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改变了IT,促使数据中心也开始随之改变。EMC企业存储产品部高级产品经理李君鹏认为,在云计算时代,三大技术融合成为云计算的支撑,缺一不可,那就是X86架构的多核CPU、服务器虚拟化以及闪存。
三大技术支撑云计算
数据中心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基础架构的变革。李君鹏说,这其中需要分为三步,第一步就是要实现基于X86体系的标准化。有数据显示,2011年在数据中心中,基于X86服务器的交付数量占到97%。
第二步就是虚拟化,特别是服务器的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敏捷度。“最关键的是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把创建一个服务器、创建一个虚拟机变成了拷贝文件,移动一个虚拟机就变成了移动一个文件。”李君鹏解释说。
第三步是实现了自动化,但自动化必须是建立在标准化和虚拟化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标准化和虚拟化,也不可能实现自动化。
李君鹏说,在未来数据中心里,既有现在运行的传统的企业应用,像SAP、微软、Oracle等,也有一些新的应用。传统的应用数据级相对较小,但要求的响应时间较高,而如果能把数据从传统的存储器迁移到服务器的闪存里,就能大大加快这些应用的响应速度。而对于新的应用,像社交网站、基因分析、动画渲染或地震预测等,被称为大数据应用,这类应用所要处理的数据级相对较大,如果将其移到存储上运行,就能满足大数据级实时分析的需求。而这正是EMC数据中心战略,“在未来存储设备里,实现全自动存储分层,将合适的数据在合适的时间存放到合适的存储介质上。”李君鹏说。
李君鹏进一步解释说,通过全自动存储分层软件,可以将企业应用所需要的数据从存储迁移到服务器的闪存卡上,例如EMC最近发布了Xtrem SF闪存卡。针对大数据应用,将这些应用程序分包,然后通过VMware vSphere功能,将大数据移到存储器上来执行。存储和服务器都采用X86架构,应用了同样的芯片,计算层和存储层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而融为一体。这就是EMC未来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李君鹏说:“因此,存储系统的功能要强大,要可信,要足够智慧,并能随时随地在多个数据中心同时访问到相同的信息。这就是未来数据中心对存储基础架构的要求。”
不断更新的VMAX系列
今年年初,EMC更新了其VMAX系列中的10K产品。首款VMAX于2009年发布,为VMAX 20K,之后,EMC又相继发布了10K和40K产品。李君鹏介绍说,近3年,EMC对VMAX系列有6次大的更新,交付的特性有80多个。
李君鹏介绍了新的VMAX 10K的新变化。首先在性能方面,由于它采用了最新的Intel多核CPU,与VMAX 40K所用的CPU相同,因此,其OLTP性能提升1倍,同时,在VMware环境下,Oracle的OLTP性能提升90%。
另外,VMAX 10K与20K和40K相同,提供了企业级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可服务性。它同样采用虚拟矩阵架构,4个引擎支持8个控制器,但不同的是它支持2.5英寸和3.5英寸磁盘的混插,磁盘数量也从1080块提高到1560块。
在软件方面,10K也有所增强。另外,10K在出厂前已经根据客户的需求做了预配置,以方便现场快速安装。10K还有一个不同于20K和40K的是,它可以安装在客户自己选的机架里。此外,10K还加入了支持联合分层存储(FTS),允许VMAX管理异构存储。10K还支持静止数据加密功能,在所有类型的驱动器上加密数据。
本报记者 郭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