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拿下三金一铜,荣获最佳男运动员称号,中国游泳的领军人物孙杨,成功比肩索普、菲尔普斯,统治了整个世界泳坛。
要知道,孙杨这个成绩还是在因教练矛盾、严重违纪等负面问题影响下,长期缺乏系统训练后取得的。“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临时教练张亚东在出征世锦赛前给孙杨的恢复训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不过这还是得益于孙杨此前数年打下的坚实基础。于是与孙杨闹出矛盾的教练朱志根在孙杨夺冠后第一时间表态:孙杨的冠军是我的!
朱志根是将孙杨一手带大的教练,与孙杨的关系情同父子,但是从今年初开始,与孙杨之间产生的裂痕逐渐被爆出,而就像很多家庭里的矛盾一样,矛盾居然是从“孙杨交女朋友”开始的。
为人父母,自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找个门当户对的伴侣,于是因为伴侣问题而导致家庭矛盾的,并不在少数。父母无私的爱尚且会与儿女的恋爱观发生冲突,更何况朱志根毕竟还只是个教练。
中国的体育体制导致了孙杨与朱志根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其父母,朱志根呕心沥血将孙杨培养成“武林盟主”,但是师徒永远是师徒,他难以突破父子的界限。究其原因就是师徒之间的爱恐怕都没有那么“无私”。
像孙杨这样的优秀运动员,从选材到训练到最后成才,教练其实真的没有想得到太多的回报,不过随着孙杨最终功成名就,大批赞助商蜂拥而至的时候,双方难免会在利益面前有不同的感触。
况且,中国体育体制下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身份都比较复杂。他们一方面是职业运动员,另一方面,其关系档案还隶属于地方体委,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矛盾被“利益”二字划开了一道口子。
朱志根指责孙杨违反队规交女友,孙杨则认为朱志根把更多的精力拿去带全运会代表队而忽视了自己,听起来双方的理由都十分好笑,似乎是两人都在为自己得到的爱比过去少了而争风吃醋:女朋友从朱志根的世界里抢走了孙杨,而全运会代表队则从朱志根对孙杨的爱中分了一杯羹。
孙杨和朱志根的矛盾,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很多人拿出刘翔和教练孙海平生死不渝的例子来对比孙朱师徒,一方面斥责孙杨“欺师灭祖”,另一方面说朱志根“多管闲事儿”。对比刘翔师徒和孙杨师徒,表面上确实是“相濡以沫”与“忘恩负义”的两则故事,实际上不难发现两对师徒之间的一个最大差异:年龄。
刘翔出生于1983年,他的教练孙海平1955年生人,两人之间相差26岁。而1991年出生的孙杨,与1957年出生的朱志根之间相差了34岁。换句话说,从年龄上来看刘翔师徒才是真正的父子,而孙杨师徒,虽然说不上是爷孙,至少也算个晚婚晚育。“代沟”的加深才是孙杨师徒和刘翔师徒本质上的区别。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代沟”的标准越来越小,过去一家五六个孩子不算多,最小的孩子出生的时候,老大都结婚了也不是新鲜事,哪里还有什么“代沟”的概念,但是如今,80后和85后俨然都成为了两代人!
刘翔开始田径训练的时候,孙杨才刚刚出生,刘翔们没有选择权地去欣赏黑猫警长和孙悟空的英姿。到孙杨跟随朱志根训练的时候,信息已经开始爆炸似地发展,看什么样的节目都由自己选择,家用计算机的普及,让孙杨们玩的游戏已经变成了第一视角的“反恐精英”。刘翔出山的时候,网络刚刚普及,BBS论坛和聊天室达到顶峰;而等到孙杨夺得首个世界大赛冠军的时候,移动互联网的个人交友平台已经进入第二代。
虽然,刘翔和孙杨都算是有性格运动员,但从性格表现来看,俩人也完全不同。刘翔的张扬仅仅是把国旗披在肩上跳上领奖台,或者是腿伤以后,落寞地走完跑道全程。而孙杨呢?他可以跟记者拳脚相加,也可以在夺冠后三次大哭。
刘翔是真心也罢,作秀也罢,他的性格表现还是带有些许对“英雄”崇拜的成分,而孙杨无论你说他耍大牌还是说他真性情,反正90后的孙杨就是生气就打、激动就哭,彰显自我。
刘翔和孙杨的价值观,由“我要做英雄”转移到“我就是英雄”,这正是他俩相差8岁的年龄导致的,而他们的教练孙海平与朱志根却是同一代人。刘翔对于英雄崇拜的情节,孙海平可以懂,但是孙杨活在一个对于自己崇拜的世界里,生长在“文革”时代的朱志根怎么能懂?
在中国现有的体育体制下,孩子少小离开父母开始专项训练,教练与孩子之间往往就成为了“父子”关系,那么“父子”之间在年龄结构、知识层次、素质水平上的差距,就形成了教练和队员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差异。
如果这个差异之间的距离不能维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刘翔师徒的“情深深”将可能会是绝唱,而孙杨师徒的“雨濛濛”,绝少不了后来人。
文 穆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