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我常常会兴之所至地带着我的孩子们丢下书本和作业,冲出家门,去体验这个城市的“文化”:今天去国家美术馆,明天去雍和宫,后天去听京剧……(但愿这个单子上总有新的内容,不至于有一天我们想出门时觉得所有该看的都看了)。
只不过,比起在美国和欧洲轻松可达又舒适自在的文化景点,在北京看“文化”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们住在六环之外的昌平,进城本身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不管是开车、乘地铁还是公共汽车,都要花上数小时。有一次由于路上太累,我们在听京剧时都睡着了。活动结束之后,还要再花同样长时间回昌平,为全家准备晚饭……
当然,博物馆、画廊和演出其实更多属于“大文化”范畴,还有许多我们日常体验的细节,属于更生活化的“小文化”---比如孩子和同伴在公园里一起玩,跟街上的小贩讨价还价,等等,也最好不要错过。
每到节假日,我们都会带孩子们去爬昌平附近的长城。在寒冷的冬日下午,带着他们在长城上远足,然后去当地朋友家“上炕”。
儿子和女儿常常会抢占炕上最暖和的那一块,在一番吵闹之后背靠背取暖,然后抱怨我们家没这么暖和---我想,这些将是他们长大之后难以取代的北京“文化”记忆。
当然,“小文化”还不可避免地与“吃”有关。对我的孩子们来说,课余生活最大的乐趣之一,是在同学祖父母的厨房里帮忙打下手---有意思的是,他们的中国小伙伴们大多因为忙着玩电脑游戏或做作业放弃了跟长辈们在厨房里共度的时间。
“小文化”中的“吃”,还指让孩子尝试用当地特有方法做出来的食物,比如鱼。我儿子由于常在同学家“蹭吃”,习惯了中国人做鱼保留头的做法。每当吃西餐时看到鱼只有肉没有头时,他都会大声叹息,指出他们错过了吃鱼的真正乐趣。他们还发现,同一种食物,昌平和延庆的做法很不一样---如同他们说不同口音的“北京话”一样。当然,他们还会向美国的朋友热情介绍,北京有别处没有的“驴汉堡”(驴肉火烧)……
关于吃和玩的记忆,是一个人童年回忆中最重要的部分,多半将伴随一生。为此,我愿意创造一切条件,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完整而美好的“北京文化”记忆,哪怕这意味着周末得不到完整的休息。
在此过程中,我特别希望北京的“大文化”设施可以更加方便和易于接近。而每次看到周末忙于送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的中国家长,我在敬佩他们为孩子的未来苦心经营的同时,真的想跟他们分享也许无用但非常有趣的“文化”记忆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
文|韩娟(Jen Ambrose)(美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