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酒令效应与规则警示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禁酒令
  • 发布时间:2013-06-27 16:03

  行业门槛将更高,集中度会增加,上下游并购参股会更频繁,法律和经营风险更大。原来靠政府消费拉动的企业,必须要快速转型,贴牌白酒企业发展将更艰难,必须转向与上下游利益捆绑。行业洗牌过程中,也将出现新的投资机会。

  我们所讲的禁酒令,是指新一届政府为改变工作作风,特别出台的八项规定细则,严禁政府工作人员公款宴请、铺张浪费、高端消费等。

  政策将引发行业震荡、洗牌和新一轮并购,规则意识被唤醒,回归市场化经营,禁酒令效应会波及很多领域。

  禁酒令倒逼转型

  短期看,政策一定从严,也有可能常态化。政策的高压线,以及长期非市场经营积累的毒瘤,逼迫白酒企业必须转型,虽然转型有代价,但错失了转型时机,代价更大。回归市场化经营是大势,有战略前瞻性的企业必须认清这点。个人判断,导向性的配套政策有可能陆续出台,比如税收方面的,以支持企业走向更规范的市场化经营。

  禁酒令之后,有几个趋势很明显:行业门槛会更高、集中度会更强、上下游并购参股会更频繁、法律和经营风险更大。由此也可看到一些转型的方向。像茅台这类高端品牌,应及时调整市场定位,政府和礼品消费已然不能支撑,不如彻底走向市场化,八项规定实质是纠偏,只是禁止政府公款消费,并没遏制企业和个人的正常消费需求。

  有好品牌、好产品,有市场化能力的企业,未来一定更好。从这个角度看,门槛提高后,一些贴牌企业将更难经营。贴牌成本低,但在上游无法控制质量,会导致很多致命的经营风险,而在目前大环境下,豪赌式的广告营销也将失效。未来,品牌企业和生产企业的利益捆绑应该更紧,相互参股或并购,从产业链上控制质量、成本和渠道,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新的投资和并购也将会增加。白酒业整体下滑是暂时的,长期仍然看好。抵抗不住市场震荡的中小白酒企业,独立发展越来越难,结局很可能是被收购,纳入大型白酒企业的品牌系中。

  规则和风险警示

  政府正逐渐放权给市场,这是必然趋势,但企业准备好了吗?有没有市场化的、规范的经营意识,讲不讲规则?前段时间的塑化剂涉及整个白酒业,茅台和五粮液因价格垄断被罚4.49亿元。如果依法、按规则去经营,构建一套完备的内部管理体系,这些风险都可以事前监控和规避。

  这些在长期非市场化经营中积累的惯性思维和行为,会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如果不转变,三鹿和奶业已是先例,政府和企业的公信力,不会被无限度透支。未来的企业经营,应更贴近欧美等成熟市场,守法是底线,更要讲规则,在规则内,看谁的市场经营能力更强。这个规则包括质量标准、对消费者承诺、法律风险管理、员工关系、运营能力等等。

  禁酒令相当于做了一个小型的外科手术,这一刀会有阵痛,也不能直接解决问题,接下来,企业要用中医方法,从内到外仔细调理。内部健康了,才能激发和培养更强的市场化经营能力,才能抓住未来的机会。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法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文/孙选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