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过高,这是自2005年以来一直困扰央行的一个问题。目前央行一般都是将外汇投资于美国的国债,或者以大额资金的形式存放在外资银行中,再或者是将其兑换成硬通货--黄金,而真正投资于实体经济的资金占比极少。
外汇进入境内主要有四种途径:一是资本性进入,即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二是向国外市场售卖商品的收入;三是服务型收入;四是借入外债。我国外汇支出也基本是这几个渠道。但是对比一下,两者的收益大不一样。例如,据世界银行的调查,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的资本回报率为22%,远高于中国工业资本7%左右的平均回报率,而我国配置的海外资产大部分为主权债券,年化收益率非常低。
外汇收支不平衡,导致的结果有三个方面:其一,外汇占款迫使央行被动发行基础货币,这已经成为多年来我国央行发行基础货币的主要依据,这种情况的存在是非常危险的。其二,外汇储备过高实质上也推高了国内资产的价格,因为大量外汇进来后央行必须发行等额的人民币基础货币进行回收,增大了人民币供应量;相应地,这也使得境外资产价格走低,让进口我国产品的国家和企业得到益处。其三,全世界的货币均是主权货币,其发行权和价值主导由主权国家的央行决定,因而外币的购买能力并不是恒定的,这也是外汇持有人最大的风险所在。其四,外汇资产的大量累积,从某种角度看是中国已沦为世界打工者的表现。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富士康代工厂,其组装生产苹果手机的利润之低与苹果公司的利润之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事实上,“以物易物”是最原始、但也最为有效的商品贸易方式,因为这种交易方式体现了财物即期的价值效应。在国际市场上,任何依赖于资本利息或出借而获取收益的模式都是不可长久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同货币发行主体对于货币发行的掌控受制于多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货币的价值具有很强的波动性。总的来说,国家外汇储备的理想状态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笔者对于我国外汇使用有以下建议:首先,近期我国有关部门和企业与外国政府、企业签署了一系列的投资、采购协议,这是我国外汇使用走向正轨的标志。目前我国十分缺乏能源、矿产、高科技产品与技术等等,应该着力从境外采购,并形成长期的消化渠道,如长期能源采购协议等。其次,开通国际板,让国外优质企业成为国内机构和股民投资的对象。这不仅有利于外汇资金尽得其用,也可以让国内机构和个人利用资金充足的优势参股外国企业,分享国外先进企业经营成果。其三,开发境内外汇债券市场,让外汇资金多一个投资渠道。如2014年3月14日,戴姆勒股份公司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务融资工具(定向发行工具)簿记建档成功发行就是一个例子。
文 胡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