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悦:完善谱系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比亚迪,和悦
  • 发布时间:2012-03-30 13:57

  2011年9月16日,在第十四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江淮乘用车和悦推出两款新车型,即和悦三厢1.8AT及和悦RS 1.8AT,售价均为9.38万元。其竞争对手锁定合资品牌的北京现代伊兰特、悦动、花冠、凯旋等,以及自主品牌的福美来、比亚迪F3、奇瑞A3等车型。

  “和悦轿车就是为江淮乘用车事业的提速而生的。”江淮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戴茂方表示,随着江淮乘用车“双子星座”和悦三厢轿车1.8AT、和悦RS 1.8AT MPV的正式上市,宣告和悦品牌产品布局全部完成。

  据悉,和悦原型车是在2008北京车展上展出的B18概念车,2009年上海车展时正式以和悦命名。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左延安将其形容为江淮乘用车实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转型力作;而业界普遍认为,和悦上市是江淮由商用车为主向商用车、乘用车并举战略转型中的关键一役,它标志着江淮乘用车的产品型谱进一步完善。

  在所有参选车型中,江淮和悦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但却是评委们公认进步最快的车型。

  在动力上,江淮和悦采用了三菱的4G93D的动力系统;在外观上,以国人较为看重的空间感为出发点,是意大利宾尼法瑞纳设计公司联合江淮意大利设计中心首席设计师PAOLO CRUSO的代表作品;安全配置方面,配备了博世全球最新的8.1版ABS+EBD,并对制动系统进行了改进,使制动更灵敏更稳定。

  但也不少评委也对和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宋慰祖认为其技术集成水平不足;阿尔特(中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车辆评价及试验总监田京海反映车内存在噪音和振动等。

  站稳海外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不久的欧盟认证欧标碰撞试验中,和悦以假人伤害值、综合侧面碰撞及40%偏置碰撞等关键性指标低于限值25%以上的测量结果通过了欧盟认证,拿到了进军欧洲市场的准入证,为其进行整合全球资源、全面拓展海外市场进行品质护航。

  随着金砖四国之一巴西的不断崛起,江淮汽车将这个仅次于中、美、日的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作为其海外战略的重点与支点,投入了大量精力。

  2011年继同悦之后,江淮和悦系列开始大批量进军巴西市场。然而巴西汽车市场规模仅为中国的1/6,能在巴西站稳脚并非易事,雪铁龙用了16年,丰田用了13年,本田用了12年,而江淮乘用车的多款车型在巴西上市后表现不俗。

  2011年上半年,江淮同悦出口巴西订单总量达20500辆;从2011年3月18日上市至6月26日,江淮同悦在巴西地区终端销售已达到11098辆,预计全年在巴西的终端销售约4万辆,占巴西近2%的市场份额。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江淮汽车出口巴西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中国其他轿车品牌出口巴西的数量总和。

  江淮乘用车在南美首战巴西告捷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南美第二大国家阿根廷,而且在阿根廷市场还不仅局限于整车出口,或将建立KD工厂组装整车。

  据悉,在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整体发展战略指导下,江淮汽车先后开发了智力、秘鲁、阿尔及利亚等30多个市场,同时为其开发其他海外主要市场积累了宝贵经验。

  扎堆竞争

  作为一家没有任何外资背景的自主品牌厂商,江淮进军轿车市场的步伐十分迅速。先是通过瑞鹰打开了SUV市场,紧接着又推出宾悦打入中级车市场,后又在紧凑型市场上推出了同悦三厢以及同悦RS,至此,江淮汽车已获得了乘用车市场除高端车型外的全线产品。

  近几年,处于和悦这个价位、尺寸区间的产品竞争非常激烈,例如自主品牌阵营中的比亚迪F3、奇瑞A5、华晨FRV、吉利远景、力帆620等都是和悦上市后要面临的对手,和悦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但从中汽协公布的数据中来看,在如此高压竞争环境中的江淮和悦,其市场表现依然可圈可点。

  2010年1月至8月,江淮和悦累计销量高达43262辆,占据了江淮轿车整体销量的33.5%,成为江淮轿车阵营中销量最好的车型;2011年1月至10月,江淮和悦累计销量达6.91万辆,同比增长34.4%,其中1.5L销量3.72万辆,1.8L销量3.2万辆,共占江淮汽车总份额的36.48%,在6万元至9万元车型中的市场份额为3.97%,在紧凑型车级别中的市场份额为1.56%。

  市场始终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在第六届“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中,江淮和悦虽败犹荣,即便没有拿到任何奖项,但却获得了所有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汽车观察》杂志副社长李上雄认为:“江淮汽车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可以说是先驱,但在乘用车上却还只是个后来者,但江淮汽车并没有因此而急功近利,相反稳扎稳打,每推出一款车型都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和质量把关。”

  专家分析,抛开竞争对手因素,江淮轿车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和渠道网点的铺开也是和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当然这两方面影响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求江淮日后在和悦的定价、定位以及营销上大下功夫。

  文=本刊记者 张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