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市公司内控审计收费最低仅2万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内控审计,上市公司
  • 发布时间:2014-10-14 15:29

  财政部、证监会、山东财经大学日前联合发布了《我国上市公司2013年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对2013年度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进行了总结分析。其中,内控咨询、内控审计低价竞争现象十分严重。

  《分析报告》披露,2013年,纳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的实施范围的1052家上市公司中,单独披露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为849家,占80.70%。披露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849家公司中,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均值为58.24万元。方大炭素支付的审计费用最低,为6万元,中国银行支付的审计费用最高,为1500万元。

  在761家披露内控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中,698家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仅63家单独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其中,罗普斯金支付的审计费用最低,为2万元,苏宁云商支付的审计最高,为220万元。

  对此,《分析报告》认为,内控审计和咨询行业低价竞争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部分内控审计机构和咨询机构低价招揽客户,有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仅为几万元,严重影响了内控审计和咨询服务质量。还有些上市公司将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与财务报表审计费用捆绑在一起,不单独披露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使得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无法全面监督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情况。此外,还存在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同时为一家公司提供内控咨询和内控审计的情况,内控审计的独立性受到损害。

  对于低价竞争问题,《分析报告》建议;强化独立性要求,公平合理收费,促进内控审计及咨询服务市场有序健康发展。有关中介机构在开展内控审计和秩序业务时,应严格遵守独立性要求,确保“不能同时为一家企业提供内控咨询和审计服务”,维护市场秩序。各内控审计、咨询机构应当在确保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克服短期行为,公平合理收费,坚决杜绝低价恶性竞争现象。

  同时,内部控制整合审计成为主流。在纳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范围的1052家上市公司中,有1032家上市公司采用整合审计的方式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占比98.1%,20家单独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占比1.9%。

  值得关注的是,整合审计也成为上市公变更内部控制审计机构的主要原因。在纳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范围的1052家上市公司中,有109家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发生了变更,占比10.35%,其中有102家上市公司基于整合审计的考虑,同步变更了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和财务报告审计机构。

  《分析报告》还显示,共有39家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为纳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实施范围的1052家上市公司提供了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其中,前十大证券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上市公司家数占总市场份额的66.25%,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市场集中度比较高。

  (记者 郝新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