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拐点?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刘易斯拐点,经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5-24 15:52
近期,国务院发布了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称十二五时期是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达到峰值,此后缓慢下行,人口抚养比在经历40多年下降后开始上升”。这番表述确认并预告了“刘易斯拐点”已经来到了家门口,人口红利即将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
“刘易斯拐点”是所有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时的必经之道,它跟贸易有关,跟工资有关,跟利润有关,跟物价有关。更重要的是,它跟政府与企业的主配角关系有关。
通常的论述一般会将落脚点放在计划生育及未来养老问题的讨论上。这种舶来的逻辑具有国际视野,却明显忽略了过去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特殊性。
过去这三分之一个世纪中,中国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一个增长故事?极具创造力的一个描述是“保持市场的经济联邦制”(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其解释了虽然只有经济改革唱独角戏,但财政分权及区域竞争等相关机制提高了地方政府促进经济转型的积极性,从而带动了经济增长。
这一观点具有较强的现实合理性。几乎没有人会否认,当年“人多力量大”的主张是让我们在国际贸易中一骑绝尘的重要因素。但是,劳动力比较优势并不会自动转换为所谓的“人口红利”,在计划经济的旧鸟笼中,没有招商引资来搭台和突围,人口红利或许只是传说而已。
即便按照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对增长的霸道定义来检验,这一观点也能站得住脚。诺斯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他甚至拒绝把技术革命当成增长的原因。当然,在我们的增长故事里,“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也包含了地方政府。甚至有学者将其称为制度变迁中“第一行动集团”。
在大规模的招商引资中,土地历来都是攻城拔寨的重型武器。有了廉价的土地来源,地方政府方能在增长故事中大放异彩。尤其是2004年的土地招拍挂政策之后,土地出让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比例中更是逐年攀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显示,1999 年-2010年,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从514 亿元增加到2.9 万亿余元。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从9.2%提高到2009 年的48.8%,到2010 年更是达到72.38%。
上述数据尚未考虑由土地抵押贷款所产生的杠杆效应。从中很容易看出,我们的增长故事既是一个人口红利的故事,也是一个土地红利的故事。地方政府的土地红利撬动了企业的人口红利,没有土地红利的供给就没有“人口红利”的实现。桴鼓相应,这出二人转的确热闹非常。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自然也清清楚楚。
如果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将宣告人口红利的终结,那么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及拆迁保障政策的施行也将宣告土地红利的落幕。此时此刻,以招商引资为纽带的这出二人转究竟是继续演下去,还是在更换剧本、调整角色后重新开场?答案取决于曾经的“第一行动集团”。
在一个没有人口红利,也没有土地红利的新舞台上,企业要么成为唯一的主角,要么只能成为台下的观众。地方政府要么成为幕后的英雄,要么只能成为冷场的功臣。
至于这一天还有多远,其中还要经历怎样的曲折。这问题我们都无法回答,答案却与所有人紧密相关。
文/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