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骏630:不拘一格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标致,宝骏
  • 发布时间:2012-03-30 14:07

  1985年,当中国第一家合资企业出现的时候,企业的背景和身份就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焦点,不过,相信那些第一批开上广州标致505、上海大众桑塔纳的人心里还是感觉很幸福的。26年后的今天,当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经济型家轿市场激烈交锋时,“合资自主”的出现也曾经引发不小的争议,这条路究竟正确与否就要看企业能拿出什么样的产品了。

  打开新局面

  2011年8月9日,宝骏630在成都正式上市,作为上汽通用五菱首款乘用车,首发三款车型上1.5升发动机配合6.28万元的入门价格,让在场的普通消费者松了一口气,但却让其他主机厂紧张了起来。

  实际上,早在2010年11月,宝骏630就已经在柳州下线了,之所以后来上市日期一再后延,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沈阳曾经表示,他们当时正在根据消费者的意见不断优化内饰,希望从品质上体现出“可靠的伙伴”的产品定位。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11年1月~7月,自主品牌汽车销量下滑,但合资自主所占的市场比重则在上升。

  这些其实都只是被2011年4月17日上市的广州本田理念S1单独创下的,消费者花6.98万元的价钱就可以买到一辆出自广本研发体系、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的新车,理念S1上市首月0.42万辆的销售成绩给合资自主开了个好头,人们只是觉得这款车的造型看上去实在有些别扭。

  廉价也能做到高档

  在2011年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现场,宝骏630的出现不但吸引了评委们的眼球,也引起了当时其他自主品牌在场人员的注意。其7.85秒的0~80km/h加速表现和27.32米的紧急制动距离,甚至超过了搭载同样排量发动机但体积更小的车型。此外,作为一款轴距达到2640mm的三厢轿车,宝骏630在麋鹿测试中也创下了83km/h的测试速度。

  和凭数据说话的物理测试相比,试乘试驾中评委们的眼光更为挑剔,对于不满意的设计和细节大家都会毫无顾虑地指出。对于汽车发动机和整车制造品质有着多年研究的田京海和邵钧对于宝骏630的车内隔音性能不够满意,但是在实际测试中,原地怠速时44.4分贝和60km/h匀速行驶时65.8分贝的测试结果,其实基本就是所有参评车型的平均成绩,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评价或许来自于人们心理上的落差。

  都说外观造型是一辆车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代表全新的发展思路,那么表面上看起来就一定也要别具一格才行。据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平台高级总监钱宁介绍,在宝骏630的研发过程中,前期的造型设计占去了大量的时间,他说:“我们对草图反复改进,制成油泥模型后还在不停打磨,目的就是要打造出一款看起来很高档的汽车。而且,因为造型设计和公司品牌的确定是同时进行的,这无疑加大了工作难度,不过每一位设计人员都充满激情。”

  或许是一种巧合,在最终公司决定取名为“宝骏”的时候,钱宁和他的团队确定的造型方案也隐约透出一股骏马的感觉。这主要归功于恰到好处的车身曲面设计,他说:“你看,这个部分就像马的脖子一样,让人不禁想亲手摸一下。”

  成长基因

  “为什么大家不喜欢坐低价位的车?因为从设计师自身就不是非常重视,但这就是我们前期所做的工作,从各种层面进行评估,为什么这辆车看上去与众不同,其实我也说不出来,但它就是这样的。”据钱宁介绍,宝骏630的进气格栅、带有肌肉感的硬朗线条会成为后续宝骏车型将要继承的设计特征,而像是车灯等地方就会根据时代需求进行变化。他希望有一天,随便在车上切下一块,让别人都能猜出这是宝骏的产品。这个很难用语言表达,但却是一种品牌基因。

  在新车上市之前,上汽通用五菱销售总经理杨杰曾经向记者表示,宝骏630在2011年的销量目标是2万辆。据统计,宝骏630在上市三个月后便突破了单月6000辆的销售关口,而且和理念S1类似于“M”形的销售曲线不同,截止2011年11月,宝骏630仍然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态势,并且在2011年10月时,就已经在单月销量上超越了理念S1。

  当然,只是和这一款车进行对比并不能完全看出什么,但是能够在合资自主产品市场比重上升的背景下进一步实现自身的稳固增长,这对于一个新兴的品牌来说是一种鼓励。在采访中,杨杰告诉记者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他说:“我们做过一个市场调查,对于一个新的品牌,消费者不去选择的首要因素是不知道,不了解。”

  这一点正是很多评委所关心的,在评委手册上,大家普遍认为宝骏的名字还很陌生。反观宝骏630的市场表现,在上市4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累计销售了13835辆,虽然全年还剩最后一个月,但是按照之前的销售状态完成最初设定的销量目标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一方面体现出市场对于新车新品牌的逐渐认可,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企业对于市场的判断和自己的认识比较清晰。对于定位问题,钱宁表示:“技术和造型都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产品定位是别人无法帮忙的。现在还不能说我们的定位正确与否,因为刚上市不久,这个需要看市场的反馈,影响力逐步扩大的过程中,老百姓的认可让我们对未来更多了一份信心。”

  而对于全新的2012年,杨杰虽没有给出具体的销售目标,但他仍然对市场充满了期待。从最初的市场调查、产品研发,到参评车型在实际测试中的表现和新车上市后的市场反馈,上汽通用五菱用自己的产品诠释出了自己的身份,而宝骏品牌也正在全新基因的作用下日渐成长。

  文=本刊记者 栾寅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