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炬元:注重细节巧投喂草鱼开花成功率超6成

  说梁炬元是中山黄圃的养殖明星,一点都不为过。早在几年前,海大集团就曾帮他拍摄过一个视频,并在各大小塘头会上播出。在采访过程中,面对记者的镜头,他镜头感十足,一点都没有怯场,表现得潇洒自如,俨然见惯了大世面。

  与大多数养殖户相比,他确实比较积极和活跃。他热衷于与人交流,搜罗信息,凡是在周边举办的交流会,必有他的身影。同时,他还乐于把养殖心得和信息分享给周边的养殖户,成了大家伙儿的“信息中转站”。

  而今,成为草鱼种苗养殖大户的梁炬元,深谙养殖规划需要跟踪行情走,跟随市场而调整的道理,在管好自己鱼塘的同时,也不忘引导自己的客户。“要理解市场(统鱼、大草鱼)的需求,需要什么规格就提供什么规格,客户需要引导,但不可能跨越式的变化,如以前拿1-3两的,现在不可能直接就拔高到3-7两,可朝2-5两引导。”

  梁炬元养殖草鱼种苗算是半路出家。2008年以前,他在中山黄圃养虾,由于逐渐意识到养虾风险过大,稳健的梁炬元随后转养草鱼种苗。如今他在中山已经拥有8口塘共100亩养殖水面,其中4口塘位于黄圃镇,另外4口塘则在中山三角镇,其产量高达6000-8000斤/亩。

  在2013年黄圃周边普遍开花成数不足2成的情况下,梁炬元的开花成功率更是高达6-7成,成为一个业内佳话。

  饲料成了“培养基”开口饵料准备有诀窍

  由于早年养虾的原因,梁炬元养殖草鱼显得比其他人精细许多。这要从前期的水花培育说起,无论是投苗前的准备工作,还是开口饵料的准备,每一个节点他都不敢马虎。

  梁炬元介绍,他的做法是首先用二氧化氯消毒,再进水肥水,标水花的密度为30-50万尾/亩,混养鳙鱼150尾/亩、鲫鱼500-600尾/亩。

  “一般情况下,早批苗一般会密度大一点,3月中下旬可开第一批苗,清明时黄圃开始自繁水花。”梁告诉《农财宝典》记者,其在10亩大、25cm淤泥的鱼塘,进水30-40cm后便投下1500斤生石灰,平均达到150斤/亩;3天后往鱼塘加水70cm,施用进口复合肥1.5包(150斤/包),如果天气好,1包就够了。不过,由于今年年初雨水多,导致今年投苗较往年推迟20天左右,且春苗放的比往年少。

  异于其他人用茶麸毒塘,梁炬元用的是石灰粉。“早期毒塘用茶麸有风险,但是用石灰粉消毒塘,不但杀杂鱼效果好,而且两三天后就可以放苗了。”在梁看来,铺了石灰再下化肥,一般一周就可起肥,再过3-4天就可以投苗,这样便可节省不少时间。

  另外,投苗时还需要注意水的肥度,一般低温时肥水下塘,高温时清水下塘,关注温度与饵料生物的生长。春季一般都是肥水下塘,温度低,6-7月份瘦水下塘,再打底就可以了,饵料生物很容易长起来。

  水花放苗后,第二天开始投料。

  投料同样有技巧,梁炬元有一套独门秘籍。梁告诉记者,首先投喂33个蛋白的粉料或小破碎料,要提前用海联科的微生态制剂泡3天,使其发酵,以发霉为好,大概需要喂7-10天左右。发酵后的饲料会有滋生各种有益菌群,为水花提供丰富的生物饵料,而此时的饲料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培养基”的作用。这也是他的草鱼种苗开花成功率高的一个诀窍所在。

  直至喂到红肚阶段,鱼才可以真正吃饲料。此时开始将饲料抓团投喂,即饲料半干湿状态投喂,全池沿边投喂。直到500条/斤(9朝左右规格)后才使用投料机。为了让鱼保持好的体型,在鱼达到30条/斤左右规格之前,基本不用浮水料,而后也是颗粒料与浮水料按照2:1的比例搭配投喂。

  减料控料防疾病 肥水杀虫抗应激

  作为种苗养殖来说,好的开始已经是成功的一半。用发酵饲料作为水花的开口饵料,让梁炬元的草鱼种苗自身的免疫力提高了。但是,后期的培育,他同样丝毫不松懈。

  夏秋高温期,保护好肝胆是草鱼养殖过程的关键。梁指出,高温季节需要定期拌料内服的同时注意增氧,还需要适度减料。由于高温时候,草鱼吃料比较猛,从而造成很多养户的鱼塘经常发生死鱼的状况。然而,梁的鱼塘却可以避免。“草鱼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28℃。”梁告诉《农财宝典》记者,并不是水温越高长的越快,反过来,长得快却容易发病。因此,高温季节的7-9月份,投饵率喂减少到3%,10月份4%。“鱼吃到8-9成饱就好。”梁强调,高温加料易死鱼,适度减料很重要。

  而草鱼种苗养殖到11月时易发生肠炎病,因为越冬转季的时候,水温降低,鱼的消化能力下降。“但是那个时候鱼价好,养户往往投喂量加大,所以易发肠炎。”在梁炬元看来,此时适当降低投喂量也很关键。

  还有一个要注意控料的节点就是给种苗打疫苗时。“一般选择在12朝规格的时候打第一针。”梁炬元告诉记者,打针之前要注意鱼的体质,如果鱼的肝脏发黄发白,这时打疫苗,损耗会很高。因此,要提前看,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内服,如果偏黄偏白的要至少内服5天,可以内服中草药+蚌毒灵散。打针前控料,一般提前4-5天慢慢减半,并同时拌料中草药+蚌毒灵散。打针之前不用停料,因为完全停料的话,鱼会在塘边找吃的,不好刮鱼,不能确保95%以上的鱼苗都能打到疫苗。打针之后,第三天开始投喂,投喂量先减半再逐渐递增。

  此外,在养殖过程中,水质的调节也很重要。“肥水是关键。”梁炬元透露,肥水要趁早,在10月份、降温之前就要开始,这样一来,变天时水质比较稳定,不会过多地引起鱼的应激。

  同时,梁还认为越冬时防虫也很重要。“草鱼的虫病在20-25℃会容易暴发,低于17-18℃又会减少。”梁告诉记者,这个时候的虫害以斜管虫、车轮虫和指环虫为主,经常杀虫的话,锚头蚤不易发生。

  如何判断是否有虫病?梁表示,水质稳定的话,虫病相对不易发生。鱼得虫病会挠增氧机的绳子;连续下雨天气也会容易发生虫病,但是还要结合吃料是否正常综合判断。梁认为,车轮虫最好用苦参碱杀,因为用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杀车轮虫对水质有伤害。此外,杀斜管虫用指环清效果好,其成分是甲苯咪唑。指环清不但可以杀虫,也可以杀死田螺,田螺多的话,死了就会分解后可以肥水,所以甲苯咪唑杀虫后可能水会变肥。

  在采访过程中,梁炬元侃侃而谈,类似这样的一些小诀窍还有很多。正是他这种善于总结、乐于分享的性格,让他得到了周边养殖户的认可和信赖。如今,他的草鱼苗不仅在广东销售,不少外省的养殖户也都慕名而来,在草鱼市场行情低迷的情况下,他的苗依然不愁卖。

  《农财宝典》记者 曾思铭 见习记者 苏若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