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麒G6:中国式高端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吉利,瑞麒,自主品牌
  • 发布时间:2012-03-30 14:02

  在参加2011年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的18款车型中,瑞麒G6虽然不是价格最高的,但却成为了评委们在车内停留时间最长的车型。

  2011年8月1日,瑞麒G6以18.98万元的起步价格宣布上市,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太贵了。”这样的价格不但已经超出了吉利帝豪EC8上市时15.58万元的价格上限,高配车型25.98万元的售价更是把其塞进了合资品牌B级车市场的战团。虽然奇瑞称之为“C级车的配置,B级车的价格”,但是普通消费者在过去印象的作用下,这笔账一时还很难算清楚。

  实际上,瑞麒这个品牌对于评委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2010年瑞麒G5已经在车评中展露出了一点高端的感觉,这一次,人们更想知道,作为奇瑞产品线中的新旗舰,瑞麒G6对于高端轿车的诠释是否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与其他世界级的汽车巨头相比,奇瑞的发展历史并不长,目前我们的愿望只是把车做好,争取获得高端消费者的认可。”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解保新认为,目前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产品开发上主要面对的是技术把握问题,在配置、性能和质量上均衡推进。同时他也表示,当初已经考虑到这款车的销量不会太高,所以更多起到的是提升品牌形象的作用。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解保新和他的团队在瑞麒G6的研发中花费了不小的功夫。他说:“一款车在用户那里更多的都是主观感受,像是悬挂方面在转弯时的侧倾大小、通过不平路面时的软硬程度等,我们要把这些需求和感受转化为物理上的工程目标,得到的数字才能更为客观。”

  据他介绍,在车辆的研发过程中,物理测试和试验只能对零部件的实际工况进行评价,让这些数据和曲线与用户的真实需求进行对接才是关键。“只有曲线是没用的,这是多对多的连接,需要我们在数据库和经验上都要有强大而深厚的积累。”据解保新介绍,当初内部代号为“B21”和之后“B12”的两个项目(即瑞麒G5和瑞麒G6),与奇瑞的其他产品系列不同,采用的是欧洲式的底盘技术,但是,据奇瑞汽车另一位内部人士介绍,瑞麒G5诞生于中国第一款中级车平台,或许正是这个第一导致了当初对市场定位的判断略有问题,这也是当前自主品牌共同存在的一大短板。

  记得在2010年自主品牌年度车型的评选中,瑞麒G5曾经凭借新颖大气的外观造型赢得了年度最佳造型奖,在2011年的实地测评中,全新登场的瑞麒G6虽然去掉了之前档把、手刹操控杆的新潮设计,设计风格从外观到内饰回归沉稳,就连曾经顶在发动机盖上方的瑞麒车标也被向下移到了进气格栅的位置上。但是,更大的奥秘其实都被藏在了从表面看不见的地方。

  “从技术创新角度我们侧重于G6,上面有很多新的技术,虽然并不完全是奇瑞自己创造的,但要把这些放在一起也不容易”,身为年度技术创新奖专家评委组的组长,于津涛和其他组内成员达成的意见比较一致,他们发现,像是CDC电子减震系统等很多新技术都是首次在自主品牌的车型上得到采用。在物理测试中,瑞麒G6在7.79秒内就能完成从静止到80km/h的加速过程,难能可贵的是,这样的成绩并不是凭借压人一头的大排量发动机,而是靠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实现的,评委们认为,这种技术创新的理念对于中国车的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有益处。

  但是,就像学生学习容易偏科一样,瑞麒G6的物理测试成绩也有不足,在原地怠速状态下的车内噪音测试中,瑞麒G6的测试结果很不理想,达到了49.9分贝,明显高出45.15分贝的平均测试水平,对于一款主打高端商务旗舰的车型来说,这样的情况有些不太正常。

  听到这样的疑问,解保新并没有太大的意外,仔细了解过信息之后向记者介绍,因为在物理测试期间,瑞麒G6刚上市不久,当时北京地区还没有现车,于是只好从附近一位奇瑞领导的坐骑中抽调,“其实那是一辆试制车辆,我们首先让各个部门的领导拿去跑,每当发现问题就立刻记录、汇总,统一解决后多次改进升级”。

  有关车内噪音的问题奇瑞也早有注意,不过和其他主机厂把发动机噪音过大解释为“强调动力澎湃”的做法不同,解保新明显更为重视也十分诚恳,他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座发动机消音试验室”,显然,他更希望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他表示,通过整个团队的努力,争取达到46分贝的目标。

  俗话说“要敢于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实,对于第一个把螃蟹做成佳肴的人来说,不但需要勇气,更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对自己的充分了解。解保新明确表示,瑞麒G6就是要把公务车市场作为目标,对于提升品牌形象会有很大的帮助。

  他认为,以往很多政府部门采购自主品牌的产品作为公务用车,更多的是拿去当做执法用车,要想带动起消费者的口碑效应,就要打造出一款让政府领导愿意去乘坐的车。作为本次年度最佳造型奖专家评委之一的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主任褚夏源认为,“瑞麒G6给人很好的直观感受,舒适感比较强”。

  然而,把目标锁定在公务用车的产品并非独此一款,仅在车评现场就有同样瞄准了政府采购的广汽传祺,2010年参加评选的吉利帝豪EC8也有着类似的打算。

  面对后两者月均销量均能稳定在千辆左右,刚上市不久的瑞麒G6多少有些叫好不叫座的危险。

  文=本刊记者 栾寅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