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培育市场,提升合作伙伴的能力,特别是合作伙伴的软件和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施耐德电气全球高级副总裁、施耐德电气旗下的APC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博士在日前举行的施耐德电气旗下的APC(以下简称APC) 2013年度合作伙伴峰会上表示。
据黄陈宏博士介绍,在2012年整体经济形势不利的背景下,APC的中国业务还是取得了不错的增长,其中,英飞保持30%的增长,而精密空调业务更是达到50%以上的增长,并进入市场前三名。
“2013年,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更好地合作,共同交出更好的成绩。”黄陈宏博士说。在他的新年规划中,提升合作伙伴的解决方案交付能力和软件服务能力成为一个重点举措。“过去,我们主要提供硬件产品,而现在我们要软硬兼施,不仅有硬件,还要有软件。”
黄陈宏博士所说的软件主要指的是StruxureWare。这是APC推出的一款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应用软件,作为数据中心运行管理平台,可以为数据中心管理者提供数据中心各项性能指标的实时更新,包括数据中心电力、制冷以及可用空间等信息,从而有效地优化数据中心的设备和空间,帮助识别在未来扩展时面临的限制因素,以便更好地分配设备与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StruxureWare是APC公司的DCIM软件,但它并不只限于在APC的产品上应用,而是可以作为独立的一个软件提供给用户,它可以运行在其他硬件平台上,并能与IBM的Tivoli、微软的System Center进行紧密集成,从而可以实现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到IT设备的全面管理。
很显然,这些市场战略的变化也是为了适应数据中心市场的最新变化,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化、能源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使现代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管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必须跟上用户需求的变化。”施耐德电气IT事业部大中华区市场及战略部副总裁Andrew Bradne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数据中心分别向大型和小型两极分化,中型数据中心越来越少。
这是因为随着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的日趋成熟,大型数据中心的成本优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应用系统托管到大型数据中心或者直接租用服务,这使提供托管云服务、传统IDC服务的数据中心日益走向大型化,而另一方面,出于安全等需求,企业的数据中心仍然会保留部分核心或者不宜托管的业务系统,这就让企业数据中心日趋走向小型化。
“我们不仅要解决客户眼前的问题,包括帮助客户降低前期的购置和运营成本,还要提高能效,从而在总体上降低整体生命周期的成本。只有实现从产品到各子系统以及到整个解决方案的整合,才能满足客户的这些需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从最初做产品,发展到把产品和服务进行整合,到今天,我们不仅涵盖了相应的产品,同时把这个产品集成到一个子系统,再加上StruxureWare等相关软件。”Andrew Bradner说。
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合作伙伴的帮助。据施耐德电气IT事业部大中华区渠道合作伙伴业务总监陆俊介绍,为配合APC的市场战略,今年将加强各种渠道伙伴的能力提升,包括提供各种培训,特别是解决方案和软件能力的认证制度,从而将APC在数据中心方面的能力带给更多的用户。
本报记者 邹大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