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华 谁比我耐看

  • 来源:女报•时尚
  • 关键字:黄子华,喜剧
  • 发布时间:2012-03-26 16:57

  曾有一个年轻人,他站在香港红磡体育馆的舞台上,对着漫天灯火和数万观众自嘲:我一直都知道,我唔系靓仔,我只系襟睇(耐看)。没错,正因为他耐看,我们一看就看了他20 年。他幽默、独立、悲情、孤高。时而小恶毒,带有攻击性;时而大爱泛滥,悲悯天下。他以一种新的表现形式颠覆了喜剧历史,他就是栋笃笑(Stand-up Comedy)鼻祖———黄子华。

  姿色平庸要潜入深处发掘

  香港作家陶杰先生说过:今时今日,有才华而又能赚钱的才称得上才子。黄子华说:所谓潜能,即是要你潜入深处发掘你的能,于是乎,你便会发现你的潜能是赚不了钱的。也就是说,当你以为你在发展自己的潜能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发展着自己的无能。上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在香港电台工作的黄子华已经深深意识到自己的才华,而他这个才华的最大特点是不能赚钱。

  那一年,黄子华从加拿大取得哲学学士学位后,毅然返港。至今他不止一次在媒体前回忆道:“我那时一心想做演员,是的,不是明星而是演员。我认为像我这种感情澎湃而又忠奸不分的人最适合做演员了。”但谁能想到,培养过无数天王巨星的“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会在那一年突然取消。年纪轻轻的黄子华壮志未酬,死心不息,只好改报编剧训练班。据他分析,这是他进入娱乐圈的最佳捷径,他希望能藉编剧于电视城工作,再转为演员。

  那时候无线电视广播城盛传过一个笑话:子华刚入无线电视时因属新人,闲来无事他总喜欢在电梯口前徘徊,遇见公司高层和编剧出入便大献辛勤为其扶门按梯,一日之内上上下下电梯不下数十次。据说当时也的确引起不少高层领导的注意,但却无后续的发展。

  小小的电梯间未能为黄子华缔造奇迹,因为媒体人都深知,彼时香港的大屏幕需要的是像周润发或刘德华这类张扬怒放的大帅哥,而不是闷骚讽刺的小人物。无论男女,美貌从来都是娱乐圈的通行证。初出茅庐的黄子华在还没充分意识到自己姿色平庸的局限性前,又辗转加入香港话剧团,做过电台DJ,成绩都不尽如人意。

  Marvelous的栋笃笑鼻祖

  黄子华对演员生涯的幻想彻底破灭。离开电台之前,他在香港文化中心剧场举办了一场个人表演。表演之前,他列出十三条“排名不分时间及重要性”的原因——一件要用十三条理由来说明才能去做的事情,是鼓舞自己,胜于说服群众。他打算在完成这次表演之后,就可以奋勇退出娱乐行业,专心转做地产经纪那些真正算得“揾食”的工作。

  然而,命运就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瞬间扭转。

  在尖沙咀的那一晚,他教识了香港人什么叫做“栋笃笑”。谁也没想到这个寂寂无名的商台小DJ 够胆开一场收费200 元港币的talk show,而且竟然有人买票。于是很多人像我一样,开始爱上这个Marvelous(奇妙)的男人。

  人生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很难想象一个清瘦而忧郁的男子,游走在旺角或者尖沙咀的大型超市,一脸真诚地讲:“黄生/马太,投资是有风险的,请问你能承受多大的风险呢?”感激这十三条原因把一种叫做“栋笃笑”的东西带给了我们。于是有了今天的黄子华,于是有了今天在这里看这篇文字的你和我。

  有人说喜欢黄子华的人都是懂粤语的,我认为并不尽然。幽默感最大的来源是思想,对一个真正幽默的人,思想是没局限的。世界上有好多好的小说,翻译过来依然好看,这是因为好的东西就是好,在语言上损失了一点也不减它的好。一直以来,黄子华以栋笃笑这种独特的方式关怀着大众,他愿意用两个多小时,使尽浑身解数来告诉你世界的残酷与荒谬,然后又在最尾告诉你生命的可贵和快乐。

  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

  1995 年,经过前面5 年的积累,黄子华在娱乐圈已经自成一格,颇有名气。当时,他看中了还是新人的张达明,与他联手创作了《栋笃笑双打之玩无可玩》,当时的香港还是英国殖民地,民众甚少接触相声这一类的表演。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使得全港轰动。可黄子华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表演捧红了张达明,而他却在一夜之间莫名成了大输家。

  浮躁是娱乐圈的本质,比起需要经过沉淀的文化共鸣,恶搞直白的小丑形象更容易排解疲倦与压力。张达明以他夸张的迅猛龙表演俘虏了民众与媒体,而黄子华只能躺在家中的床上感叹一切都来得太快。

  小人物的梦想多么容易破碎,要从社会的最底层往上爬,永远不知道前面有什么艰辛等着你。可是除了继续,你别无选择。后来,无线电视开拍《状王宋世杰》,请来了张达明担当主角,讽刺的是,邀请了子华作配角。可以说是为了生计也可以解读作“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他接下了,并出色地诠释一个小人物的崛起与衰败,反应极佳。接下来,他迎来了事业上的第二个高峰。

  “子华,你红了,好好打理一下自己的样貌,不要再随随便便了。”《男亲女爱》播出之后,女主角郑裕玲语重深长地对子华说。那一年《男亲女爱》热播,香港街头万人空巷,他差一点就成为视帝。

  而黄子华让人记住他的方式总是出乎你的意料。

  “如果你回日本,麻烦你同日本人讲声,钓鱼岛是中国的”——这是香港金像奖最经典的一句发言。那是在最佳亚洲电影《黄昏清兵卫》(日本)奖颁发过后,作为颁奖司仪的黄子华,对着几亿观众发表的惊人言论,该视频至今仍然被不断转发流传。

  网络世界造就一夜成名的各种可能。没错,他红了,又是这么突然,连他自己都来不及意识到。黄子华以他的幽默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他这个不值钱的潜能为他赢得了想要的一切。

  旁人不太理解的真

  这么多年以来,他在娱乐圈浮浮沉沉,跑过龙套,做过二流导演。好不容易有个角色,不是在天王身边作陪衬,就是饰演性无能。可是对于哲学,对于电影,对于这个怪圈子,他始终有一份自己的执着。

  从1990 到2010,每一年黄子华都有作品面世。1997 之前他谈政治,谈港人自治,谈末世恐慌,谈秋前算账;1997 之后他谈金融危机,谈楼市泡沫,谈输少当赢,谈世态炎凉。近年,他甚至将精力释放在话剧舞台。他的每一次表演,都残酷而又深刻地将人性的卑微、丑恶、无奈、自私全部指出。我们乐意听他在台上讲陀思妥耶夫斯基、讲唐君毅、讲尼采、讲张贤亮;我们欣赏他引经据典地把哲学、经济市场潮流、二八定律、宏观微观都浓缩在了方寸舞台九十分钟的演绎诠释,把控得体。他将一些深刻的哲理口语化,从十八岁到八十岁都同样听得懂,不同的是各自对哲理的理解。

  有人说每一个喜剧演员其实是一个充满悲哀的人,他们更难取悦自己。但我总认为,像他这种才华中带点哀伤的中年男人,最适合克服孤独,或者说是彻底地感受孤独。这个不算靓仔,却带点忧郁的中年男人,他既感性又理智,吊儿郎当的皮囊下,有旁人不太理解的真。

  他至今小众,也从不企图征服大众。在很多个阶段他都担当别人的配角,但他绝对是“他”这出戏的主角。也许多年之后,你未必会记18 岁时倾慕的是哪个英俊小生,但一定会记得那年在舞台上用嬉笑怒骂教会你做人道理的黄子华,又或者,脱口而出他的经典语录。

  撰文_小丸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