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正在经历洗牌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私募基金,私募行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9-22 08:51
仇晓慧:较之前两年,当前私募的生存环境要险峻得多。
首先,是显而易见的市场因素。美债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超发货币,造成了通胀与紧缩等矛盾,市场呈现阶梯式震荡下行,由于环境复杂,增加了操盘难度,很多私募损失惨重,甚至出现惊人的三毛“仙私募”,所以分手的私募也特别多。相比,在2008年,私募创立高峰期,市场单边剧烈下跌,反而静养得较多,基本都保住了元气。
其次,私募政策环境一直不明朗。从2009年就热议的《基金法》加入私募合法化规定至今都未见踪影。而且有消息透露,私募法规可能更多关注的是股权私募,对二级市场私募未必有明显的政策扶持。尽管如今多了一个公司形式——合伙制,然而诸多细节问题未能解决。比如虽然可以用公司账户开户,但固定的合伙人制不利于资金募集,税收也成问题。
此外,对私募而言,渠道环境也更为恶劣。源头上,信托公司新设证券投资账户封闭增加了壳成本,银行、券商如今都热衷于发行自己的产品,私募发行通道更窄。
记者:当前私募行业格局具有怎样的特点?
仇晓慧:当前私募行业格局具备三个特点。
第一,当前行业整体规模仍在快速扩张,无论从个数上还是从整体规模而言。2009年底,中国阳光私募已经发展到超过500只产品和500亿管理规模的水平。而2010年一年,中国阳光私募新发行产品就超过600只,总资产管理规模达到千亿元人民币。在2009年时,超过20个亿的私募已经是大型私募,在行业内可以排在前列,如今这个规模对私募公司而言司空见惯。
第二,私募个体呈现两级分化,行业正在经历洗牌。不少业绩非常糟糕的私募索性清盘,退出江湖,2011年出现了一波清盘高峰。另外一些业绩比较稳定的私募只数都保持在20个以上,比如截至2011年8月底上海朱雀发行了30个,广东新价值29个,淡水泉26个,尚雅25个,星石、从容与武当也在20多个。
第三,行业中开始出现一些有鲜明特点的公司。股指期货效应,让一些有期货经验的私募脱颖而出。另类投资的市场也开始形成,量化投资私募不再新鲜。海外投资业绩突出的私募消息也时常传来。
记者:从本轮私募行业大洗牌的过程中,阶段性脱颖而出的私募基金具有怎样的特质?
仇晓慧:阶段性脱颖而出的私募普遍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具有很深的背景优势或是本身就具备资金优势,比如重阳;或是原本就在自营业务方面有突出优势的券商型私募,人脉广阔、思路灵活,比如金中和。这些私募业绩都比较稳定。
二是风格突出。比如像今年异军突起的博弘投资,就是凭借定向增发与量化优势,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像名气很大的徐翔,很大程度上在敢死队时期就形成了威信,加之灵活的操盘,可信度很高。
三是早已形成明星品牌的公司。这些私募这多是从公募出身的,如2010年成立公司的华夏系明星基金经理孙健冬、张益驰,很快就受到关注。整体来说,这个群体的业绩还是比较可靠稳定,每年前几名基本都原先公募明星基金的身影,形成了持续的品牌优势。再如今年突起的呈瑞,其投资核心人物也是上投摩根基金经理的芮嫛?
如果从深度上来说,恐怕还有强大文化与制度合理两类。比如有自己强大投资文化,这不是一两句投资理念就可以达成的,比如重阳,圈内感觉就是沉稳、可靠。另外,像朱雀投资这样合伙人制度上有优势的公司,也容易业绩稳定、公司稳定的感觉。
脱颖而出的公司,归根到底还是业绩与可信度。
记者:那么,近年来遭遇重创的私募又在哪些方面出现了失误呢?
仇晓慧:遭遇重创的公司,主要是风格落伍导致,毕竟现在市场环境比早先坐庄时期要规范得多,如赵笑云、“三秦股王”阮杰的风格早已不适应现在的市场。还有一些是风格过于单一,没成灵活体系,不适应当前复杂的市场,没能很好地规避市场风险。另外,是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比如人事动荡,一些核心人物的出走,对公司业绩影响也不可小觑。
本刊记者于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