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蛙行情低迷 谨慎入市

  泰国虎纹蛙简称泰蛙,原产于泰国,俗称泰蛙或泰鸡,在经过人工驯化饲养成功后,于1996年正式引入中国海南省琼山市大致坡镇试养。饲养成功后很快传到海南琼山,文昌,海口,琼海,三亚等地,1998年开始传入广东省湛江市郊区和雷州一带,同时在珠三角,粤东一些地区等地也开始推广试养,并取得良好效益。目前的泰蛙的主要分布区域为珠三角地区:台山,博罗,惠州,增城,南海,高明一带,而粤东地区主要以养殖牛蛙为主,海南岛主要分布在:文昌,琼海,三亚等地。泰蛙由于其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对养殖环境要求不高等特质在两栖类养殖中战友举足轻重的作用。

  海南省泰蛙每年的产量在8万吨左右,珠三角地区在12万吨左右,一年的年产量在20万吨左右,目前主要的养殖模式有:1,土池: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2,水泥池3.薄膜池海南地区。以地下水养殖为主。

  市场行情

  1.种苗:海南只卖早批蛙仔,价格保持在0.1—0.3元/只(出岛),本地养户均自繁自养,博罗盛行卖蝌蚪,一般在0.005元/只—0.01元/只。

  2.蛙价:2013年年初老蛙价格不好,在4—5元/斤区间,没钱赚,养不好客户要亏本,新蛙价格也不好,在3—4元/斤区间,也基本没钱赚。价格差是市场萎缩的缘故,深加工后的泰蛙(冻蛙)批发价在12—13元/斤左右,北方市场为主,销量目前还不多。

  3.饲料:

  主要的饲料厂家有:广东旺海、粤海、恒兴、星星和家泰等厂,都是有10年以上的老厂家。2013年蛙料总量比去年减少二成以上,约在2万—2.5万吨左右。海南以赊料回购商品蛙的模式运营,经销商的风险主要在收蛙的管理上,没什么现金市场。

  养殖过程

  目前蛙的养殖相对而言产量较少,对蛙的疾病防治方面有所欠缺,专门针对蛙病的药物甚少,缺乏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养殖中很多应用鱼药,畜禽药物甚至人药,而蛙作为两栖类动物,血液循环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异于鱼类和高等哺乳动物的人类,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转化和排泄知之甚少。

  1.蝌蚪培育:水温在25°C以上,在受精卵放入池中3-4天后,蝌蚪便可以脱膜生成蝌蚪,刚孵出的蝌蚪以卵黄为营养物质,不需要摄食,孵化后3-4天开始摄食,在此之前要注意肥水以培养浮游植物,有机碎屑来作为蝌蚪的开口饵料。连续投喂7-10天之后,蝌蚪体强健之后,可以转池配养。

  蝌蚪基本可以开始摄食,届时可以开始投喂蝌蚪粉料,投喂量大概为蝌蚪体重的8-10%,由于蝌蚪的生长速度差异极大,所以在转池15天左右,第一次按大小分池。第二次分池在30天之后,第三次分池在50-60天时,分池饲养对提高成活率,保证快速生长,规格整齐有着实质性的影响。

  疾病:在此阶段应注意,如果是高温强光照,或者季节转换较为明显的时候,要注意蝌蚪的肠胃炎,气泡病等,肠胃炎是一种蝌蚪,幼蛙,成蛙共患的病,由于水质受污染,感染气单胞菌,或者双链球菌,摄食变质的饵料,或者摄食量过大亦可引起此类病害,气泡病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由于光合作用强烈,水体中溶解氧过饱和产生气泡,蝌蚪误吞气泡而导致肠道内充满气体,腹部膨胀,是去下潜能力而仰浮于水面上。又有研究说由于蝌蚪摄食未经发酵的饲料引起肠道内发酵导致肠道充气。一旦发现可以转到较为清凉的池水中暂养1-2天,症状消失后可放回。变态中的蛙不能长期停留在水里。需要为其提供登录栖息的场所,要在水中搭建漂浮物。变态期的蛙食欲大减,所需营养物质主要靠尾部吸收,吃料约减一半。对水质要求高,同时呼吸器官从鳃转为肺呼吸,所以不能长时间潜伏于水中,需要提供登录的休息场所。

  2.幼蛙的养殖

  刚刚脱尾变态的幼蛙,体内的营养物质已经耗尽,体质较虚弱,很容易患病死亡,一般在幼蛙的养殖过程中需要2次分级,当幼蛙长到50g以上时候,可转入成蛙池。

  3.成蛙:

  成蛙养殖的密度大概是在60-80只/m2,保持水质清新,及时清除残饵,同时要对污染水体换水和消毒,每隔2-3天加灌新水,每次换水10-15cm,每隔15-30天,用二氧化氯等药物全池泼洒。此外,湿度温度对成蛙的摄食活动及生长速度密切相关,每天巡池检查,发现有病害或者活动异常的蛙,及时隔离治疗。对于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客户,喂了避免较差污染,同时获取经济效益,在离蛙池附近,另外配有供食病蛙、死蛙的埃及塘鲺鱼池。

  病害

  在成蛙的养殖过程中,腐皮病和白内障是一个共同的难题。此病以预防为主,目前对于该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保持水质清新,减少水体污染,杜绝病原微生物的浸染。一般病蛙眼睛变白,运动失调,常发生在天气比较炎热的季节。无论是蝌蚪,幼蛙还是成蛙都有一定的发病率。传染快死亡率高,是目前泰蛙养殖中最常见的传染病。在过去几年都发病较为严重,而今年海南地区此病的发病率相对较少。

  邓一清 旺海饲料实业有限公司技术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