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届节俭精彩的盛会——南京亚青会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以安访谈

  • 来源:新体育
  • 关键字:南京,亚青会
  • 发布时间:2013-09-05 16:06

  亚青会开幕第二天,南京市副市长刘以安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就节俭办赛、促进亚洲青年文化交流和赛事项目设置等问题,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

  南京亚青会的开幕式在室内举行,这算是一个创举,您如何评价本届赛会的开幕式?

  在节俭办盛会的理念前提下,亚青会的开幕式做到了简约而不简单,以精炼更精彩的方式呈现。我们尽可能用较少的钱做同样精彩的事。亚青会给我们带来了向世界演绎南京精彩的机遇,我们把一个充满活力又有文化特色的文明之都呈现给世界。

  南京亚青会组委会是如何严格控制经费的?

  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和传播,需要更低的成本,才能持续发展。在理念方面,我们认为办精彩的赛事不一定非要花大钱,关键是理念的创新,定位的准确。在具体的操作层面,首先,我们成立一个强化预算处,实行绩效评估,对可做可不做的,做了未必有效果的事一律不做。其次,本届比赛所有的事情按照利用好现有资源的原则去做,而不借用这个机会搭车涨价。第三,中国的人力资本很丰富,但国际奥委会就怕我们用人海战术来做这件事。组委会开始批给我们800人编制,我们自加压力,压缩到400人,人力成本只占总成本的2%。

  人员的压缩会不会增加比赛的承办困难?

  从某种程度上说,减人是提高效率的,加人则增加了工作的环节。

  为2014年青奥会积累办赛经验,是本届亚青会的目的之一。到目前为止,收获了哪些经验?

  这届亚青会使我们更加熟悉了举办体育赛事的国际规则、工作流程,为整体配合积累了重要的经验。

  作为青年人的盛会,南京的教育部门为赛会的顺利举办提供了哪些帮助?

  亚青会是一个体育的盛会,更是一个文化的、教育的盛会。实际上,很多事情都是依托学校来进行。比如开幕式的演员,没有请明星大腕,80%的演员都是中小学生。这都是教育局在帮助推进的。同时,又给学校激励学生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大量志愿者来自学校,文化教育活动的创意和组织,包括文化小屋的建立也来自学校。这届盛会是体育唱主角,更是教育唱主角。

  本届亚青会在促进亚洲青年的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组委会一开始就把亚青会的“DNA”——“文化、体育、教育融合”作为办赛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在任何环境下都体现三者的融合。在筹备的过程中,组织了大量的文化教育活动,比如说建立奥林匹克示范学校,南京的200所学校与亚洲的其他学校对结成“兄弟学校、姐妹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奥林匹克文化节,还有文化小屋,都为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在亚青会的组委会中有一个机构叫做勤廉监督委员会,它在赛会的筹备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节俭廉洁是办会的一个重要理念,这需要外部的监督和内在的自觉,二者缺一不可。外在的监督为激发内在的自觉提供了条件,要办一届节俭的经得起监督和时间检验的赛会。

  将高尔夫、橄榄球和三对三篮球这些有可能进入奥运会的项目选入亚青会,是否因为更看好这些项目的前景,为中国培养优秀的年轻人才?

  我们和亚奥理事会的目标是一致的,承办这届盛会,就要兑现对亚奥理事会的承诺。加入这些赛事,就是希望将这些赛事推广到年轻人中去。同时,通过这些项目的推广,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南京申办亚青会和青奥会的初衷。青少年的健身不能只依靠校内的体育课,更要依靠课外的体育健身活动去解决。举办这样的赛事,不仅仅是在青少年当中,更要在全民当中倡导体育运动。同时,为打造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的目标,南京实施了一系列举措。

  文 陶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