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个天堂与地狱并存的地方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印度,少年P的奇幻漂流,旅游
  • 发布时间:2013-02-28 15:39

  拥有捷豹和路虎的印度,一方面有望到2030年成为全球第3大经济体,一方面全国12亿人口的一半,仍在公共场合“随地排便”。而从最大的公共交通设施—火车,六大等级制度上,更可见对富人的优待,对平民的不公。坐印度的火车,好比进入到这个社会的心脏,在忧虑自己安全问题的同时,也看到了这个国家的国民无奈而麻木的微笑。

  3年前,去过印度之后,我曾经说过,再也不会踏进这个国度。但在2012年10月,由于偶然在网上看到几个关于印度深度游的帖子后,发现自己当时可能太在乎印度表面上的“乱”,而没有用心体验“乱”的乐趣。于是,我带着新的期望,又一次踏上了印度这片神奇的土地,并开始了我80天的折腾之旅!

  我知道,李安的新片《少年P的奇幻漂流》已在全球正式放映,而我即将回到这个少年的故国—印度,开始我的新梦幻之行。

  穿越德里火车站

  神奇的印度有太多的未知,而对于旅行者来说,了解印度一定是从火车开始的,火车是印度社会的微缩版。火车站永远是人流最集中的场所,流浪者把这里当成了家;贫穷人在火车站如同住进了旅馆;而富者则雇人搬着行李,优雅地走上高级车厢。

  我这次踏上印度土地的时间是凌晨3点,在机场绕了半天后,才走出机场大门,开始了与印度人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出租车司机用满腔的“热忱”欢迎我的到来,看情形,大有免费送我去德里的味道。可对于有过印度之行的我来说,这样的“热忱”,我有着清醒的判断,我毅然拒绝,然后爬上了每20分钟一班的机场大巴,直达德里火车站。

  如果是第一次到印度,眼前的影像会让所有人都无法相信这是个火车站,大厅里外、站台、通道上,只要是一块平坦的地,就会有人躺着睡觉,所以我只能背着大包从人缝里穿行,时刻注意不要踩上一只印度黑手。走进火车站,就能真切地嗅到“印度”味—一股夹杂着混合气味的尿骚味。

  印度24小时连轴转的车站,不用检票就可以直接进门,但是找车次和站台,那就得靠自己了,也许车票上写明是1号站台,而火车却可能停在2号站台,在印度一切都没有不可能,这时就只有靠自己眼疾腿快了。

  月台不是翻越站台的唯一通道,更多的印度人直接闯过满是粪便和垃圾的火车轨道。在现场,我看见一位锡克教的大爷,带着一家老小越轨而来,观其表情:从容淡定。

  为何讲印度的铁路是“伟大的印度铁路”?印度铁路在亚洲“出生”最早,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也是亚洲最长的铁路线,65000公里,运送乘客每年100亿,还有10亿吨的货物。所以说,铁路是能让印度这台大机器运行的一条“血脉”。

  遇见印度“少年P”

  印度是个有信仰的国度,各种信仰交融在社会中,站台上就有清真寺。可是,再有信仰也没能改变印度男人随地方便的习惯,我看见一位老兄居然面对墙壁,泰然自若地尿得畅快淋漓。当你行走在印度的街头,看到一群面壁思过的男人,不要以为他们是在祈祷,可能就是在把墙根当作天然的厕所。

  车站的功能满足一些人的所有要求,喝的水直接从水龙头接,但如果你是初来的旅行者,请自重,你的肠胃经不起这水的折腾,请一定选择大容量的瓶装水。在车站,时常可以看见印度人拿着一只大口袋,里面装满了锅碗瓢盆,他们在站台上直接生火做饭,吃完后,拿出一块“万能布”地上一铺就是床铺。印度人的生活就这样井然有序地在火车站进行着。

  火车车厢可是地道的手工打造,虽不精细,却很耐用,车厢共分六等:1:first class AC (1A);2:AC 2-tier sleeper (2A);3:AC 3-tier(3A);4:AC Chair car (CC);5:Sleeper class (SL);6:Second sitting (2S)。其中,AC(1A)为空调一等卧铺车厢,价格跟机票相差无几,如同国内的软卧;AC(2A)为空调包厢的上下两层的卧铺;AC(3A)就如同国内硬卧;AC(CC)是白天开行的空调软坐车厢(有餐食供应,而且很丰盛)。以前这4种车厢会有专人管理,非本车厢人员不得进入,但还是有些小商小贩进车厢叫卖,但行李会相对安全,也是旅行者选择最多的车厢。SL就是没有空调的敞开式的卧铺了,这样的车厢在车速慢时,随时都有人上下车,所以自己的行李和鞋就得当心点。最让人害怕的就是(2S),计人数,没人检票,常常挤得满满当当,到了重大节日,那火车上的人就成了印度一景。

  卡而卡不是我今天的目的地,而是个中转站,我将从这里转乘窄轨高山小火车,去往Shimla山地小城(印度的一处避暑和度假圣地)。可别小看了高山火车,这可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英国人当年特意为通往Shimla而在山上修建的,几百年了,到如今还在运行。

  车站内一群人正呼着口号为大选年游行造势,在这个自称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游行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作为中国人,我只看不说。

  从卡而卡出发的小火车一直穿行丛林之中,虽说不算什么特美的风景,但在满眼绿色的走廊穿行是一件很舒适的事情。

  Shimla也是很多印度人度蜜月的地方,对于高山小火车大家都很好奇,很多人伸出头在窗外张望。我拿出相机,当一位印度少女看到镜头时,流露出很自然的微笑,说真的,我喜欢这种纯净、自然的表情。

  同车厢的印度家庭开始午餐,印度人一般都在下午2点左右吃饭,准备好的米饭撒上些咖喱鸡汤,就成了一盘子地道的手抓饭,那抓得真叫“津津有味”。对于习惯用筷子吃饭的中国人来说,我看得惊心怵目,他们吃完后,也不用餐巾纸擦手,直接用舌头清理。

  火车往高处走,风景就变得越来越漂亮,刚刚经历过一场雨,让丛林如仙境一般。高山火车站的小店卖一些点心和饮料,但真正下车买的人很少,店主闲得有些无奈。

  单线轨道,所以火车每到站就要等一下,火车也是这些居住在高山的人出行的主要工具,这样的场景对于来自中国的我很是熟悉。

  趁火车停下一刻,我又拿出摄影机,一个长相酷似“少年P”的男孩,俏皮地朝我笑,我迅速给他来了一张。这张照片,后来成为我印度二次行的唯一美好记忆。

  高山小火车全程94公里,运行要5小时,小小的车厢让我如同坐在儿童玩具火车内的感觉。在这94公里的路程中,有102个隧道、814座铁路桥,可见当年修建铁路的不容易。

  火车穿越隧道让那个“少年P”很兴奋,不停地发出高声怪叫,他是个高声选手,在他的带动下,车上的一群年轻人也骚动起来,跟着鬼叫,玩得不亦乐乎。

  终于,我到达了Shimla。这是一处山城,气候非常宜人,真的佩服英国人当年的眼光,找这样一个地方建了避暑圣地,这里可以说是“印度的丽江”,是印度情人的首选度假地。

  坐了一天的火车,让第二次来到印度的我,体会到印度铁路独有的特色。别看印度火车硬件那么落后,但是软件却比中国更早进入现代化。他们的火车票不但比中国早一步实现实名制,而且更早实现电子订票。在落后与文明两种对立的交错中,让我感受到,在印度旅行,好比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同时通行。

  附文:

  3年前,关于一双鞋的诡案

  3年前,去过印度之后,我为什么说,再也不会踏进这个国度?

  因为,我在印度被迫用一双拖鞋行走了1个多月。

  当年,乘飞机到印度机场后,准备转乘去往德里的火车。由于不知道印度火车还分那么多等级,就随手买了一张Sleeper Class(非空调卧铺)火车票去往德里,上车后,才发现我的选择是个错误。整个车厢空气污浊,人群混杂。

  早就听说印度的火车上小偷很多,所以我也准备了一把可以锁住我的背包的长锁,把包锁在了床脚上,心想这一切总算安全了吧。

  火车在每个大小站点都会停车,而车门从来都是开着的,这样的情景让我对鞋的命运担心起来。迷迷糊糊地睡着,又在火车的一次次减速中醒来,每次我都会用手去摸摸我的鞋,还好,在。当清晨的阳光照进车窗,我起身要穿鞋时才发现我的面前只有地板,出发前刚买的一双500多人民币的新鞋就这样鬼使神差地失踪了。同乘的印度人见怪不怪,神情木然,我只能从背包里拿出我的拖鞋穿上。就这样,我在2009年用一双拖鞋旅游了半个印度。

  附文:

  一个人去印度旅游是否安全?

  ●订票。请上http://www.cleartrip.com或委托相关旅行社订火车票和飞机票,要电子票,自己打印出来。

  ●弄清楚地图。许多城市有不少火车站,走错火车站,耽误的就是自己的时间。

  ●护照。多复印一点签证页和首页。

  ●尊重这个国家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就像我们无法忍受某些粗鲁的外国人不尊重我们的文化信仰一样。最简单的例子是,进神庙脱鞋,不要去打扰路边的苦修者。

  ●做足功课。至少要了解某些城市为什么是圣地,这个习俗是为了什么。

  ●放开心胸。印度没有那么可怕,但要保持警惕,犯罪还存在。

  附文:

  Q&A

  去印度,你为什么不找旅行社组团,偏要独自旅行?

  刘晓丰:自2007年去了西藏之后,我就决定未来所有的旅行,将独自一个人完成。因为,一个人独行,可以看到超乎想象的风景,看到真实的自己。第一次去印度,我对它什么都陌生,充满了冒险,也正是冒险让我和大多数去过印度的人不同,我知道一个真实的印度,这次重去,我除了懂得保护自己之外,就是用心去感受印度。

  重行印度之后,你所看到和接触到的,其实和过去没有什么不同,此行意义又何在?

  刘晓丰:第一次,我是厌恶那里的环境,想逃回来,第二次,我在那里试图寻找印度人的灵魂。比如,我发现那里少年少女的微笑,使我感触纯净、自然,这种感觉,好比西方人上世纪80年代到中国,看中国人一样。

  ■ 文/刘晓丰 沈伟民 图/刘晓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