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商业改变了的生活和生命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 关键字:商业,杂志,数字化,媒体
  • 发布时间:2012-01-16 15:20
  半年前,我们开始在内部讨论杂志的定位问题:我们所处的行业还会怎样裂变,在已经目睹过人是物非后?读者需求和获取信息的行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还需要什么样的商业杂志?7年前的杂志定位是否可以沿用到下一个7年?和我们跟踪报道过的手机、电脑等行业一样,传媒出版行业,在数字化浪潮下,也正在面临价值链的重构。虽仅数年,但行业大环境的气候变迁却是显而易见的: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的各种平台以规模、速度至上的聚合模式来拦截人的注意力,又以砸碎门槛的开放姿态来鼓励UGC(用户自生产内容)和基于此的人际互动。

  数字化大大降低复制、传播新闻和著作的成本,人们鲜少要为内容的引用和转述付费。于是,时效性上的捉襟见肘和内容差异化的不可持续,导致平面媒体曾经创造的价值被网络劫持,传统媒体经营模式被瓦解的速度从国外日报申请破产保护的数量中可见一斑。新价值链却尚未成形,除了逐步明朗起来的两个趋势:对高品质内容的需求只增不减;内容都将逐步趋向富媒介形式。

  信息过剩和有效信息稀缺是生活数字化的两个标签。过去一年内,我听过不同的人抱怨处理信息的成本不断增加。我们在制造海量信息的同时,也直接送曾经相对悠闲的日子半截入土。起到信息过滤器功能的新物种,例如Google,不出意外地成为这个时代的明星公司。对媒体业者的一则启示反映到一种讨论中,Publisher(发行人)的内涵应该从内容创造者变成内容过滤者。

  与之同时发生的,则是商业从未如此这般深刻地渗透并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一位美国斯坦福的印度裔出租车司机在载我去旧金山机场的路上,向我打听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生存状况,原因是他的太太去年买了一些中概股,而他对中国的直观印象仅是几年前途经北京转机的惊鸿几瞥;身在北京的一位大学社会学教授习惯了每周到报摊上选一本商业杂志,他说是因为想知道窗外的那个社会都在谈论什么。

  商业力量的变化投射到媒体业,你会看到《华尔街日报》取代《纽约时报》成为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在《时代》杂志阻止不了发行和广告下滑之势时,《经济学人》的发行量在过去数年持续增长;而中国的商业财经类媒体的营收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0个以上百分点的幅度在增长,这也可以解释缘何在行业大环境前景未明之下,新的商业财经类杂志还在破纸而出,而一些商业报纸则在努力扩版和缩短出版周期。

  显然,在这个万马奔腾的大时代,赢得比赛的关键因素除了矫健的骏马、一流的骑师,还需要更加睿智的洞见帮助他们看清前方的障碍,规划更合理的路线。那么,回到最初的那个提给我们自己的问题:7年前的杂志定位能否沿用到下一个7年?

  7年之前,杂志创刊,冠以“商业评论”之名,旨在以商业报道的形式介绍、推荐经典或前瞻的商业理念和工具,以飨有着极强求知欲和创富志的中国创业者和企业家。

  过去7年间,我们眼见着经济和商业的发展蚀刻着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社会。被商业改变了的生活和生命不再只是那些早起的生意人和企业家们,坐在办公室里的你我、那位喜欢购买商业杂志的社会学教授……无意间,我们整体被商业裹挟了。

  我们意识到杂志需要加入一些新元素,仅仅介绍和推荐商业理念与方法论,并不足够。我们需要以新的视角和方式来记录、推动和分享这个时代商业的发展,以诚恳的专业、友好的尖锐、幽默的敏感,共鸣于那些被商业改变了的生活与生命,让每一个对商业和商业社会感兴趣的人能够悦读商业、看见智慧。

  你正在翻开的就是这种新尝试,2012年1月1日全面改版的《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从内容结构到版式设计再到媒介形式,我们乐于听见来自你的任何意见和建议,和你一样,我们对卓越的追求永无止境。

  黄晨霞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