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6月7日,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等人来到李庄考察访问。当李约瑟一行拜会了史语所的傅斯年等人后,很想拜会一下陶孟和夫人沈性仁。没想到陶正沉浸在巨大悲伤的阴影中尚未缓过气来。他的妻子,民国时期的一代名媛---沈性仁去世了。
当年浙江嘉兴的沈家兄弟姐妹四人,其学识风度,名动公卿。
大姐沈性真,字亦云,早年热衷于社会改革,辛亥革命时曾在上海组织女子军事团,抗日战争中又创办上海南屏女中,晚年寓居海外,所著《亦云回忆录》二册,颇受史家青睐。
性真的丈夫乃国民党元老黄郛,辛亥革命时,黄推陈其美为都督,并出任都督府参谋长兼沪军第二师师长,其间与陈其美,外加沪军第二师第五团团长蒋介石结为拜把子兄弟。北洋时期,他以教育部长的身份,暗中助冯玉祥倒戈,发动了著名的“北京政变”,软禁了大总统曹锟,驱逐末代皇帝溥仪于紫禁城,成就了一件轰动中外的大事。自此代理内阁总理,并摄行总统职权。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黄郛又被蒋介石任命为上海特别市市长、外交部长和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等要职。
沈性仁在家中排行老二,老三是弟弟沈怡,最后是小妹沈性元。沈氏家族的四姐弟,颇类似宋氏家族的四姐弟,各自有着不同的政治抱负,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
沈性元丈夫钱昌照,字乙黎。出生于江苏常熟书香门弟,早年赴英国留学,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牛津大学,师从拉斯基、韦伯等著名学者,并与他的学长陶孟和一样深受费边社的影响。
学成回国后不久,钱昌照与才高貌美的沈性元小姐订婚,因沈氏家族的关系结识蒋介石,并受到蒋的重用,先后出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副主任(翁文灏为主任)、国防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内战爆发,国民党兵败如山倒时钱出走香港。1949年后从香港转归内地,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生前留下了一部《钱昌照回忆录》,在他去世十年后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从这部回忆录中可知,在名噪一时的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开工之前,不只是国内的黄炎培之子黄万里教授极力表示反对,海外也同样传出了反对之音。发出这一声音的正是钱昌照的内兄,沈家的老三沈怡。
早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后,沈怡留学德国。在留德期间他专门研究黄河治理,20世纪30年代归国后从政,曾任上海工务局局长、资源委员会秘书、民国政府交通部次长、南京特别市市长等职。沈对黄河治理情有独钟,1946年夏,在南京市市长任上时仍没有忘记黄河治理问题,曾专门组织黄河顾问团考察黄河流域,并聘请三位美籍顾问前来考察。
1948年,沈怡出任联合国远东防洪局局长,驻泰国数年,领导治理湄公河。再后来沈怡去台湾,曾任“交通部”部长,任职六年。因派系不同,元老派失势,沈氏受到少壮派的排挤,乃改任“驻巴西大使”,未久离任侨居美国,1980年去世,享年79岁。沈怡著有《水灾与今后中国之水利问题》、《黄河年表》、《黄河问题》等专著,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水利专家和市政工程专家。
1979年,沈怡被诊断患癌症之后,希望他仅存人间的胞妹沈性元前去探视。时为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昌照夫人的沈性元得电并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赴美探望。行前受水利部之托,将长江“三峡计划”的资料带去,征求这位水利专家对建造大坝的意见。
当性元把资料取出时,想不到沈怡却拒绝阅看,他说:“当年建造黄河三门峡时,我在国外撰文认为干不得,中苏专家不听,闹成笑话。我又何必操心呢?”沈性元怕回国后不好交差,一再婉转相劝,并说:“祖国尊重专家,远在国外还郑重征求(意见)”,云云。沈怡才勉强看了一下资料,写了几条意见让胞妹带回了国内。第二年,沈怡就去世了。
当年沈怡反对黄河三门峡工程的具体意见如何,是否为国内高层和专家学者所了解,已不得而知。沈怡生前还著有《沈怡自述》,在他去世五年后于台湾出版,其中对钱昌照的晚年生活多有批评。
岳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