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政治学解读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创新,社会管理,政治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14 15:47
[摘要]社会管理是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政府的主要职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统治者巩固和维持自身合法性的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在于优化社会政治关系,其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关键词]创新;社会管理;政治学
社会管理是以公共权力主体为主导的包括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关系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资源分配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作为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更是公共权力主体管理社会事务和不断调整社会政治关系的上层建筑活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重大变化要求政治上层建筑作出相应的调整。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转型处于关键时期,社会活力蓬勃迸发,社会问题也不断出现,在这个特定发展阶段,我国社会管理任务艰巨。因此社会管理要与时俱进,在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在既定的社会管理格局中,优化社会政治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统治者巩固和维持自身合法性的需要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是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政府的主要职能,它支撑着整个政治系统的良性运行。有序积极向上的社会关系的形成是政治系统各个要素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重要条件。因此,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社会管理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增强国家政权合法性的重要职能。
(一)社会管理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人民是党的阶级基础和党的群众基础的源泉,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群众基础决定着政党的广泛性,决定着政党是否取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她的阶级基础或者说最重要的群众基础就是广大工人阶级或工人群众。因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站在社会管理的全局高度,把握经济社会中阶级和阶层状况的变化,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着力解决当前群众反映热点难点问题,整合各种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满足群众的需要,不断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开发政治资源新的生长点,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和谐的因素,不断实现政治资源质的提升,增强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认同,进而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二)社会管理是国家政权增强合法性的重要职能。
国家政权合法性的加强主要来自人民的支持,要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或者要得到更为符合民意的合法性,国家政权要在政策的制定和目标上就要做到保持公共利益和民意的统一,并在具体的社会管理过程中加以良好的协调、组织和控制,以获得人民良好的综合评价。社会管理既是治理更是服务,它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基本力量。因此,社会管理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融群众工作和民生工作于一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落脚点,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发挥好社会管理职能,增强国家政权合法性。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在于优化社会政治关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本质意义就是不断优化社会政治关系,即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与梳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人民的关系的调整与梳理,既涉及广大社会成员观念的更新、心态的平衡、利益的协调和行为的规范,又涉及作为国家管理社会主要载体的党委、政府以及社会自治组织职能的界定、行为的规范和制度的完善。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本质上是对社会政治关系的调整和梳理。
社会政治关系是政治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关系,也是社会管理和协调的主要对象。一切社会政治关系都是由社会利益主体主导的利益关系所决定,更是由特定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推进,我国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资源总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社会资源总量流动需要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社会政治关系规则加以调整,如通过法律途径对社会政治规则进行调整。社会政治关系规则的变化要求对社会资源分配行为的方式、方法和价值取向加以相应的引导和规范。所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本质上是社会政治关系的调整和梳理。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要优化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人民的关系。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就是指国家政权的社会治理与社会自治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从一个国家与社会相对重合的关系模式逐步发展为日益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社会体制模式,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的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生活空间扩大,并出现了大量的社会组织,其自治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是官民关系的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通过建立一定的情民意反映等系列制度,加大对社会的调查研究,注重民意调查,才能保证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将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优化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使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治最大的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正义、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三者是不可偏废的。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不断推进社会公平。
(一)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治最大的善
公平正义是人类永恒的问题,从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一直到罗尔斯专论社会公正的《正义论》,都进行了里程碑式的探讨,影响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著名的政治学者、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统治认为,社会管理最佳状态是善治,理应促进公平正义。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的过程,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形成和巩固的过程,是国家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局面的过程,也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过程。2011年初,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民生迅速改善。但普通老百姓的幸福感,对政府的公信程度,并没有提高。可见,经济发展没能解决让老百姓更幸福的问题。伦理学家周辅成在《论人和人的解放》中反复谈到一个没有公平正义的社会,比一个没有仁爱、没有理性的社会更为冷酷、黑暗和可怕。要尊重正义感,培养正义感,以正义感来推进社会公正的发展。所以,社会管理的意义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的社会不会局限于自然禀赋、历史条件因素等的不平等,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在发展中消除这种不平等的起点和障碍,理性的构建社会公平正义。我国社会主义公平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国家鼓励部分人或地区先发展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社会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共同利益,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强调社会的公共性,就是要在拥有13亿人的中国,很好地解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分配等各方面的不平衡问题,战略性地做好“蛋糕”和分好“蛋糕”,实现社会总体最优,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因此,要以组织领导保障、社会参与保障和群众支持保障为立足点,在体制机制创新中锻造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第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对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的考验,也是一次有力的提升。同时,在组织上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
第二,加强社会参与。社会管理要清清楚楚了解民情,就要畅通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的各种权益保障机制,运用机制来统筹协调各方矛盾。。
第三,增强群众支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力量在基层,基础在群众。发挥群众在社会管理的基础性作用,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统治者巩固和维持自身合法性的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在于优化社会政治关系,其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社会参与,又要增强群众支持,充分激发社会活力,社会管理才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董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