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重组:马云一箭四雕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马云,阿里巴巴
  • 发布时间:2013-02-28 14:17

  一是解决目前阿里内部业务联动不紧凑的问题;二是突出天猫、O2O等未来成长性极强的业务;三是提拔年轻领导,抑制体系内腐败;四是将集团内有价值的资产进行一次彻底的梳理,为集团整体上市铺路。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正在扎堆重组,阿里巴巴也来凑热闹,宣布将现有业务架构和组织调整,将7大事业群调整为25个事业部,具体事业部的业务发展将由各事业部总裁负责。

  马云的算盘

  阿里巴巴这次大动作的目的有四:一是解决目前阿里内部业务联动不紧凑的问题;二是突出天猫、O2O等未来成长性极强的业务;三是提拔年轻领导,抑制体系内斗争;四是将集团内有价值的资产进行一次彻底的梳理,为集团的整体上市铺路。

  当然,阿里重组最大也是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以后的集团整体上市铺路。

  阿里巴巴当年上市时,最有价值的业务是其B2B业务,可时过境迁,B2B业务尽管仍然收入颇丰,但收入增长放缓、未来道路狭窄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整个B2C、C2C市场的兴起,淘宝、天猫、支付宝等产品展现出了远超B2B业务的潜力,成为了整个集团最优质的资产。

  在这种情况下,马云自然希望将阿里巴巴重新打包上市获得更高的估值。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阿里巴巴越早上市,根据和雅虎的协议,马云就可以更早地回购雅虎手中剩余的20%股份,阿里上市的时间越晚,其估值就越高,回购股份付出的代价自然也就越大。

  马云从阿里巴巴退市开始的一系列企业结构调整,都是在为集团整体上市做准备,从2011年将淘宝一分为三,到2012年的“七剑下天山”,再到这次的25个事业部,马云正在一步步地完成自己的大平台管理模式建设:先由子公司对各个细分领域进行开拓以及圈地,在业务的市场份额稳定后,通过这几次结构上的协调与整合,形成小种群构造的商业生态系统。

  扁平化结构带来的风险

  25个事业部使得阿里巴巴的结构极其扁平,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解决跨部门障碍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公司内部巨大的风险,正如马云所说:“这是阿里13年来最艰难的一次组织、文化变革”。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使得权力上收、要求提高、责任下放,本来就容易令公司员工产生消极情绪,而一旦公司内部在改革认知上不统一,将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基层领导不作为,甚至加剧公司内部派系斗争。

  家大业大的阿里巴巴需要面对所有大型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如何保持集团内部的活力。阿里巴巴已经不再是一家创业公司,随着公司规模的急速膨胀,公司内部失去了创业时的锐意进取精神,更是滋生了派系倾轧、腐败。阿里巴巴这次企业架构调整也是为了让整个集团保持活力,各个事业部相对独立、野蛮生长的特性更为突出。在增强了灵活性,提高各个事业部竞争力的同时,也防止了资源和权力过多地集中到事业群的可能性,提升了集团最高层的控制权。而马云所说的“给更多的阿里年轻领导者创新发展的机会”,更是颇为意味深长。

  ■文/吴玺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