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LSI亚太存储论坛上,LSI总裁兼CEO Abhi Talwalkar将需求与支出间的这一落差称为“巨大的鸿沟”。
LSI智能芯片优势
的确,现在企业面临的正是这一需求与支出的巨大鸿沟。而如何消除这一鸿沟, Abhi Talwalkar表示,只有通过智能芯片、闪存及其他存储创新技术,才能有效应对数据洪流的冲击。同时,数据大爆炸给整个IT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以系统(System)、软件(Software)、半导体(Sillicon)、服务(Service)这4S为代表的厂商,应该以IT生态系统的形式开展更多协作,在大数据挑战中寻求机遇,帮助用户加速转向以数据为中心的全新时代。
在Abhi Talwalkar看来,系统、软件和服务厂商为迎接大数据的挑战,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而半导体厂商还没有真正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他认为,半导体厂商其实在其中应该扮演重要的角色,从终端、网络到数据中心,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Abhi Talwalkar说,LSI的愿景就是通过推出新的网络和存储解决方案,使在网络和云端存储和移动的每一比特数据,都能充分利用LSI智能芯片的优势。他说,LSI的愿景正在实现,例如,LSI为全球40%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提供存储,85%的服务器使用的是LSI的存储芯片,50%的外部存储系统用的是LSI的产品。另外,在过去的几年中,50%~70%通过手机的无线流量是通过LSI的芯片来进行数据保护和存储的。
LSI目前在这一愿景下主要有两大产品线。一是网络产品,基于标准的多核的处理器,以及专为客户定制的芯片。二是存储系列产品,其解决方案主要用于服务器系统、存储系统以及某些需要数据存储的网络系统。Abhi Talwalkar说,在LSI的存储产品中,最大亮点莫过于闪存,一个产品线是SSD的控制器SandForce,另一个就是做应用加速的Nytro,通过使用Nytro,可达到3~10倍的加速。
闪存成为杀手锏
数据增长带来的一大问题就是延迟。例如,传统机械硬盘的速度严重滞后于内存的速度,一次内存读写的时间是100ns,而最快的机械硬盘读写一次的时间为10ms,二者相差10万倍。而闪存技术则可以立竿见影地解决这一延迟问题,通过闪存做应用加速,可以减少10倍以上的延迟,再进一步通过智能的缓存和软件工具,可以降低2~4倍的延迟。
Abhi Talwalkar认为,目前闪存技术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成本,每GB的成本仍然是个巨大的挑战;二是可靠性。“LSI通过SandForce系列产品,希望能更好地解决可靠性和长久生命周期的问题。”他说。
对于未来闪存是否会全面取代传统硬盘(HDD),Abhi Talwalkar认为,闪存不管是从成本的角度还是从容量的角度来说,都不可能完全替代HDD。就目前看,闪存每GB的成本是HDD的5~10倍,另外,在容量上也有很大差距。2012年,全球HDD的出货量是5.85亿,而闪存全球的出货量是3500万,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另外,他认为,随着云服务的进一步普及,越来越多的个人数据和公司数据都会放在云端,而所有在云端的数据都会存储在HDD上。
本报记者 郭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