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互联网创业成败秘诀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互联网,创业
  • 发布时间:2013-02-28 15:15

  五次创业,五家公司,既有成功又有失败,李松把创业者的苦辣酸甜尝了个遍,并凭此总结出了创业成败五要素:一、要解决的是不是用户认为值得解决的问题;二、团队有没有足够的执行力;三、想涉足领域的市场规模是否足够大;四、业务能否大规模商业化;五、有没有天然的竞争优势。

  李松也许不是互联网创业者中最成功的一个,但一定是最传奇的一个。

  基因工程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学博士、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亚洲区执行董事、中华英才网的天使投资人、珍爱网和嘀咕网的创始人,这些经历带来的就是“非典型”创业者李松。

  和乔布斯这种车库中走出的IT男不同,李松是极少数从投行中走出的创业家。如果说从基因实验室走进华尔街算得上弃暗投明的话,那么从华尔街走出来,就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了。

  2001年,顶着来自家人和同事的压力,李松和四个伙伴创办了讯龙科技,它是国内最早和最大的无线增值服务商之一,主打基于短信的交友平台。到2003年1月,汛龙科技已拥有220万付费用户,月收入1200万元人民币,跻身当时中国3家收入最高的移动增值服务公司(另外两家是网易和腾讯)。2003年1月,汛龙科技被新浪网以2400万美金收购,改称新浪无线。

  讯龙的试水让李松彻底爱上了互联网创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不仅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更重要的还是一个职业创业者,从2001年起短短12年中先后参与创办了五家互联网和移动服务企业。

  2004年,因非典整整休息了一年的李松,在深圳创立了美思科技,主要从事移动音乐下载业务,2005年4月李松同时创办了以音乐为主题的社交网络丫客网以及相亲网站珍爱网。音乐社交网络丫客网在创建之初颇有影响力,但一年后誓做中国“Myspace”的丫客网仍然找不到可盈利的商业模式,最终李松决定把它关闭并将财务资源全部转到珍爱网。现在,珍爱网已经拥有4500万注册会员,年收入上亿人民币,美国最大的交友网站Match.com更是投资5000万美金购买了珍爱网20%的股权。

  2010年,看准移动互联网机会的李松创立了嘀咕网试水LBS,但因为纯LBS模式的天然瓶颈,2011年底,嘀咕网转型为手机照片分享服务。

  “我喜欢互联网创业,我喜欢它给我带来的独特和充满乐趣的生活方式。”与大多数“叫苦连天”的创业者不同,李松这个职业创业者一直享受着创业的过程,他创办的几家公司中有最后被收购的,也有至今还在经营且非常成功的;有失败不了了之的,也有面临困境转型求生存的,可以说一个创业者可能经历的风雨都让李松体验了个遍。

  成也资本,败也资本

  《经理人》:为什么会选择离开投行在互联网行业创业?

  李松:一是因为我很喜欢互联网行业,我渴望从无到有为社会创造有价值的产品。

  二是像我这种金融行业出身的人其实没有一技之长,做传统行业会一点头绪也没有,互联网至少是与信息相关的行业,这点和金融业是相通的。

  三是出于现实的考虑:互联网行业是少数几个,背后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基金业支持的行业。今天去创业,很少有哪个行业,只需要一份创业计划书就可以融资的。

  《经理人》:能不能谈谈在这么多创业经历当中,最困难的时候是什么?

  李松:资本市场起起落落,所以最怕的就是特别需要融资的时候正好市场在低谷。我学到的教训是:不缺钱的时候,也应该考虑融资。投资人多为锦上添花,少有雪里送炭,创业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马拉松长跑,资金充足能让你熬到最后。

  除此之外,美国硅谷的风投基金经理大部分都是创业家出身,而亚洲的风投基金经理大部分是财务或者咨询出身,因此中国的风投人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往往是人云亦云,要投大家都投,要撤大家都撤,更不敢做早期投资,所有投资人想的都是以后宁愿付贵一点的钱,也要等商业模式做出来了再投。

  现在媒体总是说中国互联网抄袭美国,这种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被亚洲的投资人逼出来的。当你和投资人接触时,投资人最常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做的东西在美国有没有成功的案例”如果说不出一个成功的案例,很多风投就会放弃投资。

  创业五要素

  《经理人》:能不能以您在投行多年的经验,谈谈如何打动投资人?

  李松:投资人会从五方面来评估你的企业。

  第一,值得解决的问题。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你的目标用户认为值得解决的问题?绝大部分创业失败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创业者往往自己想象了一个问题,但是却没有足够的用户在乎这个问题。

  第二,团队的执行力。你的团队有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开发出你想要的产品或服务?

  第三,市场规模。暂不考虑竞争者,假设你拥有百分百的市场份额,你想进的领域规模足够大吗?如果市场规模不够大,即使执行完美,也做不成。

  第四,产品或服务能否大规模地商业化?如:收入模式、成本结构、推广渠道等都是否可行?以成本结构为例,我见过太多的创业者想当然地认为亏损仅仅是收入少时的暂时现象,一旦形成规模化效应就会扭亏为盈,而事实却并不见得如此,如果成本结构不成立,规模越大赔得越多。

  第五,有没有天然的竞争优势或者壁垒?有很多创业者认为自己的竞争优势就是“人比别人强”,但其实这个理由对于投资人来说是不充分的,即使创始人团队比别人厉害,但公司是要不断雇佣员工的,所以必须假定员工能力的平均水平会渐渐趋于行业内的平均水平。

  《经理人》:您现在看好哪个行业的创业前景?

  李松:现在桌面互联网创业越来越难了,因为消费者的心中就像一块块被插了品牌旗子的土壤,几乎没有太多的品牌空间,而移动互联网则不然。

  另外,如果在移动互联网创业,不能做一个只是从PC延伸过来的产品,那样的话,你仍将面对许多大公司的竞争。我比较看好三种完美体现移动互联网特性的服务: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与通讯或社交有关的服务以及与照片分享有关的服务。

  《经理人》:目前鲜有从移动互联网赚到钱的企业,您对于移动互联网未来的行业发展是如何看待的?

  李松:目前来说,移动互联网除了游戏以外,基本上没有商业模式。现在移动互联网所谓的广告模式都是圈内人在投,都是各个APP之间在互相投放广告,也就是说, 所有的钱都是风投基金的钱,而不是传统广告主的钱。

  但是我认为这个事情会发生改变。以日本的移动互联网发展为例,日本的3G网络是2000年出现的,可是它的移动广告直到2006年才发展起来。

  移动广告最大的挑战是,传统企业广告主的市场总监需要一套被市场普遍接受的衡量广告效果的标准,才能从老板那拿到广告预算,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建立起市场统一的衡量标准。

  日本的解决方法是,做移动互联网媒体的公司在民间成立了一个移动互联网广告协会,建立了这个标准,然后一起去推广这个标准。

  找好导师

  《经理人》:如果时间可以回溯到刚刚创业时,有哪些遗憾是您想要弥补的?

  李松:我一直后悔的一件事是,没有早一点找几个人生以及商业上的导师。我原来是读博士的,读博士出身的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太独立。如果有了导师,将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经理人》:能不能分享下珍爱网的品牌宣传策略?您在《失恋33天》里的亮相让人记忆犹新,以后我们还会在更多的电影里看到您的身影吗?

  李松:一家企业的营销方式是为品牌定位服务的,珍爱网很少投传统的平面媒体广告,更多以电视内容广告、电影内置广告以及地铁公交广告为主。

  《失恋33天》是一个投产比非常高的电影,它的总投资额只有900万人民币,票房却有3.4亿,其对于珍爱网的品牌提升效果是显著的,因此,这种营销方式我们以后还是会尝试的。

  我们还和三大电视台合作相亲节目,包括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浙江卫视的《爱情连连看》和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这些合作对我们的品牌知名度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这之前我们的用户会对到网站相亲有一种害羞的心理,但自从这些相亲节目热播以来,通过网站相亲已经被大多数人所认可。

  《经理人》:未来还会继续创业吗?

  李松:以后我未必像原来一样,把一家公司从零做起。我始终认为互联网创业最大的挑战就是找到用户认为值得解决的问题,这里面存在非常大的风险。

  我也许将来有可能跟某个财团合作,共同组建一个管理团队,去收购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如果100分是满分的话,我们会收购那些已经做到30分的企业,可能规模不是太大,但已经确定了目标用户,将其整合起来帮助执行。

  附文:

  “你是谁?你就是跟你花时间最多的五个人的平均。”

  我在做珍爱网的时候,有两个顾问。一个是关明生,是原通用电气医疗系统业务部中国区的总经理,曾任阿里巴巴的总裁和首席运营官,负责日常管理。另一个顾问是欧文中,原Campbell Soup的亚太区主席,他们教了我很多管理和营销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关明生教了我很多管理知识,他是我认识的人中最懂管理的。鲜有人知道,阿里巴巴在初创时,创办人不懂管理,虽然在互联网泡沫时融了很多钱,但烧得太快,在帐上的钱几个月后就要烧完时,投资人把关明生请去当总裁和首席运营官,在他任职四年的时间里,把通用电气的管理系统以及价值观系统都搬了过去。而今天珍爱网的管理框架,因为关先生的关系,也有些通用电气的影子。

  欧文中先生则教了我品牌定位的重要性。那时候,我连定位是什么都不知道,欧先生就送给了我一本《定位》。也是因为欧先生,让我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珍爱网才确定了相亲网站的品牌定位,使得用户一看到珍爱网马上就能想到“相亲”、“电话红娘”等词语,与竞争对手存在了差异化。

  ■文/付云 摄影/袁建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