IT服务商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必然是有限的,更多的是需要企业与政府间分工合作。对于神州数码来说,一方面自己是平台型的独立第三方,没有产品偏向性;另一方面,一个城市的信息化涉及到方方面面,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独立承担,需要一个整合、合作的方式,而神州数码与全球最顶尖的300余个IT厂商合作,有整合全球资源的可能性。
而对智慧城市更重要的,就是“顶层”的设计与咨询。林杨认为,现在一些国际企业在同我国城市管理层谈项目时很容易谈不到“点子”上的原因是,它们确实不是特别了解决策者最头疼的事情是什么,因此往往项目规划完美无缺,但其实不是对方想要的东西。决策者最困惑的问题是,IT项目需要很多投资,而且往往是项目制,一般来说如果投资做几个项目,很难规划项目之间到底能不能达成协同效应,项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建设顺序又是什么?换句话说,他们需要懂行的人为他们提供一张全景图,出谋划策。神州数码就从这张“全景图”开始入手,简单来说就是给政府列出一个框架,里面的项目建设时间、顺序一目了然,实施的话就与“填空”的感觉一样,政府会从全局了解项目的整个进程,而且这一定是一个可控、可管理的结构,因为地方政府有时候需要了解中央的精神和政策或者根据本市现实情况的变化,调整项目的次序。
事实上,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是一个非常容易达成共识的事情,但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财务”分工就相对难一些了,如果从各方的立场来说,企业当然希望“货到付款”,政府肯定希望尽可能投入较低的成本干更多的事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每年预算是1亿元,1个项目的预算也是1亿元,那么一年能干一件事儿,十件事儿需要10年时间,这虽然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算术题,却是政府的“心病”,它们希望尽可能快地加速信息化的进程。神州数码和政府的合作采取的是“BT”建设模式[BT是英文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缩写形式,意即“建设-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这其实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其他行业已经应用很多了,比如公路,但在IT领域,还算第一次:由神州数码进行融资,随后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或者租赁服务的方式付费,最后移交。当然,对神州数码来,说这种方式也意味着项目前期巨大的成本压力,因此这种合作模式最后还是由三方来完成:政府、企业和银行。
对于未来,扬州市政府和神州数码都有各自的打算。
扬州政府自然要继续深入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数字扬州”展示体验中心中,扬州市政府已经为所有人设定好了一幅未来图景:灶具自动烧饭、智能冰箱提醒按时买菜,市民需要哪种菜的话,只需要按一下按钮,蔬菜公司就会通过物联网送货上门;在市民大厅里,实时监控屏幕正显示着扬州市里各个道路的交通、天气状况,以及各种重点保护景点的情况……
神州数码则寄希望于扬州的智慧城市项目,全面启动自己的智慧城市战略。在林杨看来,扬州是我国非常典型的二线城市,无论从地域经济、人口还是管理模式、历史文化都非常有代表性,非常适合总结和提炼经验,然后在全国找到为数众多、同等体量的城市进行推广。当然,每个城市的诉求和定位是不同的,神州数码希望可以通过扬州的经验,提炼出一个基础模型,再结合每一个城市的具体做加法。比如桂林最突出的城市定位就是旅游,那么就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突出旅游的方案。
而神州数码则希望借助扬州市这个平台,吸引到众多的机构、企业参与进来,以此为实体建立一些标准。因为对智慧城市项目来说,单个城市的信息化最终结果其实也是形成了一个个更大的信息孤岛,能把整个区域内的城市联系起来才是最重要的,这就牵涉到了标准。当然林杨也坦言尽管当标准能否被国家承认还难以预计,但“如果我们做得多、做得好,就有可能成为标准。如果不做,肯定没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