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便利店中国提速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7-11便利店,加盟,收益
  • 发布时间:2012-01-04 11:08
  在刘东(化名)看来,自己所管理这家便利店生意是“稳赚不赔”。

  刘东现为北京某7-Eleven(世界便利店巨头,下称7-11)店长,从一名普通店员做起,他在这家店已经摸爬滚打了多个年头。一年多前,他以内部员工委托经营的形式从北京7-11手中正式接管了该店,开始了自己的老板生涯。

  经营好坏虽依个人能力而言,但刘东一年下来平均每个月也有两万元的收成。

  像刘先生这么幸运的人并不多,除必须是内部员工且做到副店长级别以上等苛刻条件外,此前个人(非员工)加盟形式的7-11北京只有一家。众多投资者却被阻挡在大门之外。

  不过,坊间传闻,早在半年前,北京7-11就以资源结合的形式开展加盟业务,加盟金额为70万~100万元。

  这也意味着,在经过7年的“龟速”爬行之后,7-11在中国的发展终于开始加速。

  与此同时,除广州 7-11早已开放加盟之外,北京、上海和成都等三个城市都传出来近期开放加盟的消息。7-11在中国全面加速发展的意图已表露无遗。

  这家起家于美国、壮大于日本,低调得近乎神秘的世界零售业翘楚,似乎终于做好了拥抱中国市场的准备。

  事实上,中国的便利店市场广阔。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便利店销售总额有望从2010年的361亿元人民币增至636亿元人民币。

  首推内部加盟 店长月赚两三万

  为求证北京7-11开放个人加盟消息的真伪,《投资者报》记者曾多次致电北京7-11总部。

  北京7-11总经理秘书张雪薇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有关媒体的报道并没有经过公司的同意和核实,现在不对此发表任何评论,稍后公司会发表统一声明。”但直到截稿北京7-11并未发出任何声明。

  虽然遭到总部否认,但在实地采访中《投资者报》记者发现此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据了解,大约2007年左右,北京7-11 就开始大范围推广加盟计划。

  目前,北京7-11将加盟分为A型和D型两种形式,A型加盟就是大家熟知的针对个人开放的特许加盟,而D型加盟主要是针对公司内部员工的委托经营。此前市场传闻的就是开放A型加盟,而D型加盟则早已在北京7-11内部实行,已经开展了四五轮内部加盟。

  《投资者报》记者辗转联系上述已通过内部加盟成功的店长。刘东向《投资者报》记者详细介绍了北京7-11内部加盟的流程和细节:首先,内部加盟的员工必须做到副店长级别以上且工作经验满一年以上才有资格申请;其次,北京7-11对这些有资格的内部员工会进行面试、考核、选店、试运营等一系列考核程序;第三,申请加盟的员工需注册成立一家管理公司,北京7-11将委托这家公司管理加盟的便利店;最后,北京7-11总部正式与申请成功的员工进行门店交接和签约。

  刘东介绍,D型加盟费用大约需要32 万元,这其中包括15万元的风险保证金,主要是店内固定资产保证金,10万元的签约费,即加盟费用,2万元用于注册一家管理公司,1万元左右的培训费用,剩余为流动资金。同时要求申请者为两个人,一主一副,鼓励夫妻共同加盟,但是不仅限于夫妻。

  那么便利店的收益怎么样呢?“自己和公司按利润的三七分,自己占三,总部占七。经营好坏主要看个人经营能力,如果能力强一个月能挣两三万,经营不好一个月能挣8000元左右。” 当问及加盟后如果出现亏损怎么办时,刘东开玩笑地说道:“一般不会,总部给你的门店,盈利水平都是中等以上,所以即使特殊情况下也不会出现亏损。”

  《投资者报》记者曾以加盟者的身份咨询北京7-11特许加盟部,一位工作人员说道:“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员工招聘的方式进来,再以员工名义参与加盟,时间最短只需6个月,但不能保证成功。”

  虽然,北京7-11早已开放内部加盟,但是因为加盟条件比较苛刻,申请人数多,因此成功加盟的员工并不多。据刘东透露,目前北京106家门店中约有10家内部加盟门店,而且这些加盟成功的员工大多数在北京7-11有3~5年的店长工作经验。

  对于开展员工内部加盟,北京7-11总部并不否认,只是关于内部加盟的细节,不愿过多透露。

  但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较为关心的还是北京7-11何时开放A型加盟。对此,刘东称:“如果你真的有一百万元资金,是可以参与A型加盟的。”但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北京7-11总部的回应。

  其实,目前在北京市场有一家A型加盟店——北京7-11建外SOHO8号楼店。北京7-11总经理秘书张雪薇对此的解释是:这是一个北京7-11的供货商以公司法人的名义加盟,早就有了,只是一个试点。

  慢性格 北京市场犹豫7年仍不决

  众所周知,7-11便利店是日资企业,但不少人并不知道7-11起源于美国。

  1927年,美国南方公司在美国得州达拉斯成立了贩售冰品、牛奶、鸡蛋为主的图腾商店。1946年,南方公司将营业时间延长为上午7时至晚11时。因此,便利店改名为7-11。

  1974年,日本伊藤洋华堂公司得到授权在日本成立7-11,之后大获成功,并于1991年,收购南方公司过半股权。2005年11月9日,日本伊藤洋华堂公司正式完成收购南方公司7-11的全部股权,将这家美国公司完全子公司化。

  可以这样说,7-11发源于美国,但是在日本人手中壮大,完全带有鲜明的日企风格——谨慎。这种风格可以让企业少犯错误,但是同时也让企业发展缓慢。

  自从2004年,北京7-11开出第一家店以来,日本7-11就放言将在中国市场开展特许加盟业务,并计划在2008年之前开店350家,因为7-11海外市场一直以特许加盟为发展主导。但如今7年已过,除了时不时传出的假消息外,北京7-11依然没有开放个人加盟。

  “日本人一向是比较谨慎。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品牌影响力、产品开发,以至于让人感觉日企干什么都是拖沓。不仅是7-11,日企华堂商场在中国的发展都是如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陈立平教授认为,如果7-11换成台湾人或者香港人经营可能结果又不一样。

  日本人的谨慎还有一个事件可以证实。上海市场一直是比较吸引日本便利店企业,早在2005年,日本7-11就曾委托野村证券等研究机构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但是调研显示日本零售企业在上海适应性不足。

  这一结论让日本7-11犹豫不决,既不决定是否自己经营,也不授权其他企业。之后,香港牛奶集团、台湾统一集团和泰国正大集团等企业拼命争夺包括上海在内的其他地区授权经营。最终2008年,上海特许经营权花落台湾统一集团。日本人的谨慎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说日本人谨慎性格导致发展缓慢,难免有些偏颇。实际上,客观原因也让北京7-11有些无所适从。

  “因为气候的原因,北京的便利店并不适合24小时营业,尤其过了8~9月份,天气变冷之后,这样就和南方的便利店产生了差异。消费者对便利店的认知不高,认为便利店的商品应该低价,不能比超市的贵。另外,便利店的经营者对自己的目标受众并不清晰。”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燕川对《投资者报》记者说道。

  物美集团便利店总经理郑伯冬也对此表示认同,同时她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目前北京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大卖场和超市,便利店的发展较南方的上海广州相对较慢。”

  著名特许经营专家李维华认为有三方面原因限制了7-11在中国的发展:一是中国法律法规不健全,比如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二是商业环境诚信度不高,许多加盟商学会核心技术后往往把盟主抛弃;三是人员素质不高,只看重眼前利益,而无视企业品牌和文化。

  这些原因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并不单是7-11遇上这些问题。许多外资零售企业如肯德基(微博)、麦当劳(微博)也曾遇到。这也是如今麦当劳比较谨慎开放加盟的主要原因。然而,相对这些外资企业来说,7-11在中国的战略则更为谨慎。

  全面加速动力 北京盈利仅百万

  北京7-11开放个人加盟的传闻就如同在北京便利店市场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让有意向的投资者兴奋的同时,也让北京其他便利店企业感到巨大的威胁。因为北京7-11的扩张必将压缩竞争对手的市场。

  目前,北京不仅有7-11 、联华快客、好邻居、迪亚天天等便利店知名企业,还有京客隆、物美、超市发等超市旗下便利店和社区店。但这些便利店企业明显难与北京7-11抗衡。因为北京7-11有着许多其他便利店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餐饮服务许可和强大的物流后台就是这些优势中最重要的两个。

  在北京市企业信用网上,输入“ 柒一拾壹(北京)有限公司”,可以看到其注册的营业执照中经营范围有餐饮服务这一项目,这是与北京其他便利店企业最大的不同。继续查询北京7-11旗下的便利店,可以看到其营业执照上经营范围还包含散装食品(含现场制售:主食、豆浆、咖啡、炖品、炒制菜品)的经营项目。

  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餐饮服务项目必须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需要卫生部门和环保部门审批,但是《投资者报》记者在北京7-11多家门店并未看到悬挂的餐饮服务许可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便利店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这是外资的超国民待遇,我们的便利店企业就不能取得这种许可,因为卫生和环保部门根本就不批。他们可以直接在店内建设小厨房,而我们连在店内售卖煎饼果子和蒸玉米棒子都不行。今年我们多家便利店被罚款,王府井有一家便利店甚至因为罚款直接倒闭。

  上述已经加盟成功的店长说:“作为北京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北京7-11有经营餐饮服务许可的特批。”

  北京7-11大多开在高档写字楼附近,其最大的特色是拥有自己的“厨房”售卖快餐。《投资者报》记者走访发现,几乎每家7-11门店都会出现午餐销售火爆的画面。“一般快餐能占到每天销售额的 60% 左右,而且是高毛利商品。大家熟知的好炖,也就是关东煮,平均一家店每天也能卖到1000多个。”加盟成功的店长说。

  这种餐饮的优势,让北京7-11马上甩开了竞争对手的跟随。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陈立平教授认为,7-11与其他便利店虽然存在竞争,但是差异化比较明显:“比如物美与京客隆等便利店更多的是日配食品,而7-11更多的是现场加工的熟食和速食品。京客隆与物美的便利是迷你超市,或者叫现代便利店。”

  每一个成功的零售企业背后都有一个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支撑。物流是北京 7-11另一大优势。日本7-11的共同配送物流系统曾经作为哈佛管理学院必修物流理论,是便利店系统物流配送的典范。北京7-11一开始便将日本先进的物流经验应用到中国,但是并不理想,所以这几年北京7-11一直在提升物流系统。

  一位熟知7-11物流的业内人士表示:“如今北京7-11,无论是在物流上,还是供应商方面已经磨合得相当成熟。比如送货时间是零售企业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但是北京7-11的物流非常准时,平时误差在正负5~7分钟,高峰期在正负20分钟,而且能做到一日三次配送。这是因为北京7-11有4名物流方面的专家对物流进行指导和培训,而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在7-11百度贴吧上,《投资者报》记者看到,2007年有不少抱怨北京7-11的物流商不能按时送货、温度控制不好、数量不对等问题帖。但是最近两年的帖子已经很少反映这一问题。

  据北京7-11合资股东王府井集团的年报披露,2008年北京7-11净利润130万元,经过四年亏损后首次实现盈利,在此之后的两年,北京7-11的盈利一直持续在百万元左右,股东回报并不是很高,因此股东方要求盈利回报的压力也不可小视。

  上海成都即将开放

  目前,7-11在中国内地分为四大区域:北京、上海、成都和广州。

  资料显示,7-11在大陆采取分区授权方式经营,北京7-11由7-11日本、王府井集团和中国糖酒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上海7-11则是由台湾统一集团旗下的台湾统一超商企业取得授权经营;华南7-11是香港牛奶集团组建的广东赛壹便利店公司运营;成都7-11由日本7-11和日本伊藤共同出资成立。这些区域的授权都来自于2004年北京成立的柒一拾壹(中国)商业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11日,统一超商开设了在上海地区的第100家分店。自2009年进入上海以来,统一超商开始发力,短短两年就接近北京7-11的门店总数。

  上海7-11便利店企划总监黎家豪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目前,我们上海已经拿出两家门店以员工委托经营的形式进行测试,如果效果良好,最快明年4月份将全面开放加盟。”

  黎家豪解释,上海7-11之所以现在推出加盟计划,主要原因是政策限制,因为进入市场满两年而且有两家直营店以上的连锁企业才能开放加盟。但对于加盟测试效果如何他没有透露太多信息。

  2011年3月,7-11进军成都,一天之内同时开出两家门店。当时,7-11日本的常务董事江口雅夫对《成都日报》表示,7-11在成都的加盟计划可能从明年开始,而今年计划开设的50家直营店将是未来招商工作、人员培训的样板店,加盟者至少需要一年以上从业经验。

  进入成都半年之后,9月初,成都7-11对外举行了两场加盟说明会。成都7-11总经理姥迫惠对《成都商报》表示,预计明年4月份将打开对外加盟,目前已经进入前期筹备阶段。

  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会长冉立春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成都7-11根据成都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做了调整,虽然还是以快餐为主打,但特别增加了四川人喜欢的回锅肉、麻婆豆腐等本地特色菜肴,这是全世界7-11不具备的特色。我认为成都7-11在本地化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

  在广州7-11早已开展了特许加盟业务。2001年,牛奶国际有限公司与广东信捷商务发展组建合资公司——广东赛壹便利店有限公司,开始在广州经营7-11便利店。据媒体报道,截至2010年年底,7-11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等华南地区的门店数已达到650多家。

  事实上,中国的便利店市场无疑是广阔的。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便利店销售总额有望从2010 年的361亿元人民币增至636亿元人民币。

  中国各地区域的7-11开放加盟或者即将开放加盟,也正预示着7-11在中国的全面加速。■

  《投资者报》 记者 孙卫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