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 自主之路越走越宽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信息,通信,阿里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4-26 10:36
信息通信技术已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信息通信产业也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为提升中国在世界信息通信领域的话语权做出了诸多努力,引导本土企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扎实,让中国不仅是全球最主要的通信产品市场之一,也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通信企业,并推出了自己的产业标准。
从“突破”到领先
在1998年工信部的前身信息产业部成立时,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尚有许多空白要填。当时为加快我国移动通信产品制造业的发展,信息产业部会同国家计委启动实施了我国《移动通信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专项》。通过组织国内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几年努力后,我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完成了GSM、CDMA和TD-SCDMA全线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使我国移动通信制造业实现了“零”的突破,也开启了自主创新之路,这为华为、中兴等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实力的知名企业和自主品牌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十一五”期间及“十二五”初期,工信部继续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并帮助更多企业发展壮大。其中,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拉动信息消费、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工信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扶持本土终端制造企业TCL、联想、中兴、海信、宇龙等,联合具有较强实力的芯片设计企业共同研发平板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产品,加速了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同时为支持基于自主手机操作系统的智能移动终端的开发,拉动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也推出了侧重于移动应用软件和智能终端整机研发的课题,部署了移动互联网总体架构、网络开放平台、终端中间件平台、网络和信息安全、云计算的安全、端到端流量管理和优化、智能终端安全评测等重点研发课题,意在构建我国在移动智能终端领域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从市场规模上看,我国移动智能终端的产销量均居世界之首,而由于力推核心技术实现本土化,中国企业在移动智能操作系统和智能手机制造方面积累了一系列成果。如阿里云操作系统、联想乐操作系统等都是本土化的移动OS,智能手机制造方面,中国企业也在低功耗设计、虚拟机机制优化、小型化与超薄设计等方面拥有一系列核心技术。同时国内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企业的研发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海信、宇龙、TCL等企业,都构建了接近国际领先水平的研发及制造平台,令智能终端的开发成本和销售价格不断优化,因此而惠及了广大的中国消费者。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拥有移动智能终端,未来中国的信息消费市场的前景也受到广泛看好。
除了扶持终端制造企业,我国信息产业的“十一五”规划中还重点提到了新一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工信部提出要继续推动TD-SCDMA等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增强型技术的产业化及应用,积极发展基带芯片、射频器件、高效能电池、核心软件等关键配套件,开发掌握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和终端的关键技术,提高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产品研制能力,推进相关标准的制定应用,确立我国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领域的竞争优势。在这一精神的指引和相关配套措施的支持下,近几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高科技产业迅速成长,技术含量较高的通信产品产量增长迅速,以华为、中兴通讯等为代表的中国通信设备企业成功进入了各种通信产品的高端市场,它们无论是技术含量、市场范围,还是订单的数额,均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欧洲、拉美、独联体、亚太、北美等市场取得了好成绩,全球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如果说前几年中国通信设备在海外拓展主要是靠价格优势,那么,现在中国企业已经拥有整体优势,全球电信市场越来越认可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
奠定未来优势
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工信部对于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通信业转型等问题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尤其强调要苦练内功,继续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自主创新,力争在下一代互联网、传感器、智能终端和云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并加强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也要求本土产业和企业有意识地超前谋划,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预判和布局,增强自身对产业的掌控能力,为未来占据领先地位做好准备。
6月6日,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建设峰会”中说,下一代互联网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信息化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工信部作为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主管部门,在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中,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的统筹规划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11个“十二五”规划与下一代互联网相关,《“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从信息技术、产业、应用、资源、安全各个方面做了全面部署;《通信业“十二五”规划》和《互联网行业“十二五”规划》与下一代互联网直接相关,对包括下一代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在内的整个网络和互联网发展做了部署;《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物联网“十二五”规划》4个规划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进行了部署;《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规划》、《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规划》为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技术和产业支撑做了部署;还有两个关于网络和信息安全的规划正在制订中。
另一方面,抓紧对实际工作的推动。一是启动宽带普及提速工程,为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奠定网络基础;二是以专项方式,推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芯片、操作系统、智能终端等产业环节支持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三是与相关部委共同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在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四是从产业发展、技术研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以及信息安全检查等方面入手,创造一个可信、安心的互联网应用环境。
而在标准制定方面,目前,中国主导制定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国际标准TD-SCDMA已成功商用,中国TD-LTE-Advanced也正式成为4G国际标准之一。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已经得到全球四十多家国际运营商的认可和支持。2012年,TD-LTE全球商用发展进一步提速,已经有9家国际电信运营商推出商用服务,16家公司公布了实施计划,试验网络达到39个,还有很多国际运营商都在密切关注TD-LTE的发展。
本报记者 徐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