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中的声东击西术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谈判,商业
  • 发布时间:2013-02-28 15:32

  声东击西策略是谈判中的一大心理战术,往往是为了掩盖自己真实的企图。“围魏”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救赵”,“指桑”的真实用意是为了“骂槐”,而“项庄舞剑”则“意在沛公”。之所以要掩盖真实的动机,无非是怕真实的动机一旦暴露,就很难实现目的。声东击西就是要实现乘虚而入。

  “老板,你这个衣服的样式不好,不流行了。”

  “老板,你这件衣服领子做得不行,有线头,是不是残次品啊?”

  ……

  “买货的人才嫌货”,为什么衣服不好还要决定购买呢?其实现在仔细想想,这只不过是运用了“声东击西”的谈判策略。看中了这件衣服,又要挑毛病,可见要求价格降低是“西”,挑毛病只不过是“东”而已。

  声东击西策略是谈判中的心理战术,指谈判一方为达到某种目的和需要,故作声势地将洽谈议题引导到某些非重要的问题上去,以给对方造成错觉,引导对方注意其他问题,而当此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趁机提出自己真实的目的。使用此策略的一个目的,往往是掩盖自己真实的企图。比如“围魏”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救赵”,“指桑”的真实用意是为了“骂槐”,而“项庄舞剑”则“意在沛公”。之所以要掩盖真实的动机,无非是怕真实的动机一旦暴露,就很难实现目的。作者前几天就遇到了一件“声东击西”的事件。

  为对手制造错觉

  作者服务的代理商有一名业务员,他手中有一位专卖店客户。一直以来,该业务员给这位客户供的是产品A。有一天,专卖店老板打电话过来告诉业务员:有几个客户订购了产品B,希望三天内提供过来。这位业务员犯难了,因为产品B并不是公司主推的,而且没有备货,如果现在提货的话,也需要一个礼拜才能到仓库。所以该业务员与专卖店老板进行沟通,希望能够更换成产品A,产品虽然型号不同,但是大小尺寸功能效果都没有差别,只是外观略有不同。该专卖店老板面带愠色,说是顾客定下来的,难以更改,不知道顾客会不会接受。

  接二连三,这位专卖店老板给业务员打电话,业务员急得团团转。到了第三天,这位专卖店老板给业务员打电话说:经过艰难沟通,顾客说可以试试产品A,但是一定要求产品A价格降低100元才肯同意,因此,要求业务员进行降价。该名业务员也是刚入行不久,匆忙间答应了专卖店老板的要求。待到售后师傅上门安装的时候,不经意间提起了更换产品的事情,顾客竟然说毫不知情。我仔细想了一下,高手在民间,该名店老板也是隐藏在民间的谈判高手,声东击西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时间把控精确到位。

  做采购的同仁们或多或少都运用过声东击西的谈判技巧。仔细回想一下,下列案例是否历历在目?

  案例一:谈判有点陷入僵局,此时,张先生站了起来,一不小心,碰倒了自己的手提包,漏出几张宣传画册。随后,张先生温和地告诉我们:这次,我从大老远过来,也不可能只拜访你一家公司。在沿途中,我了解过其他生产此产品的公司,他们的报价都比你们低一些,虽然不是低很多,但对一个商人来说,能少点钱进货,就可以多点利润。看着上司不断点头,看样子,他心里也有了让价的准备。但我知道,如果你一旦松口,以后又会有第二次降价、第三次降价……

  案例二:某工厂要从日本A公司引进收音机生产线,在谈判开始之后,A公司坚持要按过去卖给其他厂的价格来定价,谈判进入僵局。为了占据主动地位,该工厂开始与日本B公司频频接触,并有意将此情报传播,同时通过有关人员向A公司传递价格信息。A公司信以为真,不愿失去这笔交易,很快接受该工厂提出的价格,这个价格比过去其他厂商引进的价格低26%。

  成功应用的手法

  现代商业谈判中,要成功使用声东击西策略必须达到两个条件。第一是,你想要“西”,而对方不愿意提供“西”,你只能通过要“东”的方式来达到要“西”的目的;第二是,对方无法提供“东”,一旦对方提供“东”,达到了你的表面要求,你就难以为继。因此,使用声东击西策略时,你一定要事先明了你的目的,“声东”只不过是你达到目的的方法,而且确信对方无法提供给你“东”。

  当面临谈判对手使用声东击西的策略的时候,你应该如何辨别?通常使用这种策略的时候会出现蛛丝马迹:第一,谈判一直以来是围绕某一个标的来谈,但是突然转向了另外一个标的,而对方提出的要求,我方无法接受。

  第二,谈判中,对方已经确认了一个标的,但是谈判到另外一个标的的时候,非要求两个标的一起谈。以上两种是使用声东击西策略常见的手法。

  识别对手真实需求

  当对手使用该策略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应对?第一种情况:如果谈判一直围绕某一个标的来谈,突然转向了另外一个标的,可以采用“测试球”方法来辨别对方的真实需求,以真实意图去测试,并且提出交换。

  “李经理,刚刚我们讨论了一下,觉得你提出的付款周期虽然超出我们的期限,但还可以接受,同时我们要求价格上浮10%。”

  “王总,贵公司要求30%的首批款,今天会书面提交董事会,估计通过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交货周期要拉长到一个月,您看是否可行?”

  上面两个案例是针对降价与交货为真实意图的情况下,拿真实意图作为测试,但是抬高相应的要求,让对方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要求,避免对手“空手套白狼”的情况出现,也必须进行让步才能达到目的。

  第二种情况:谈判中,对方已经确认了一个标的,但是谈判到另外一个标的的时候,非要两个标的一起谈。

  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当降低自己的某一要求时,一定要抬升另一个要求,对方要挂钩,我们也可以挂钩。或者直接告诉对方:我们还是先谈标的A,再谈标的B,这样才有逻辑,够清楚,以打乱对方的策略。

  ■文/冯社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