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isk ReadyCache 32GB评测
十年前,电脑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还都算是个稀罕物。当时,购买一台电脑的花费并不比买家电更少。不过如今,随着PC价格的下降以及多年来屡次的升级换新,昔日神秘的电脑如今已经非常普及,甚至于相当一部分人的手中可能都不止拥有一台电脑。多余出来的这台电脑,有可能被束之高阁落满灰尘,也有可能作为备用机老骥伏枥发挥余热。
在固态硬盘当道的今天,除了为老电脑升级CPU和内存以外,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让老电脑重新焕发活力。包括SanDisk(闪迪)在内的多家固态存储厂商,为想要体验固态硬盘高性能但又囊中羞涩的用户推出了一种新的硬盘产品——缓存硬盘。
缓存硬盘的理念其实最早来自于企业级存储。从2008年开始,一些企业级存储厂商开始推出热点数据迁移解决方案。这类解决方案通过在索引中记录数据的访问频次,将被用户频繁读写的数据存储到速度较快但是价格昂贵的固态硬盘上,而将相对“冷门”的数据块或者LUN(逻辑单元号)依然保存在性价比较高的机械磁盘上。这种“鱼和熊掌兼得”的方式很快受到了市场的认可,Compllent等推出这一方案的公司也由此在市场上得以大展拳脚。
如今,经过企业级存储市场的积淀,这一技术也来到了消费级市场。计算机世界评测实验室本次拿到的就是一块采用了这一技术的固态硬盘产品SanDisk ReadyCache,其拥有SATA 6Gbps接口以及32GB容量。为了模拟用户将老电脑升级的真实使用场景,我们特意找来了一台五年前的老电脑来进行本次测试。
硬盘的安装非常简单,只需要将SanDisk ReadyCache硬盘插上数据线和电源即可,不用非要将其设置为系统盘。之后我们需要安装一款名为ExpressCache的软件。这款软件由一家名为Condsiv Technologies的厂商与SanDisk合作开发。一些电脑发烧友对Condsiv应该并不陌生。早在Windows XP时代,这家公司推出过一款非常有名的磁盘整理程序Diskeeper。而今其业务已经延伸到企业级。
要提起注意的是,如果SanDisk ReadyCache 32GB被划分了分区,那么其就只能作为一款普通固态硬盘使用,而无法作为缓存盘。
我们的测试条件是,连接SanDisk ReadyCache并全新安装Windows 8专业版,采用系统默认配置,打开防火墙和Windows Defender,并以每次使用3小时、开机3次的频度使用。在每次开机后,会依次执行Firefox 19.0.1、Photoshop CS5、使命召唤9等软件和游戏。最终,我们将在3次开机后运行测试软件,并再次运行以上软件和游戏。
3次开机使用后,SanDisk ReadyCache的空间占用了约15GB。其在256KB数据块大小下,ATTO Disk Benchmark的写入和读取速度分别为76.74MB/s和78.32MB/s,相较纯机械硬盘50.14MB/s和54.63MB/s的成绩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SanDisk ReadyCache在CrystalDiskMark上顺序读取和写入成绩是60.15MB/s和56.49MB/s,比纯机械硬盘53.57MB/s和52.56MB/s的数据也有提高。
在开机时间方面,SanDisk ReadyCache与机械硬盘的混合搭配可以做到20秒出现Windows桌面,这比纯机械硬盘要快上一倍。混合模式下,大型软件的读取时间也有所缩短。
测试总结
对于老电脑升级或者采购新电脑的用户而言,SanDisk ReadyCache是一个讲求性价比的不错选择。英特尔智能响应技术尽管也可以实现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混搭的效果,不过其对环境的要求是有所限制的。相比之下SanDisk ReadyCache要“平易近人”的多。
计算机世界评测实验室 李旭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