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如何培菌培藻

  阴雨天能不能培菌?

  在养殖实践中,很多养殖户反映:水温低不能培菌,阴雨天不能培菌,否则,费时费力还有副作用,因为此时藻类都容易衰落和死亡,何况活菌?

  一般情况下,活菌生长的限制因子是营养、水温和对活菌有毒的物质。也就是说只要水温适宜活菌生长,并含有和其生长所需的营养,活菌就可以生长和发挥作用。(前提是没有对活菌有毒的物质)

  在阴雨天,水体同样适宜活菌生存,只是水体多变,对活菌抗逆性要求很高,但并不是活菌不能生长和发挥作用。在阴雨天藻类之所以容易衰落和死亡的原因是因为在阴雨天缺乏藻类生长所需要的阳光,而且在阴雨天水体容易产生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水温易变等特点,一些老化藻类衰落和死亡就很正常。

  所以在阴雨天是可以培养活菌的,只是在使用活菌之前要调查水质情况,了解活菌生存条件,慎用消耗氧气的芽孢杆菌,多使用光合细菌和复合菌种等菌。这是因为此类活菌可以有效分解阴雨天所产生的有毒物质,消除有毒物质对鱼虾蟹的应激,稳定水质,而且此类活菌的繁殖可以有效抑制病原体的滋生,预防阴雨天过后疾病的爆发。这在长期阴雨天天气情况下很有必要。

  为此笔者建议短时间的阴雨天,由于水质变化大,建议不采用培菌的方法培水;但长时间的阴雨天,可以采用培菌的方法培水。

  如何培菌才会有效果?

  一般情况下培养活菌的作用有:预防水体有机负荷积累、分解有毒物质、抑制病原菌、稳定水质、提供杂食性、滤食性鱼类、南美白对虾部分饵料等等。

  不过这些活菌的有益指标很难衡量。活菌的作用需要通过池塘生态系统来起作用,要真正体会到培菌的好处其实很难,有时使用不当可能会使水质越来越差。在某些地区,有些养殖户甚至不相信活菌的作用,迷信化药。化药见效快,可以感知其效果。

  培养活菌的效果要通过池塘生态系统来起作用,最后通过藻相变化体现出来。只有藻相稳定,水质才会持续稳定,所以培养活菌前,需调查水质情况,了解活菌生存条件以及功能(活菌只有在其适宜的生长环境才能源源不断的发挥作用),预先评估使用活菌的生态变化过程。只有这种变化与养殖要求一致时,培养活菌的效果才会被认可。当然这需要经验和总结。

  为了让活菌的效果发挥的更好,笔者有几个经验可供参考:1、一般将光合细菌和沸石粉一起使用可以分解底层有毒物质,改良底质;2、在培菌前先使用表面活性剂或有机酸或净水剂、絮凝剂净水、增氧,活菌效果要明显很多;3、交叉使用有益菌。连续几次使用同一种有益菌,会出现效果一次不如一次的情况。4、先使用芽孢杆菌产品,再用光合细菌,效果比较明显。5、菌和肥搭配使用。这样对藻相的改变更明显,并能促进有益菌的繁殖,加强藻类的功能。6、当问题严重的时候,先用化药快速解决问题,然后用活菌产品稳定效果。如硫化氢超标导致鱼虾蟹厌食的时候,先用底改类产品快速吸附分解部分硫化氢,然后再用光合细菌或复合菌去降解。这样效果维持的时间较长。如果单用底改类产品其效果时间不长。这是因为水体中的硫化氢在不断产生,底改类产品失效后,硫化氢一样会快速积累,造成问题重复发生。而使用活菌类产品,只要水体存在硫化氢活菌就有生存的条件,直到硫化氢降解到其阈值以下。所以此法效果明显。

  阴雨天要不要调水?如何调?

  阴雨天由于水体多变,阳光不足,调水效果不明显,所以很多养殖户都不选择在阴雨天用药。有些也只是泼洒抗应激产品或解毒产品以求心安。殊不知阴雨天由于水体多变,阳光不足导致水体溶氧不足,水生动物抵抗力下降,病原体易滋生,导致阴雨天和阴雨天之后是疾病高发时段。

  所以笔者建议在阴雨天和天气变化剧烈的季节要注意调水和防病。

  阴雨天调水的目的是:增加溶氧、解除底层和水体中有毒物质、抑制病原体滋生、提高水生动物抵抗力。所以阴雨天调水策略是:依据自身情况考察在阴雨天情况下溶氧量、有毒物质含量、病原体状况和水生动物应激状况等四个指标,哪个严重处理哪个。但维持水体稳定的是藻类,如何保持藻类在阴雨天的活力非常重要。笔者建议在天气变化前泼洒氨基酸肥水产品或者多维,这可保持水质稳定。而在天气变化时依据自身情况降解水体有毒物质、抑制病原菌是疾病预防的关键。此时不建议使用刺激性产品预防疾病。泼洒解毒抗应激产品稳定水质、提高水产动物抵抗力有效果,但不是关键。因为在天气变化时,最大的应激是水体有毒物质从底部泛起,而不是水温的变化。(对于水产动物来说,水体是个巨大的保温炉)当水体有毒物质从底部泛起后,病原体的滋生变得很快。抑制病原体滋生刻不容缓。

  什么是好水?

  这个问题困扰了笔者很多年。因为水质好差标准会依据养殖品种、养殖密度、天气、养殖方法以及季节、区域而有所不同。甚至同一地方对水质的判断也会依人不同。笔者总结:不管养殖什么品种,藻类生长旺盛、有足够种类和数量的有益藻类、稳定的水质就是好的水质。养殖密度越大的土池,天气越恶劣时,越需要足够多的藻类去平衡。只有藻类才能平衡水质和稳定水质。只有足够多的生长旺盛的有益藻类才能抑制水体病原体的滋生,保持水体足够的溶氧。才能在各种天气下保持水质稳定。才能做到健康养殖。所以养水就是养藻类。只要有益藻足够的多,病原体就很难滋生,任何养殖品种的疾病都会减少,并且水质指标稳定正常,水产动物生长速度也会很快。

  在这里必须要避免几个误区:1、水质透明度低就是藻类多。笔者发现往往透明度低的水质都是老化藻类和死亡藻类多,真正生长旺盛的藻类并不多。这种水称作老化水。此时水脏,透明度低,病原体易滋生。笔者认为采用氨基酸肥水和培菌的方法可以处理此种水。2、水肥就是藻类多。其实藻类是水质的指示灯,藻类也有有益藻和有害藻之分别。不是藻类多就好。微蓝藻、甲藻多则意味着底质恶化,裸藻多则意味着水质偏肥。单细胞藻类占据优势说明水质偏瘦,酸碱度容易偏高。只有多细胞绿藻、硅藻生长旺盛的水质才优良,它反映着底质、水质稳定。单一藻种占优势的水质是最差的。这是因为如果水质只适合某一种藻种生存,那么这种水质非常恶劣。适合各种藻类生长的水环境也适合水产动物的生存。所以判断水质优劣,先看生长旺盛有益藻类的数量和种类、后看指标、(水质指标要与养殖密度、养殖阶段相适应)再看鱼类长势和摄食。综合三个情况才能真正把握水质的情况。3、水质指标正常就是水质正常。在实践中发现水质指标要与养殖密度、养殖阶段相适应。水产养殖是高密度养殖,已经远远超过水体负荷,水质指标在养殖中后期、养殖密度高的时候,是不可能维持在正常的。这时水质指标正常反而意味着水质不稳定,是养殖大忌。4、水质浑浊就没有藻类。在养殖中后期水质浑浊不是说明藻类少或藻类死亡,而只是说明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了。此时如果有益藻类数量足够、活力好,那么就是好水。

  在判断水质情况的时候,笔者建议先采用显微镜观察藻相的方法来判断水质,而不能简单的目测水色和透明度来判断水质优劣。(经验足够者例外)然后判断水质指标与养殖阶段,养殖情况是否相适应。最后用水生动物摄食情况与生长情况来验证自己的判断。摄食情况与生长情况正常的时候,水质不会差。

  笔者将这一点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运用的很成功。笔者发现,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早期,如果水质足够的肥沃,水体有足够的饵料生物,南美白对虾早期偷死综合症、白便拖便症状就可以有效避免。即使发生早期偷死症和白便拖便症状,如果采用大量肥水和发酵饲料的方法也可以治愈。笔者认为只有足够肥沃的水质可以抵抗天气的变化对南美白对虾的影响,减少南美白对虾的应激。而且足够肥沃的水质才有充足的天然饵料供给南美白对虾早期营养。良好的生长环境和丰富的营养可以抵挡任何疾病的侵扰。所以在这种水质情况下早期南美白对虾偷死综合症不治自愈。

  江门市蓬江区惠乐渔药有限公司 汤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