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政策目的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商业银行,政策
  • 发布时间:2014-01-21 09:48

  【摘要】利率水平是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而央行货币政策中的信贷渠道传导机制则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一项职能。从宏观金融市场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将会刺激社会信贷需求、降低企业借贷成本、稳定宏观经济增长;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将会促进商业银行增强自主定价能力、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战略经营结构转型发展。但是,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又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因为利率市场化会加剧商业银行间的竞争,从而对其产生深层次的影响和冲击。如何把握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成为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迫切命题。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

  利率市场化即利率自由化,是指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水平、利率结构和利率传导机制完全由市场供求因素决定,金融机构、企业等市场交易主体根据自身对资金状况和金融动向的判断,自主调节利率水平。中央银行则通过采取影响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等经济手段来影响利率水平,进行宏观金融调控,达到货币政策目标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主要表现:一是利率水平、利率结构和利率传导机制由市场自发决定;二是金融机构具有更大的利率决定权;三是市场利率水平围绕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中心根据市场供求等因素而上下浮动。

  一、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

  我国从1993 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开始,直到1996年6月1日正式启动银行间拆借利率开放,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拉开序幕。接下来的几年间,央行多次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并逐步消除了企业贷款浮动区间受企业性质、规模等因素影响以及城乡信用社以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上限。同时,不断完善市场利率体系,建立起以 SHIBOR 为代表的短期基准利率和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代表的中长期基准利率,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2012年6月8 日和7月6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经历了两次调整,首次允许存款利率可以上浮,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大举措,标志着刚性利率管制时期的结束,市场化利率进入存贷款利率双向浮动的崭新时代,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从而进入提速阶段。

  二、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政策目的

  利率水平是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从宏观金融市场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将会刺激社会信贷需求、降低企业借贷成本、稳定宏观经济增长;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将会促进商业银行增强自主定价能力、优化客户结构、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战略经营结构转型发展。

  (一)构建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切实解决“融资难”的现状

  通过利率政策的调节作用,不断推动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降低企业、个人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的过度依赖性,进一步拓宽其他融资渠道,积极探索运用股权、商业承兑汇票、租赁等融资方式,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促进资金的有效配置。

  (二)指导商业银行完善利率差别化定价机制

  对不同行业、产业的信贷支持要充分体现宏观政策调控意图,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对高耗能、低产值等国家重点调控产业,要严格控制信贷投放量,并提高该类产业的信贷成本,促进这些产业加快整合、转型发展;对高科技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小微企业、三农产业、民生产业等政策扶植产业,要加大信贷投放的支持力度和资金定价方面的倾斜。

  (三)促进金融机构竞争,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新的利率政策允许商业银行根据不同的产品、客户、风险水平、预期收益等方面的考虑进行自主定价,有助于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断优化。另外,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商业银行也有动力去不断完善资产定价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不断提高经营效率,加强抵御危机的能力。

  (四)为商业银行提供一个更加良好而规范的经营环境

  利率市场化的实行将促进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监管体制更加健全、信息披露更加充分,最终将促进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经营环境。

  三、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

  (一)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

  利率市场化的实行,扩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一方面商业银行可充分考虑运营成本、目标收益、风险程度等因素,对不同的客户结构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用主动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优化经营结构和经营机制,业务开展的同时考虑风险管理,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二)存贷利差会不断收窄,商业银行经营成本加大

  利率市场化给了商业银行更大的定价权,也对银行定价管理水平和议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商业银行需动用利率决定权,通过提高利率来吸收更多的存款;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使企业可以从资金市场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渠道筹集资金,将会削弱银行贷款的议价能力。

  (三)中小商业银行机构的经营难度会加大

  中小商业银行机构受制于利率定价能力较低,风险管理能力较弱,技术水平、网点分布、产品创新等方面不够完善,与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相比,更容易受到放开利率管制的冲击,同时还会造成不良资产增加等问题的出现,导致经营成本上升。

  (四)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会进一步加大

  利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给商业银行带来净利息收益损失的可能性。利率风险的大小就取决于市场利率波动的大小以及银行资产和负债不匹配的程度。利率风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重新定价风险,体现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以及表外业务的期限与重新定价的时间差,一旦出现利率缺口,利率的下降将会导致银行收益的减少;二是利率结构风险,体现在存贷款利率波动不一致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协调而导致净利息收入减少;三是逆向选择风险,利率市场化加大了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错误性判断,比如利率提高会使银行舍弃低风险项目转投高风险项目,造成实际收益水平的下降。实行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随市场因素变动而频繁波动,往往导致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不匹配、存贷款利率变动不同步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的利率风险。

  (五)国内商业银行更易受到国际资金的冲击

  利率市场化的实行,一方面推动国内商业银行不断开展金融工具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另一方面将会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的竞争。伴随着大量新的经营方式和金融工具的进入,无疑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四、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一)要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推动业务结构优化升级

  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改善融资环境,认真研究并制定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市场策略,优先选择和培育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客户,同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企业的不同资金需求,大力开发适合其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形式,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积极支持地方政府加快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对经适房建设的金融服务,增加对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的信贷支持,创新住房消费信贷产品,满足中低收入群体对住房贷款的需求;要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服务企业加快发展,商业银行应加快对服务企业的多元化、多层次信贷产品支持,对符合条件的中小服务企业,要积极提供融资支持,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中小服务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中小服务企业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

  (二)制定合理的定价机制,提高自身定价能力

  要根据自身经营情况,比如资产结构、网点设施分布、客户资质状况、业务盈利模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要进一步完善内部资金定价系统,引入宏观经济运行、市场流动性、央行货币政策等重要性指标,充分考虑本行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科学、合理测算各类业务的成本、风险和目标收益水平,制定相应的合理利率水平,实现业务开展的成本、风险、收益相平衡;要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的定价工具和同业定价管理机制,充分考虑资金成本、目标利润、盈利能力等多种指标,对资金价格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判断,提升市场定价能力;要加强利率定价的持续监测和后续评价工作,完善监测和考核机制建设,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解决。

  (三)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培养新的业务发展领域和利润增长点

  要积极发展投资理财、财务顾问、资产管理、国内外结算等附加值高的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品种,进一步拓宽创收途径;要大力促进电子银行业务的创新发展,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自由化改革的背景下,借助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子银行业务一定会得到迅速发展,商业银行应推动传统业务与电子银行业务的融合,用创新手段提高各项传统业务的收益水平。

  (四)加强利率风险的管理能力,从被动控制风险转向主动稳健经营风险

  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充分评估新业务开展的潜在利率风险;要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战略和规划,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和利率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立集中的利率风险监控平台,综合运用缺口、久期、敏感、压力测试性分析等工具,科学评估和计量利率风险,提高对利率变动情况的监控和分析能力,及时提出防范措施和解决办法;要提高信贷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提高信贷管理的前瞻性,建立精细化信贷管理流程,提高信贷管理的利率风险敏感度,促进风险和收益的平衡;要强化资产负债管理,更加利率风险偏好,科学判断、合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和期限,控制利率敏感性缺口;要借鉴国外利率风险管理经验,探索尝试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新型金融工具,规避利率风险和其他金融风险;要加强对利率风险管理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这方面人员对风险的敏锐判断力和控制力。

  五、结论

  利率市场化是国家金融改革的重要决策,有利于央行对金融市场形成间接的调控机制,完善金融体制建设。从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将继续稳健向前推进,必将最终促成一个融资工具全面、监管体制完善、金融市场主体充分的良好金融市场体系的形成。

  商业银行必须努力适应利率市场化趋势,控制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不利因素,抓住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发展机遇。要牢牢把握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方向和基本原则,关注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价格走势、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情况以及国际上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利率政策,以长远的发展眼光与战略思维,分析选择优质且发展潜力巨大的信贷目标客户,合理排布、调整、优化客户结构,积极转变经营模式,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实现效益、质量、规模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茂清.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J].当代经济管理,2012(06).

  [2]闾娇蓉.浅析中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3(01).

  [3]滕华.商业银行如何优化信贷结构及防范信贷风险[J].经济论坛,2010(05).

  [4]盛朝晖.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影响[J].金融观察,2010(07).

  文/朱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