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H530:收放自如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中华
  • 发布时间:2012-03-30 14:05

  记得2011年5月时很多业内人士称当时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小阳春”,可是,合资品牌入门产品价格的不断下探,让自主品牌几乎始终都没缓过神来,每一款新车在投放时都格外小心。2011年8月29日,中华H530以7.98万元~12.58万元的价格正式发布,在发布会现场,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祁玉民表示:“中华H530并非骏捷换代车型,其是定位于骏捷及FSV之间的一款全新车型。”据他介绍,前面的英文字母“H”既是华晨拼音缩写的首字母,又代表了华晨汽车“高起点自主研发、高品质自主品牌、高目标跨越发展”的“三高”战略。

  对于未来的战略规划,祁玉民虽然没有透漏具体的细节,但却表示“未来的每一部车都会优于H530”。这样的消息不免让人心头一紧,其实,虽然作为华晨后续新品的排头兵,H530却并没有给人背负重担的感觉,更像是一名轻松跃上擂台的精干小将。

  成熟未必就要丧失激情

  在2011年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的终评会上,评委们对于本届参评车型成熟度的进步表示认可,无论是动力匹配还是制造工艺,能够看出自主品牌的汽车产品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物理测试区,8.7秒的0~80km/h加速时间让H530跻身于主流动力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主要针对发动机噪音的原地怠速测试中,H530车内噪音仍然能以42.2分贝的成绩高居榜首,而在60km/h匀速行驶的测试中,H530车内65分贝的成绩也在所有参评车型中排在非常靠前的位置。最佳操控奖专业组评委,来自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林建表示,这样的成绩已经接近了跨国公司的产品。

  此外,在激烈的麋鹿测试中,H530十分讨最佳操控奖专业评委的喜欢,全国知名赛车手李文利对H530的操控体验表示满意,他认为,虽然81km/h的成绩与第一名略逊一筹,但它却能给人带来一种十分可靠放心的驾驶体验,与单纯的数字相比,他更偏爱H530身上那种收放自如、张弛有度的镇定和从容。他很喜欢这种自然流露出的驾驶激情。

  这些数字在评委的试乘试驾中被翻译成了更为生动的驾乘体验。身为最佳动力奖的专家评委,田京海仔细体会每一次提速之外还专门留意了每款车的制动和转向表现。经过在场地中几轮连续驾驶,他最终在评委手册上为H530给出了“制动较好,转向轻盈、准确”的评价。同时,最佳质量奖专家评委徐向阳也对H530良好的操控感受和精细的产品做工表示认可。

  但是轮到最佳造型奖的三位评委一起上车时就发生了不小的争议,或许是看惯了前几款参评车型中庸、统一的内饰设计风格,大家起初对于H530内饰上硬朗、高亮的处理方式不太习惯,在仔细把内饰各部分看过一遍之后,崔文哲仍然觉得其设计风格和选材有些怪异,但张雷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样的内饰设计有独特性,而且风格上有年轻化的趋势。

  在华晨汽车介绍H530的宣传材料中,把这款车定位为“城市精英们张扬真我风采、展示不凡品位”的产品,而这类人群的最大特性就是在成熟的气质下依然充满激情。

  “创新就是国际深度合作”

  “未来,华晨汽车将一如既往的坚持自主发展,走自主创新路,造‘国民精品车’”, 祁玉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掌握核心技术和提高产品品质是华晨未来将继续坚持的事情。表面上看这与其他自主品牌高层的意见别无二致,但这却是在多年实战中总结出的切身体会。

  据世纪博通设计公司总裁助理Sandro Colella回忆,他在1996年来到中国之后,首先接触到的中国汽车企业就是华晨,当时由于缺少与国外企业的合作经验,双方的交流中出现过很多理念上的差异,他说:“他们总是希望时间很短,让车很快上市。但是事实上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如果非常快的上市的话,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2008年,华晨仅携一款新车参加了北京车展,这在当时不禁引起了业界的普遍疑问,祁玉民则明确表示:“华晨汽车会尽量扩大产销规模,延长产品周期,而不是拼命推新车。”

  据了解,H530由意大利平尼法瑞那倾力打造,虽然国内主机厂到国外请设计公司进行设计已经不再新鲜,而华晨也不是第一次借助国外的力量进行设计研发,不过在H530的身上已经能够看出主机厂希望通过造型设计表达出自己的产品理念,最佳造型奖专家评委宋慰祖也认为:“目前国内自主品牌能够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就是很明显的进步。”

  对于创新之路,祁玉民也有自己的选择,他说:“我首先排除了两种方式,第一是拿钱买,我深信,钱可以买到富,但买不到强,看起来我们花了很多钱把技术买回来了,但是我们却不能够消化和吸收。第二个就是闭门造车,如今都已经世界大同了,闭门造车已经没用了。我坚信,创新就是国际深度合作。”

  据不完全统计,在推向市场之后,H530分别在2011年10月和11月创下了4567辆和3304辆的销售成绩,已经紧紧咬住了奔腾B50、荣威350等热点车型,虽然大家都没有挤进合资品牌独占的“单月万辆俱乐部”,不过形成的合力足以拉低后者的利润空间。

  9万元一直以来都是合资品牌主流产品的价格门槛,现在它已经成为了自主品牌向高端蜕变的必经之路。有之前骏捷以及FSV作为上下支撑,H530应对未知的市场也能更为灵活自如。

  文=本刊记者 栾寅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