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陈大戈传记(四)

  • 来源:江南
  • 关键字:陈大戈
  • 发布时间:2013-08-25 13:31

  据当地的老年人回忆:安民告示甚至都贴在汪伪的县政府大门外,人们看了会纷纷转告。如:某日在溧阳,伪军某连全体官兵反正,参加了新四军县大队;某日在武进县,某某罪恶累累的大汉奸被就地正法、公开处决;某天民愤极大的汪伪特务大队在丹阳县,被武工队全歼于某某桥下;某日在宜兴日寇据点的岗楼被炸毁,日军一少佐毙命,等等不胜枚举。

  新四军一支队出师江北前,武工队曾配合先迁大队,在韦岗伏击日军,毙敌少佐土井与大尉梅泽武四郎,杀伤敌军甚众。振奋了江南抗日军民的杀敌勇气。陈老总有诗云:

  弯月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

  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1939——1943年间,在茅山地区,关于陈大戈的传说纷纷扬扬,陈大戈本是一位文静端庄的年轻女性。日伪、敌特却把她描绘成青面獠牙、凶猛彪捍、杀人不眨眼的双枪恶煞!必欲除之而后快。而老百姓却视她和武工队为菩萨的化身、是铲除日寇、汉奸的神兵天将。有人将她说成双枪连发的“白面书生”;还有人把她神化成会飞檐走壁,杀敌于无形、神秘的双枪女英雄。在这场喋血的斗争中,手持双抢的陈大戈,成了敌人的心腹大患、集中打击的对象。她的名字,同时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鼓舞茅山地区人民抗日斗志,增强必胜信心的象征。

  在大戈身旁的武工队长丁文同志,也善使双枪,他弹无虚发、百发百中,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已将他俩融合成一体。种种传说,混淆了敌人的视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敌人对这个出神入化的陈大戈知之甚少,连是男还是女,都搞不清楚。气急败坏之余,悬赏五千大洋,不惜用重金捉拿陈大戈。

  鬼子汉奸调集重兵,对抗日民众实施报复!在茅山根据地周边六、七亇县反复扫荡!实行烧光、枪光、杀光的血淋淋的三光政策,敌我之间的战斗,进入白日化的程度。某县委书记不幸被捕后,被日寇连砍九刀,最后才砍下了他的头颅。

  地区党委委员、丹南县委书记兼组织部长任迈同志被捕后,被严刑拷打了近一个月,最后凶残的敌人把他和林一萍同志,活活地扔进硝镪水池中,坚贞不屈的两位战友壮烈牺牲(牺牲时都还不到三十岁),刹时间烈士的尸骨荡然无存。敌人企图用灭绝人性、残酷的手段,从心理上摧毁抗日军民的战斗意志。这就是苏南敌后茅山地区,无比惨烈的拉锯式战场!无比悲壮的真实情景。在茅山地区他(她)俩都是大戈很亲密的战友。林一萍是茅山地区党委成员诸葛慎同志的未婚妻,时任区委妇女委员。

  在敌后苏南拉锯式战场,陈大戈身旁失去了一批又一批亲密的好战友。新四军将士和茅山地区的军民同仇敌忾,誓死要向敌人讨还这笔血债。正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样:“他们擦干了身上的血迹,掩埋好战友的尸体,拿起了武器,又继续投入了战斗”。

  1939年后,在茅山地区党委的领导下,地区抗日根据地日益巩固和发展,新四军的第一支队在陈毅与粟裕同志率领下,排除了后顾之忧,开始执行周恩来副主席所肯定的“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向南巩固是指巩固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和茅山地区根据地。

  向东作战是出击沪宁一带,扰乱敌人后方,使江浙沿海的敌人不得安宁,由此造成国内外的重大影响。

  向北发展是准备抽调一部分主力部队过江,加强江北地区的武装力量,使江北一带成为具有战略意义新的抗日根据地。

  根据这一方针,新四军一支队在四月间控制了丹阳以北,沿江一线和江心杨中全岛为大军渡江北上架设了一块跳板。

  但是由于项英同志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决策犹豫,迟迟不执行党中央让他迅速北撤的指示,还抽调了一部分已经深入敌后的主力部队,限制了部队的及时进展。对国民党种种反共的阴谋、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延误了渡江有利的时机。安徽云岭新四军军部与江南所部,陷于被动被困的局面。

  1940年3月28日蒋介石密令华中各部,将新四军压迫于大江以南,形势十分严峻。幸而曾山同志已率领军部后勤机关和一千多民运队伍,在39年8月初,先行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从皖南进入苏南的茅山地区。军部事前已密令陈大戈作好接应的准备,

  此刻的茅山地区经过近二年敌后的艰苦工作,已经形成了由我党我军,一手掌控、可进可退的游击地带。大戈已奉命率领武工队,作好了接应民运队伍的一切准备。当曾山同志见到前来迎接一身戎装、英气勃勃的陈大戈时,对她和战友们在短短的时间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迅速恢复巩固了茅山根据地,取得了如此重大战果作出高度评价。用他的话说:“这是同志们坚持敌后抗战,所作出的特殊功绩!”他亲切地告诉大戈,王为雄帶着军部人的民运队伍,也已顺利渡过溧水,正在荡湖别桥一带休整,他让大戈马上前去相会。

  大戈跨上一匹大青马急奔了四十余里地,恨不得立即飞到丈夫的身边。又是近两年的别离不知为雄近况如何?

  到达了民运队伍的驻地。看到了正在忙忙碌碌、满头是汗的王为雄,他刚刚安顿好近千人的队伍。

  为雄其实早已知道,前来接应队伍的地区负责人,就是自己的妻子。夫妻战地重逢,自然十分激动。又是近两年不見,大戈的脸庞显得十分清瘦,为雄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临时的住处是一间刚收拾出来的牛舍,草舍条件虽差,但还算干净。这是曾山同志费了一番的心意,特地安排的,为他夫妻俩相会的住处。

  夫妻俩互相倾诉这别后的离情。大戈才知道,为雄在教导总队己集训了一年多,然后才分配到军部后勤处,当了民运科长。这次随曾山同志行动,趁敌人的包围圈尚未合笼之际,悄悄地跳出了重围。一路上总算有惊无险!把这支杂七杂八的民运队伍,无一伤亡安全地带离了险境,这次行动,充分体现了他的组织能力。谈及一路上危险的历程,为雄望着大戈,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谈到今后的工作时,他无奈地说:“批也被批了,整也被整了!从团一级的軍职干部,被贬为一个民运科小小科长,这都是我自找的。如今旧事不想再重提。只希望大戈从此不再去计较那个不谙世事小小的小播音员,这全是他自己的一时的糊涂。

  大戈安慰为雄:“过去了的事,就不用再去想它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不是个纠缠不清的女人,我可以不计较,但教训你定要牢牢记取,不可以一错再错!不必计较职位的高低,尽力便是。曾山同志说:为雄虽然有些毛病,但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头脑清爽、这次负责带领民运队伍顺利到达苏南,很出色,不容易”。听到组织部长夸赞自己,为雄轻轻地一笑。

  大戈望着为雄深沉莫测的表情,下意识地觉得这半年来,丈夫在变!变得深沉了,但也变得陌生了。夫妻相聚了两天,为雄奉命带领的这批民运队伍,要前去和陈毅、粟裕将军在外线作战的第一支队会合。

  为雄对妻子说:“欠你的实在太多了,心里很明白,我这一辈子也可能还不清啦!为了这场战争,你我聚少离多,过去的我,在你的眼里象一只赶不上架的鸭子。可是只要我不死,总有一天我能变成一只老鹰、一定会一飞冲天!”

  为雄带领民运队伍走了。队伍朝向东方,穿过茅山地区。大戈目送着他的背影远去……

  听了为雄临别时这些伤感的话,大戈细细地辨别、久久地回味,不知道为雄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是想要出人头地,一种含蓄而又张扬的自我独白!多年来他一直很不安于现状,他一心幻想有朝一日,变成老鹰一飞冲天!参加革命动机如此不纯,为雄啊!在复杂的斗争面前,你抱着这种心态实在太危险了!大戈在替丈夫深深地担忧,心里隐隐泛起不详的预感。

  大戈万万想不到,命运为他们安排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前景。这次夫妻离别竟会长达十年。待到再相见时,不论是个人的小家、还是国家,都已是人事全非,换了一片天地。

  1940年7月底,新四军一支队挥戈东进,越过长江直指黄桥。在8、9月间发动了黄桥战役。由于大军东进,苏南的日寇和伪军,对茅山地区根据地的压力骤增,扫荡也更频繁。国民党顽固派也趁机步步进逼。一场更大的反共高潮迫在眉睫。地区党委紧急研究部署对策。此时茅山地区各县的武装力量,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充分体现了这二年来地方建设的成果。根据地军民对敌情反应敏捷,战略上总能够枪得先机。丁文同志的队伍更是出神入化,面对强大的敌人,从容应对。大戈四出奔波,积极开展对社会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为了保卫、巩固根据地,他们活动在辖区的各县之间,使茅山地区根据地,成为苏南的红色模范区。

  在安徽云岭的新四军军部,由于项英同志的决策失当,延误了北撤有利的时机,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机关及部队约七千余人,陷入了敌人重围,暴发了震惊全国的皖南事变。政委项英与参谋长周子昆被害,叶挺将军被国民党扣押,刹时间皖南醒风血雨、日月无光,同室操戈、天地同哀!

  正当大批英勇的新四军战士,惨遭国民党屠杀之时,刽子手们却在弹冠相庆,日寇汉奸更是拍手称快。汪精卫这个大汉奸竟然说:“蒋介石盲目抗战多年,只做了皖南事变一件好事”。

  在重庆的周恩来义愤填膺!在电话之中怒斥何应钦:“你们的行为,使亲者痛仇者快。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们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他怀着满腔悲愤写下了:“千古奇怨,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为江南死于国难者志哀!”发表在1941年1月18日的《新华日报》昭告于天下。正义之声传遍了中华大地。民族败类的血腥屠杀,激发起全国人民的一致愤慨。

  民心不可侮,抗日的决心并不会因此而动摇,陈大戈和她的同志们,在茅山辖区周边各地,四处寻找皖南事变中被打散和受伤的战友。在十余天的时间里,他们多次遭遇敌人突袭。从战火中营救出数百余名九死一生、突出重围的战士。替战友们疗伤,然后送他们安全撤往根据地。

  在皖南事变之前,中央已经察觉到项英同志的错误,必将导致严重后果,委派了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同志前往新四军军部,取代项英的职务。1940年11月7日,在东台成立了华中总指挥部,中共中央任命叶挺为总指挥、陈毅同志为副指挥,刘少奇同志为政治委员。在叶挺未过江之前由陈毅代理总指挥,统一指挥陇海铁路以南的全部新四军和八路军。只可惜,因为项英同志的错误主张,对国民党过度的轻信,给了敌人可乘之机,终于导致了惨烈的后果。当时刘少奇同志化名胡服,在迅速赶往新四军军部即将到达的途中,惊悉皖南事变惨案已经发生!军部已遭破坏。

  少奇同志受命于危难之际,他肩负着收拾残局重建新四军军部的重大责任。在进入茅山地区召集各路支队首长,研究善后工作的时候,陈大戈带领短枪队,一路亲自护送、护卫。在延安总结白区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座谈会上,刘少奇曾见到过陈大戈,听取了上海二次大罢工始末的汇报,对陈大戈有过深刻的印象。

  他惊讶地对大戈说:过去我只听说:你文章写得不错,在上海撰写过罢工宣言!在西安当过新华社的编辑,想不到你这个文化人,能文还能武。居然挎着双枪在茅山地区,指挥根据地军民打起了游击,真了不起!

  丁文同志接着对胡服同志说:“陈大戈同志可厉害着呢!日本鬼子和汉奸们很怕听到陈区长的大名,悬赏五千大洋,贴出告示想买她的人头!”少奇同志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出价太低了!你们可要好好地保护呀!”丁文挺胸朗声应道:“请首长放心!只要有我丁文在,决不让陈区长掉一根头发”!

  不久,传来了新四军重组的好消息。由陈毅同志任代军长,刘少奇同志任政治委员。他们重整旗鼓,汲取血的教训!挥师继续东进北上。坚决粉碎蒋介石消灭新四军的痴心妄想!茅山地区根据地,成为新四军新军部的所在地,东进后是新四军江南的大后方。不久陈粟大军挥师渡江,北上盐城地区,开辟了苏北地区更为广阔的抗日战场。

  茅山地区位于日伪所占据的南京不远的苏南腹地。红色根据地成为日寇的心腹之患。新四军大军陆续过江北上后,敌人多次大规模地进攻茅山根据地。当地民众在地区党委的领导下坚壁清野,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短枪队配合军部留守部队浴血奋战,粉碎了敌人多次猖狂的进攻,茅山根据地象一枚巨大的钉子,牢牢地钉在敌人的心脏。

  由于新四军队伍的不断壮大,保证后勤供给成了茅山据地的中心工作。地区党委决定:将主要干部分散到各县,负责征集粮草给养,支援东进北上的部队。

  军粮是部队赖以生存的头等大事,也成为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焦点。敌我双方都投入了主要力量,在苏南大地上展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军事较量。

  战斗无比的惨烈,敌人组织日伪军、民团,以及各种反动势力,大规模地进行秋季大扫荡,四出抢粮,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茅山地区军民,则采取分散与集中结合的斗争策略,智斗疯狂的敌人。发动群众夜间抢割田里的稻穗,然后隐藏起来。大扫荡的敌人,只看见遍地黄色的稻茎,却看不到稻谷,气急败坏地一路纵火焚烧!苏南大地上燃烧起滚滚浓烟。陈大戈和诸葛慎等一些同志,按照地区党委的决定,组织力量负责抢收秋粮,坚壁清野。他们与当地军民昼伏夜出,与敌人顽强地周旋。

  很不幸!大戈在一次穿越敌人封锁线的时候,意外地遭到敌人的伏击,不慎落入敌手。丁文得悉后,率短枪队立即赶赴救援,但为时已晚。

  这批敌人是一支十分反动的汉奸队伍,抓到大戈后如获至宝,他们把大戈押入当地的一座祠堂。

  大戈当时用以伪装的身份,是一名中学教师。她身穿淡青色旗袍,戴一副金丝边的近视眼镜。敌人根据情报可以确认,被捕的是共产党的重要干部。但并不知道她确切的身份。敌人开始了严刑逼供。

  在祠堂里,还关押着一些当地的干部和群众,残暴的伪军用麻绳捆住大戈的双手,吊在高高的房梁上,用皮鞭抽打了整整一个晚上。逼问短枪队的去向,但一无所获。

  第二天,又使用老虎凳,还用阴沟里的臭水灌入她的嘴与鼻,用皮靴踩她的肚子,千方百计地企图迫使大戈就范。但是敌人的暴行都是徒劳的,她拒不开口,在她的身上又找不到任何证据,也无法确定她的真实身份。

  敌人以种种酷刑、无所不用其极,对付一个一米五十多文弱的女子,却始终撬不开她的嘴。他们迫切想从她口中得到短枪队和陈大戈的去向,敌人万万想象不到,站在眼前的人,就是他们悬赏想要捉拿的陈大戈。

  落入敌人手中,大戈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在受刑中,她多次昏死过去,又多次从撕裂般极度的痛楚中苏醒过来!她咬紧牙关默默无言。以沉默来藐视这这群畜牲。她的双手被麻绳勒得可见白骨,灌进肚子里的臭水混和着鲜血,从口鼻中喷射出来!上过老虎凳的双腿钻心地疼痛。

  如此惨状!令周围的伪军士兵惨不忍睹,纷纷地转过头去。到了第三天,敌人

  把在押的七、八个人五花大绑。赶出祠堂,靠在祠堂外斑驳的围墙边,排成一行。他大声叫嚣:陈大戈在哪里?武工队短枪队在哪里?我给你们最后三分钟!再不回答?机枪伺候!现场鸦雀无声……

  时间到!喊声刚落、他手一挥!机枪开始了疯狂地扫射!被绑着的人们一个个贴着围墙应声倒地。喷射而出的鲜血,顿时染红了整面墙壁!枪响过后场面一片死寂。

  机枪的子弹却绕过了大戈的头顶,在墙壁上方划了半个弧形,墙面的砖屑悉悉索索地撒落在她的头上、脸上和身上……

  据围观在场的许多百姓事后叙述:机枪扫射前后、陈区长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的变化,她只把头轻轻地一摆!抖落了头发上的砖屑,微微地扬起头,平静地望着树枝上那一群——被枪声惊、起远远飞去的小鸟……

  她身上己被撕烂、淡青色的旗袍上斑斑血迹,经受过酷刑的身躯,无力地依靠

  在残破的墙面。她既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那种英勇就义的姿态。但她不怒自威!神态自若、视死如归地藐视着面前的敌人。

  在场牺牲的人群中,有乡村的干部、也有当地普通的基本群众。面对凶残敌人的枪口,他们宁愿慷慨赴死,没有一个人出来指认他们的陈区长。这是一群任何敌人也不可战胜,宁死不屈的中国人。

  区长陈大戈的被捕,对于茅山地区根据地,是十分沉重的打击。短枪武工队在丁飞队长的带领下组织营救,他们袭击了这支汉奸部队!黄麻子饮弹毙命,战斗打得异常激烈!但由于日寇大部队的增援,抢救未获成功。

  第二次,短枪队越过溧水进行偷袭,不慎被敌人发现,鬼子集中了火力封锁江面,游在江心的丁文同志不幸身中数弹,他以衣袖裹面,沉入江底壮烈牺牲!短枪队在连续的营救战斗中损失惨重。

  面对如此激烈的攻击战,胆怯的敌人心生恐慌,担心新四军的主力部队会前来参战,于是仓惶撤逃。同时也被证实,这个女共党的来头不小。敌人在逃离前,徒起杀心,他们挖了一个深深的土坑,把大戈扔进坑里“活埋”!当一掀一掀的泥土,直埋到她的胸部时,被闻讯赶来的日军翻译官所阻止。把大戈从土坑里拉上了囚车,押送到金坛县伪政府的地牢之中。

  金坛县伪县长姓马,此人知道对付共产党,采用简单强硬的手段不见得有效。于是他用软硬兼施的手法,进行攻心战。

  他亲自出马,前去地牢探视,假猩猩地为大戈察看伤势,表示他十分地同情。他大谈其家事、国事。诉说自己不得已而寄人篱下,并非甘心情愿做卖国的汉奸。他搬出一套汉奸哲学,标榜汪精卫才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他是出于对老蒋排除异己的不满,才走上曲线救国的道路等等。希望能得到她的谅解。他还大骂老蒋不仁不义,竟然狠下毒手,背后下刀子,残杀抗日的新四军。显得他深明大义,十分爱惜人才。他以一派混帐逻辑, 劝说大戈要识事务,珍惜生命,不要浪费大好青春。奉劝大戈改换门庭,共同合作反蒋。大戈根本不予理会,冷眼以待,以不变应万变。

  地区党组织见二次袭击营救不成,变换了策略,派出白皮红心的同志,利用埋伏在敌人中的内线,去游说姓马的县长,劝他认清形势?要他为自己留条后路。同时通过一名狱警,把外面的消息转告狱中的大戈。

  大戈得悉丁文同志为了营救自己,已英勇牺牲!心里悲痛万分。她托付来人带出血书,请党相信:她不会辜负党的培养和同志们的信任,定会与敌人战斗到底。决不能再连累组织和战友们,千万不要为了营救她,再作无谓的牺牲。她已经作好随时牺牲的准备!

  这位为她通消息的狱警,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看守,他被浑身是伤,视死如归的大戈所感动,对敌人的残暴虐待、倒行逆驶,心生反感,主动暗暗地去照料关在地牢里的大戈。此时,大戈上过老虎凳的双腿,肿得又粗又亮,已经无法站立。老看守用二斤多炒热后的粗盐包在棉布里,每天带进地牢替大戈擦拭双腿,为她消肿,还用土方、草药,治疗发炎流浓的刑伤。

  他告诉大戈,自己有个儿子,也参加了新四军的地方武装。所有的老百姓都支持新四军打日本鬼子。他和老伴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们全家人每天都在祈求佛祖,保佑她的平安。

  一天的夜里,遍体鳞伤的大戈,躺在地牢的泥地上动弹不得。但脑海里不停地在回顾自己年轻而短暂的一生。她特别思念几个不知生死的儿子和年迈的父母。思念随军北上的丈夫,不知如今在哪里?

  往事,一幕幕地在她的眼前闪过……仿佛又出现与丈夫,在上海、在西安、在延安、与她携手共进的种种景象。在那风雨同舟的战斗岁月,共同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回顾自己这三十年的人生经历,觉得活得很充实、也很丰富。能杀敌报国,为国捐躯!很有意义。这样死去,死得其所!所以她的内心十分平静。

  夜半时分,地牢的铁门突然哗的一声被打开。随着一道手电光的移动,一双军用皮靴渐渐走近,一个身影来到她的身边。

  来人是个年轻的军官,戴着一付黑边框眼镜,就是那天阻止伪军活埋她的汉奸翻译官。此人弯下身子用手电自上而下地照看大戈的伤势。突然他用低沉的声音毫不置疑地说:“你就是鬼子悬赏五千大洋,茅山地区鼎鼎大名的陈区长、陈大戈!我还清楚地知道你的出身和来历。久违了!陈祥云小姐”!说完他露出浅浅地一笑。

  大戈听完此言大吃一惊!“陈祥云”是她曾在大夏大学使用过的三姐的名字。除了大夏的同学,其他人是无从知道的。而眼前此人在敌人多次逼问口供时,似乎也曾在场,可他既然知道我的来历,为什么不在当场指认呢?大戈不由得陷入沉思。

  只听此人接着说:“陈小姐你不用吃惊!敝人姓楼,我的弟弟楼某是你大夏的同班同学,也是你忠实的崇拜者。我从日本留学回上海,曾多次去过大夏,也曾见过你。当时你是大夏校刊的主编,我还拜读过你的大作,文笔精彩,印象很深!因为日语是我的专长,虽然当了日本人的翻译,但是我并没有忘记,自己还是一个中国人,请你可以相信我的良知”。

  倾听着此人的这一番话,大戈心中细细地回想起来,在大夏确实有个姓楼的同学,此人生性腼腆。但对这位自称是他哥哥的人,却毫无印象,只能将信将疑。

  此时大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完全暴露。既然如此,无非就是一死。倒可以更加坦然地面对眼前的一切。她回答说:“希望牢牢记住,你刚才说过的这番话,请别忘记自己也是一个中国人”!

  由于大戈的态度以及她身份的特殊,姓马的县长在关押她一段时间后,决定将她移送南京日本人的特务机关。

  为了避免短枪队的袭击,不敢明目张胆地押送。而是绑住大戈的手脚,盖上被子让她躺在担架上。用一辆汽车派楼翻译官带几个穿便衣的士兵秘密押送,直押南京。据说这也是楼翻译官的主意,准备绕道而行,避开茅山游击区。

  佛晓,汽车行进到中途僻静处,停了下来换乘大车。楼翻译扶起大戈为她松了绑,道声:“陈区长,你受惊了”!

  大戈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所震惊!楼某接着说:“我和这几位兄弟,考虑再三才想出这个办法。决定在途中营救你,请告诉我们!应该把你送往哪里?大戈努力平息自己激动的心情,告戒自己决不能轻信,必须迅速作出判断。

  楼某见她心存疑惑,便诚恳地对大戈说:你一个瘦弱如此的女子,为了抗日救国把生死置之度外,经受如此酷刑!我们这些堂堂的七尺男儿!于心何安?我们几个生死弟兄决定冒死相救、完全出自一片真心,望勿生疑!态度显得特别诚恳。

  面对这种场面,在庆幸得救的同时,大戈提醒自己!千万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眼前对敌斗争的形势严峻又复杂,敌人有可能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办法,千方百计想要寻找党的地下组织。想到这里,她决定自动切断与组织的一切联系。

  于是对楼某等人道:大恩不言谢!承蒙各位义士伸出救援之手,我心中万分感激!钦敬不已!如今连我也不知道该往哪里去?这样吧!在下刑伤在身无法行动。请把我送到附近的村落,托付给各位信得过的人家,且去养伤。我不能再拖累你们各位了!抗日救国人人有责,只要诸位兄弟有心抗日总能会有机会。

  楼某与他的一班兄弟商量了一番,就按她所说,送她到当地一家村民家中,楼某想得很周到,临别时,留下了治疗刑伤的药品、纱布和一些营养品,才挥手作别。

  这里的村民几经周转,把大戈象接力棒似地,转移到隐蔽的安全之处,请当地的土郎中替她疗理刑伤。

  这个姓楼的人,此后自动脱离了汉奸队伍,数月后大戈的伤势稍有好转,他还亲自护送大戈到上海。把她交给陈家在上海的亲戚,才拱手作别。

  据说抗战胜利后,此人去了马来西亚。大戈因刑伤,伤及筋骨也伤到肠胃,在上海休整一段时间后,由亲戚护送,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浙江绍兴东湖的老家。

  四

  已是1943年的春天,乍暖还寒的时节。大戈身穿黑色呢绒大衣,一头披肩长发,拖着尚未痊愈的一身刑伤。在亲戚的陪同之下离开上海返回家乡。

  汽车停在绍兴城东,昌安门外的五市门码头,换乘乌蓬船,从水路顺流而下可直接到达东湖乡塘里陈。

  江南水乡河流四通八达,民居大都依水而建。那时侯乘船是当地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大船可以坐近二十人,有四个或六个船工摇橹,船行速度甚快。逆流时船工们还会跳上岸去背纤。从绍兴城到平水镇,一天可以来回四次,当地人称作“四汏头”。好比如今城镇间行驶的公交班车。

  乌蓬船是绍兴特有的小划船,只能坐三四人。船体修长,船头高高翘起,拱型的船蓬用竹篾包上棕叶精心编织,外面用桐油加黑漆涂抹加固,乌蓬漆黑发亮,可以防晒,又可挡风避雨不会漏水。

  小船俗称“脚划船”,船夫头带乌毡帽,身背依在竖着的靠板上,掖下夹着的一片掌舵的小桨,叼着烟嘴哼着山歌,双脚悠然自得地踩住桨把,脚在一缩一伸间,推动着小船前行。轻巧的乌蓬船十分灵活地穿梭于水乡、河网之间,十里水路,个把小时便可到达。这种古来有之的传统、典型的乌蓬船。如今已经成为绍兴水乡旅游,特有的乡土景观。大戈手扶着船沿,端坐在船仓中间的草垫上,凝望故乡两岸的景色,远处高高的香炉峰,还是那样的端庄神秘,河水还是一样的清澈见底,只是穿越桥洞时,两侧的石逢里长出的青苔,使得这座古老陈旧的石桥,显得更加苍老。

  河岸上的树木、河边的水草,都已郁郁葱葱,她离家多年,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依旧十分熟悉。

  我回家来了!这里的江南春色,与陕北的黄土地,与苏南被战火烤焦的拉锯战场,形成了强烈反差。这里虽然同样也是日寇的沦陷区,却见不到纷飞的炮火。日寇的罪恶与战争,被这里的自然条件、特殊的地理环境所掩饰。

  浙江激烈的战场,东移在慈溪、宁波、新昌、余姚、曹娥江一带的四明山地区。那里活跃着一支由谭启龙等领导的浙东抗日游击队。他们具有多年丰富战斗经验,一整套机动灵活的斗争策略,四方御敌、八方出击!与装备精良的日寇、伪军周旋。特别被当地百姓称颂,神出鬼没的“金萧支队”,更是使日寇防不胜防。他们游曳于外线, 在敌人背后穿梭作战,沉重地打击敌人!四明山游击区牵制、吸引了江浙二省相当数量的敌人,有效地配合新四军主力去开辟苏北战场。形成声东、伐北,互相呼应的战略格局。使绍兴这座偏西的古城,处于战火中心之外,免遭炮火蹂躏。

  沦陷多年的城乡,已经很久不闻喧闹之声。典型的民风习俗,前清以来代代相传的社戏、庙会,也大都偃旗息鼓。人们渐渐习惯于沉寂,在沉静之中,却暗暗地传递着抗日战场的各种信息, 于无声中闻惊雷!人们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支援那些正在与日寇搏杀的新四军和游击队……

  船靠岸了,船家收起了足桨,乌蓬船停在陈家新宅门前的临河石阶。大戈登岸,拾级而上。久违的家到了!这里是生她养她的故土,如今却显得既亲切又陌生。大约在五年前的一个傍晚,她曾抱着新生的婴儿回家。那时她重任在身、行色匆匆,把孩子托付给母亲后没有惊动亲友乡里。这次回家的感觉与上次大为不同。她走上青石坪站停身体,细细打量四周熟悉的一切。左侧通往河对面的小桥,不知何时毁坏了,乌黑的大门上油漆已经斑斑剥剥。黑白分明的围墙、墙面也开始片片剥落。

  “四小姐回来了!”门上的瑞生扬声吆喝!只听见大门里,一声接着一声传呼由近至远地回响。了无生气寂静的大宅院,仿佛顿时清醒,里面开始人声传动,不一会儿,陈家三房亲属陆续跑出大门,满怀好奇地迎接离家多年,了无音讯,又突然归来的素怀小姐。人们七手八脚地替她拎皮箱、簇拥着她进了台门。

  二房住在第二进,二进正堂外,是两排居室和二厢楼房。在正堂的大厅,陈老先生和李老夫人已在起身等候。一见到如此模样的爱女,不禁老泪纵横。女儿不仅面黄肌瘦,倦怠不堪。显然还身患重疾、没有了往昔白晰饱满的模样。大戈强打精神,向二老请安,并向各房长辈致意问好。这是陈家世传尊重长辈的礼节。陪同大戈返乡的是在上海经商的大姐夫,他向二老讲述了妻妹的伤情,二老痛惜不已。紫仪老先生当即派人,去请专治伤科的名医前来诊治。大戈双腿的红肿尚未消退,不能直立、行走困难。受伤的筋骨没有及时治疗,一时难以复原。灌过辣椒水和阴沟水后,她的肠胃受到严重损伤,一吃东西就会呕吐、腹泻不止。头部因受到过撞击,经常会突然昏晕过去。此时她的体质非常虚弱。

  由于身处极端紧张的战斗环境,生命之弦长时间绷得很紧,一旦回到了父母亲的身边,身心突然松弛,浑身就象泄了气的皮球,她两眼一黑,瘫倒在椅子上……当她清醒过来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一大一小两个儿子。作为母亲,这些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孩子,一直为不能亲手抚养他们而内疚。一股母性情怀和无限的爱意涌上心头!她急切地问母亲和周围的亲人:“我的两个孩子呢”! 四周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她的长子馨儿,异常聪慧,从二、三岁起,外祖父亲自教导他识字、练习书法,六岁就会背颂唐诗,会给妈妈写信,字迹端正、文理通顺。是个人见人爱的乖孩子,人们都对他寄予厚望。不料七岁那年得了恶性疟疾,孩子浑身抽搐,请来的庸医误诊为伤寒,错用了药方。回天乏术,孩子就此夭折。老两口伤心不已!不敢写信告诉女儿,一直隐瞒至今。此刻的大戈,得此恶耗!悲从中来!她自责、心疼、内疚——伤心不已……

  “可怜的孩子啊,是母亲我对不住你啊“!

  这时候,只听得有人在喊:“来了!来了!”从门外一阵风似地跑进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他闯进大门,站在高高的门坎上,大声嚷嚷:“我的姆妈在哪里?我的姆妈在哪里?”

  他睁大那只斜视的大眼睛,在大厅里搜寻,目光停留在椅子上这个陌生女人的身上。他上下打量,审视了好一会儿,只见那女人慢慢地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对自己张开了双臂。他禁不住“哇哇”地大哭起来!一纵身扑入母亲的怀中。

  “你,你……真是我的亲娘呀!”孩子昂起了头,睁大了泪眼,端详着眼前的陌生人,似乎还不相信。这就是他从未见过的母亲, 他稚气地反复问道:“你真的是我姆妈吗?我一直在等你呀”!这时候的大戈,眼泪再也禁不住,滚滚而下,滴落在孩子的脸上。这就是她最小的孩子云儿啊!

  此刻,孩子野性十足的气息,如同一股暖流,注入了大戈饱经风霜的身心。她把脸紧紧地贴在孩子的小脸上仔细端详,她发觉孩子的右眼有些异样!站在一旁照看孩子的女佣,王妈赶紧解释原因:原来这孩子从小顽皮,与其他的表兄弟不合。在陈家大宅院里别的孩子,人人都有爹妈疼爱,唯独他是一个没有父母的外姓人。外公、外婆毕竟年迈,把他交给女佣王妈照料。孩子自幼孤独不喜欢呆在家里,乘人不备时常溜出家门,宅外他有自己的玩伴。

  在宅院的隔壁,有一家豆腐店,店主人养了一对看家的大白鹅,已经十来年了,长得又高又大,与云儿特别有缘,大白鹅是他从小的玩伴。三、四岁时他还可以骑在大公鹅背上戏耍。但是他一年年长大,随着体重慢慢地增加,到了五岁时他还常去骑鹅,大白鹅实在太老,经不起他的重压,被他压死了。说来也奇怪,公鹅死后,那只母鹅便不吃不喝,二天后,它也随之殉情而去……

  这下可闯下了大祸 ! 豆腐店老板大吵大闹!把两只死鹅,扔在了《介丰》宅院的正厅。外祖父不得不高价赔偿,才平息了这起“白鹅”事件。这个闯祸的小祖宗,难免受罚。被王妈狠狠地打了一顿屁股,孩子受到了惊吓,当天就发高烧,数日不退,只能老老实实地躺在床上。王妈也因为此事受到老东家的责怪。一时生气,对病中的孩子疏于照料,幸而孩子体质不错,七八天后慢慢地康复。因长时间侧卧右眼睛固定地看着天窗,到退烧下床时,才发觉孩子的一只眼睛斜了!颈部也因为高烧,长出了好几个淋巴结。

  家里的佣工们,把二只死鹅洗净,煮熟后美美地分而食之。王妈用煮鹅的汁汤下了一碗面条,端给生病的云儿,那知孩子只喝了一口汤,便喷吐不已。“白鹅事件”后,他常会从梦中惊醒!吓出一身冷汗!梦里常被一群大白鹅紧紧地追逐!在他幼小的心中,永远 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云儿斜视的眼,深深地刺痛着母亲的心。因为长年从事革命,她生了四个孩子,而自己无力照顾。馨儿和小丁夭折、阿苏已不知下落。这个云儿,是她最小的唯一的孩子,小小年纪就遭此不幸!她内心充满了自责。

  她默念道:孩子啊!我们不用怕!你要快快地长大啊!

  待伤势稍有好转,大戈已能够自己行动,便执意要搬出这座新宅大院。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之中,她养成了自立的生活习惯。已不能适应大家庭中三姑六婆的是是非非、熙熙攘攘的寄居生活。她看中了那所一直空关着的老宅,那里干扰少、环境幽静,适宜于调养身体。决定带着儿子出去,过自己的生活。父亲了解女儿的心意,便立即派人前去清扫。

  老宅虽旧,但生活的起居用品一应俱全,屋前有半亩多的一片空地,因多年无人打理,长满了杂草。四周高高的围墙与外界完全隔绝。老宅右侧隔壁的是《介丰》制酒的作坊。屋后有一片竹园。酒坊地下是百余年的大酒窖,封存着数十年来的老黄酒。由于连年战乱,酒坊只在农闲时节制作新酒。年产十几大缸(当地称七石缸)酿成的新酒装坛入窖,换出陈酿的老酒供应在苏、杭、上海等地的几处老字分号。《介丰》陈年老酒销量依然不错。但由于陈老先生年迈力衰,后辈们大都外出求学,从事所学专业,对祖业缺乏热情,《介丰》酒业后继无人。日渐衰败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酒坊隔壁是长工和制酒工人居住的一排平房,《介丰》的工人中有居家的长工(当地人叫长年)和应时应节的短工。工人们就都住在老宅的那排平房里。

  长工中有一个看护新宅,负责挑水的长工叫端生,已经五十开外,他为人敦厚忠实,没有家室,父母曾经都是《介丰》的老佣工。他自小生活在陈家大院,从年轻时就跟随着紫仪先生,深得《介丰》上下人等的尊重。领头的长年是一个叫阿新的青年人,他年轻力壮,聪明能干,很得人心。他钦佩敢作敢为的四小姐,空闲时会帮助大戈母子干些杂活,还常把云儿扛在肩上四出玩耍。另有位长年叫阿文,头上有癞疤,人们叫他癞头阿文。这个阿文没有文化,但遇事肯动脑筋,点子特别多。在酒坊中管事的叫阿尧,读过几年家塾,能写会算,是农村中的小知识分子。在长年中他最年轻,也最机灵。应时在酒坊制酒的师傅们,各自有家,时聚时散,来去自由。

  《介丰》有良田百余亩。自从推翻满清王朝之后,《介丰》的佃农实行二五减租。佃农租种《介丰》的田,年产的稻谷,五成归己,五成交租。勤劳的佃农们、制酒的师傅们,空闲时经常与长工们聚集在一起,喝喝老酒谈谈“山海经”,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

  大戈经常同他们谈天、聊家常。丝毫没有小姐架子,大家对介丰“四小姐”都很熟悉,在日常的交流中无话不谈。大戈向他们介绍大江南北,翻天覆地的外面世界、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讲述八路军在华北平原,新四军在长江两岸,狠狠打击日本鬼子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她用通俗的语言、含蓄的表达方式,激发周围农民和长工们的爱国热情,灌输抗日爱国的民族意识。她把什么是社会的进步力量,什么是社会的反动势力,表达得清清楚楚。这几位年轻长工,在后来的解放初期,都成了土地改革的骨干力量。阿新和阿尧等人,成为当地农村中的基层干部。王妈的儿子在1944年参加了四明山游击队。

  在家赋闲不久,父亲紫仪老先生推荐女儿,创办了东湖乡私立德星小学。这是一所乡办正规的完小,聘请了二位女教师。小学的前身是陈氏家族里的私塾,学的是“之乎者也”的老八股。改成新学堂后,面貌焕然一新。大戈办学自编教材,学生们有声有色地高唱流亡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和岳飞名悲壮的满江红……用歌声启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这所小学很快受到乡里民众的欢迎。

  云儿每日清晨鸡鸣必起,梳洗后按例去外祖父的书房,晨读约一柱香的时间。由外祖父亲授:文字诗词、学习伦理道德、讲授传统礼仪。依天性,云儿却是一个放任、不愿受约束的孩子。幸而每天只有一柱香的时间,他必须在老外公的眼皮子底下老老实实的读书,描红、写字、背诵三字经等这类十分枯燥的文字。但这孩子记性好背诵唐诗宋词,只要听上几遍,就会学外公的模样,摇头晃脑地朗朗上口,背得一字不漏,深得老人喜爱。表现好时还会得到一些诸如甜瓜、糯米糖之类的嘉奖,不用心时就会在外婆的神堂前罚跪。

  一柱香后,出了外公的书房就是他的天下。抓蝈蝈、挖蚯蚓、上树掏鸟。溜到大樟树下,去找放牛娃玩耍、在青草地上翻筋斗、扮山大王,都是他的拿手好戏。玩够了,肚子饿了,就奔回家讨吃的。

  云儿最亲近的人是外婆,不仅因为外婆最疼爱他,外婆还是他的保护伞。即使在罚跪的时候,也不忘替他垫上厚厚的蒲墩(草编的圆垫子)。更觉亲近的是,外婆有许许多多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有天上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传说中的沉香劈山救母;还有东湖望娘滩乌龙升天的故事等等。最最难忘的是《陈介丰》老祖宗发家创业的故事:

  早先,塘里陈的陈氏一族,在明、清二代时出过不少达官贵人,有做过天官和御史的、也有中过进士、入过翰林院的,世代以官宦传家著称乡里。不料到了咸丰年间族里出了一个朝廷的叛逆。此人对寒窗苦读不感兴趣,更对入仕做官心生反感。年纪轻轻就离家外出,游历在湖广两地做丝绸生意。后来居然投奔了长毛太平军,转战于大江南北。七、八年后,步步升迁,成为雷王麾下一员专管钱粮的头目。为了不连累家人,他曾一度改名换姓。太平军战败时,为了不让清兵得到他专管的金银财物,他率领手下士兵将这些金银打包后,沉入湖泊之中。据说当年清兵杀红了眼,大肆屠杀太平军,鲜血把湖水都染红了……

  正值隆冬腊月时节。他机敏地躲在关帝庙的房梁之上,居然逃过一劫。清兵退走后,他央请当地村民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在夜深人静时趁四周无人,他便设法破开湖面的薄冰,跳入冰冷刺骨的湖水中,捞起一大包沉在湖底的金银细软,连夜赶回家中。由于受了入骨的风寒,加上身体极度地疲乏,他得了重伤寒,一病不起。临终时,把这些财物的秘密,告诉了家人并留下遗言:“这些财物是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保存下来的。用以置办实业,把经营所得,用于赈济灾民以告慰在天之灵”!

  他的后人,聘请了酿酒师以特制的工艺,用他的名号开设了《介丰酒坊》,酿造出优质的绍兴黄酒。数十年间,积累起大量资金,富甲一方。每年的年关时节,《陈介丰》施米、施粥、施衣、施被,救济贫困乡里。方圆数十里内,普遍受到人们的尊重。

  外婆李老夫人,出生于名医世家,颇通药理。她用各种不同的珍贵中药材,配制膏方、浸制药酒。常年施药给四方邻里。

  外公、外婆二老言传身教,不仅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注入了传统的道德情操,更让孩子自幼养成与人为善的拳拳之心。大戈很了解自己的父母,有心让孩子尽可能地多与二老相处,学习做人的本份,多接受一些传统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道德教育。

  母子二人迁入老宅后,开始了相依为命的生活。大戈带领孩子开垦屋前那片荒芜的园地。除草、翻土、浇水、施肥,种上各样蔬菜和瓜果。六岁的孩子个子矮,把扁担顶在头顶和妈妈一起抬粪桶。经过辛勤劳动,地里长出了绿油油的秧苗。大戈及时教育儿子,只有用自己的双手、汗水和劳动创造的成果,才是最最宝贵的。她要孩子自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到了收获时节,每天清早,母子会亲手采摘新鲜的蔬菜,如:黄瓜、茄子、豇豆、青菜等,装上一竹篮,让孩子送去给外婆尝鲜。陈老先生每月会派长工送来三斗大米。母子吃剩的米,可以到河边的卖鱼船上,换回一些鱼虾改善伙食。

  老宅屋后的竹园,每到春天会长出许多鲜嫩的竹笋。竹园的后门外是牛舍。放牛的孩子是新宅女佣莲生嬷嬷的儿子,父亲早已亡故。他会爬树、掏鸟窝,还会下河摸鱼,能识各种野菜,区分各种可以食用的菌类,是云儿的大玩伴。他教云儿学爬树、学游泳,大戈给孩子制定锻炼的计划,每天要云儿必须从小河两岸游三个来回,她要把儿子培养成体魄健壮的男子汉,长大以后,她要把一个健康的儿子交到丈夫的手里,交给她日夜思念的部队。

  空闲时,她紧闭前后大门,在家里教孩子唱革命歌曲如:抗大校歌、新四军军歌,孩子最激动的是那首“少年先锋队队歌”。

  大戈吟唱的歌声,低沉、悲壮、激昂……

  炮火连天,响!战号频吹!

  决战在今朝……

  我们少年先锋队,整齐步伐上前线!

  用我们的刺刀、枪炮、头颅和热血!

  用我们的刺刀、枪炮、头颅和热血……坚决与敌决死战!

  还有那首“大刀歌”: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孩子虽然还不太懂歌词的全部意思,但从母亲铿锵有力的歌声中,所表达的激情与向往的神情,给孩子幼小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他似乎能够领会歌曲中,并发出来激荡人心的气势!是一种强烈的民族情感!这对于孩子的一生,具有难以磨灭的影响。母子二人在这高高的围墙之内,忘情地歌唱!满园的春色,使这一座古老的住宅,平添了勃勃生机,在轻风中摇曳的那些刚破土而出不久的绿叶、枝头雀跃的小鸟、也都沉浸在雄壮的歌声之中……

  大戈微微闭上双眼,她的心已经飞向炮火纷飞的抗日战场。她在深深地思念那些牺牲了的战友,和仍在浴血奋战的同志们。她回想起在上海、在西安、在延安、在江西、在茅山地区、在各地经历过的那些难忘的战斗岁月。她更挂念跨江北上后失去联系的丈夫。她紧紧搂住云儿,无限疼惜这个至今还未见过父亲的孩子。

  她喜欢听儿子用稚嫩的声音背颂唐诗。最使大戈动容的是一首古诗,她让儿子重复吟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孩子不理解就问妈妈:“黄莺的叫声多好听啊!为什么要打它呀?”大戈回答道:“诗里的打是赶走的意思。天刚亮黄莺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吵个不停,它吵醒了妈妈的梦。妈妈就看不到在远方打鬼子的爸爸了!”听孩子吟颂这首怀念亲人的古诗,真切地表达了她思念丈夫的心情、同时还盼望自己能够早日重返抗日的战场。

  那一年,王为雄自溧水夫妻分别之后,在思想上、工作上、乃至个人的情感生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变得复杂了,随着姓名的改换,从此不再单纯。

  与民运队伍随大军渡江北上盐城,汇入了陈毅和粟裕的第一支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命运又一次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在苏北盐城,邂逅了在云岭时的小情人林某,1939年他曾介绍林入了党。这几年来,林对他一直旧情未了。如今他妻子留在苏南敌后,环境险恶、生死未卜。何况他不是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情欲的人,而此时的林,正当豆蔻年华,寂寞难耐的他,禁不起她的诱惑,他抱着往常那种逢场作戏的态度,又一次放纵了自己,俩人开始重新交往。林虽年纪不大,却很有心计,她可不想长此以往,与她同时入伍的一些同伴,大都已纷纷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她也需要终身依傍,也要找她永久的归宿。她暗自决定:即使不择手段,也要替自己物色一位出色的,将来能够依靠一生的丈夫。

  特别是她的同窗密友张茜,正在与陈毅将军热恋,即将成为陈将军的夫人。另一位战友嫁给了陈老总的爱将叶飞将军。原先是项英夫人的李幼兰,项英在云岭牺牲后也已改嫁,成了张爱萍将军的妻子。林兴奋地告诉为雄,她可以设法通过那位密友张茜,推荐他与陈毅将军结识,凭为雄的学识、才干,定能得到陈老总的赏识,复职、升迁、乃至重用都指日可待。对为雄而言,说实在,这是何等难得的机遇,这无礙是一条可以通往他理想与抱负的捷径。他的心动了……

  为实现梦寐以求的政治抱负,他把妻子的告诫、十年的恩情,完全置之于脑后。他清楚地知道大戈的个性,她九死一生、浴血奋战在敌、我、顽三方拉锯式的苏南战场。战斗十分残酷!他料想妻子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一向自叹怀才不遇、难以施展抱负的王为雄,不想错过这个从天而降的大好机会。

  林的条件是:必须答应正式娶她为妻,她不愿再偷偷摸摸地,做见不得光的露水情人。否则她会向陈毅将军告发他“玩弄女性”的一贯恶习,让他永无出头之日!面临如此的抉择?在娇嗔、诱惑与不断威胁,双重压力的作用下,结局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林某的神通果然广大。她真的通过密友的关系,将王为雄引荐给陈毅司令员。

  分析王为雄当时的心态:背弃承诺、抛妻别子、割舍与大戈的十多年夫妻情分,去与这个很有心计的小女人结合,反反复复,他有过十分激烈的思想斗争!然而他权衡了利弊得失之后,下决心要改变目前的处境和自己的命运!在这个小女人委婉的促使下,他走近了陈毅将军,也为自己种下了苦果。

  新四军军部重组后,陈毅司令员任新四军代军长统率江南指挥部。王为雄以他的才干,很快便得到了司令员的赏识,成了指挥部的秘书,并深得司令员信任和器重。工作积极主动,在文化艺术方面与陈司令员志趣相投,两个文人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的语言,在军事谋略方面,也颇有见地,他象是一只被困缚得太久的苍鹰展开了双翼……

  他大胆地向陈毅司令员建议:从实际出发,江北敌伪势力较弱,施展回旋的空间较大,迅速挥师东进北上,前去开劈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正值期吋。他的建议得到司令员高度赞扬。大军过江后委以重任,出任苏中区党委城工部长,组识领导江南地区,敌后的军事情报工作,配合军事斗争,据陈安羽同志回忆:1943年王为雄组织、策动汤景延部打入南通敌占中心区策反八、九个伪军据点同时起义!并诱杀了一批汪伪的特务与汉奸,粉碎了日寇的一扫荡计划,巩固了苏中抗日根据地。王为雄以他的才学与潜能,赢得了陈老总的信任。

  自参加革命多年以来!他一直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一飞冲天,成为出色的军事干才,可是长期来浑浑噩噩、有志难伸!磋跎至今……

  他想起当年在南京时,曾去夫子庙看过相。那看相的说他,面相不错,但“为雄”这个名字“鬼气太重”有碍于前程?

  他不愿再回顾往事。一心想忘却过去所有的一切!他信命。于是他想到了必须更名!经过反复思量,终于想出“徐、平、羽” 这三个极富想象力的字来!组成了此刻与将来用以代表他全新形象的大名。恰似一羽高翔在长空的苍鹰

  据说:陈老总对他这个全新的“大名”也很是赏识。赞道:“徐者,徐徐也!平羽嘛?平平舒展双翅,背负青天、俯瞰大地。恰似一羽冲霄的雄鹰、名字气魄不小啊!改得颇有诗意”! 我听说蒙古人崇尚长生天,崇拜天上的雄鹰。这也许是你身上具有的蒙族血统,民族传统意识,潜在的反映。

  能得遇陈老总慧眼的垂青,能在陈老总的身边“新生的”徐平羽在自鸣得意之余、认为自持其才,定可以施展其,已积数年之久、深藏于胸的那一番政治抱负。于是他定下了决心!以更名为契机,他要彻底地切割自己的历史,大胆地“剥离” 所有与已往接触过的人、与所有的事。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告别过去!踌躇满志的他,重新开头再重塑造自己,力图创造全新的生活!

  从此,王为雄这个名字,连同他的过去一起“隐入了他的历史”。与林的暧昧关系也就渐渐成了公开的秘密。志得意满的王为雄沉浸在自我满足的状态之中。

  但在那时候,他要想与林公开结婚,大戈仍是最大的障碍。好在陈毅过去在南方打游击,新四军建军后,又一直同粟裕将军在外线作战。并不了解王为雄原来的婚姻状态。虽然陈司令知道在茅山根据地有位能文能武,主持地区工作的年轻女区长。但他没有把这个女区长与王为雄二者联系起来。更不知道他俩竟然有着多年的婚姻关系。

  某一天,从苏南传来了恶耗!茅山地区的陈大戈,已在溧水壮烈牺牲的消息!若在过去,为雄惊闻此讯,不知道会有多么悲伤?虽然此时他内心也甚觉惨痛!但更多的却是内心的愧疚!在心理上他下意识地,居然产生出摆脱了束缚后,一阵阵轻松的感觉。大戈的“离去”似乎早在自己的预料之中。一切都已“事过境迁”。

  如今有了陈司令员与他的夫人作伐,自己与小林的结合看似已无障碍,不应该再出现太大的麻烦。此时了解他与大戈关系的曾山同志去了山东,机会十分有利。

  为以正视听,出乎政治与前途的双重考虑,他在无形的压力与诱惑之下,想出了一个移花接木的好办法:借自己赴苏中行政公署任秘书长之便,抽空赶去苏北老家,前去逼迫发妻丘红“离婚”。原想凭着一纸离婚证明,便可以隐去他与大戈十年的事实婚姻。明正言顺地正式申请与林结婚,让不知情的陈毅,“扛上木梢” 去当他与林某“重婚”的见证人。可事与愿违,老母怒斥为雄负义、丘红抵死不从!自讨没趣,撞了一鼻子灰。

  某天,他遇见了李一氓,李严正指责:陈大戈同志的死讯尚须核实!你如此急不可待、极不厚道!隐瞒与大戈关系的行为,极不道德!一氓同志的批评!让他发热的头脑,开始冷静。

  他十分清楚,大戈在党内、军内有一定的影响力!一旦生还回到部队,洞悉这种种作为,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到时候如果让陈老总看清了自己欺上瞒下的真实企图?那后果将无法想象!他开始忐忑不安……

  情况果真如李一氓同志所预料的那样,陈大戈并没有牺牲。此时正值徐平羽奉调苏中,出任军区城工部长。李一氓的话,犹如一声棒喝!他认真地动用了所有的工作关系,对大戈被营救后的去向进行了分析:估计大戈因伤势过于沉重,目前最大的可能,已被送回家乡去治疗刑伤。于是他立即写信到陈大戈的老家,(绍兴东湖乡)去探问大戈的伤势?并以组织的名义表示安抚,竭力稳定她的情绪。信中他言词极尽关切,嘱咐她在家安心养伤。

  1943年的岁尾,期待己久的大戈,突然收到了丈夫王为雄从苏北的来信。这封信在路上整整走了一个月。信写得很长,信中说,43年春,从茅山地区传来有关你被鬼子汉奸捕获,惨遭酷刑壮烈牺牲的恶耗,悲恸万分!月前又有信息传来,说你被捕后惨遭毒刑,受了很重的刑伤,几度生死!但并没牺牲,已被人秘密营救!心甚欣慰!估计你已脱离危险,回乡养伤去了。所以试投这封信?如果真是如此,请即复信。告诉我伤势如何?二个孩子身体可好?健康否?均在念中……

  信中还说:“苏北战场形势很好!同志们都在等待你伤愈归队,这二年我在军队和地方都工作过,一切都很顺利,信上还通报了新四军的战况,关切之意溢于言表。

  这封信大戈看了一遍又一遍,两行清泪潸然直泻,点点滴滴洒落在信笺上。她擦干了泪水,告诉儿子,爸爸来信了!孩子一蹦一跳高兴得欢呼:我有爸爸了,爸爸来信了!他恨不得立即跑去,大声告诉任何人。大戈十分郑重地告诫云儿,爸爸来信的事不可以告诉外人,妈妈教你唱的那些歌,也不能到外面唱,只可以关着门在老宅子里唱。这是妈妈与你,我们两个人的秘密。秘密懂吗?要听话,噢!孩子压抑住心里兴奋的冲动,把母亲的嘱咐牢牢地记在心里。

  大戈反复阅读着丈夫来信,内心的喜悦和兴奋难以言表。这封来信不仅带来了思念中亲人的问候,更带来了组织对自己的关切。当夜秉烛提笔回信,她要把自己被捕前后和获救脱险的经过,详详细细通过丈夫向组织汇报,主动要求接受组织审查。并热切地请求,盼望组织批准自己伤愈之后立即归队。

  大戈以为恢复了与丈夫的通信联系,丈夫一定会立即向军部党委上报自己写的材料,那么与组织的联系也就恢复了!当时茅山地区的许多同志都还在,军部党委完全有条件及时进行调查核实。自己回归部队的日子也就指日可待了!

  此后,在充满期待的催促下,大戈先后三次接到为雄“去上海等待” 的来信。信上说:“将会派人前往上海去接她归队!”大戈兴奋不已!三次整顿行装从绍兴赶往上海,但每次都因“镇江江面被敌人封锁,来人无法通行”,让她无怨无悔的在上海空等了三次。有一次她去上海,住在亲戚家足足等待了一个多月,始终不见苏北来人。最后接到丈夫来信,说是“为了她的安全,组织上暂不同意,涉险回归部队”,她渴望归队的喜悦一扫而空,失落地回到家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