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有如生命一样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时装,时尚
  • 发布时间:2014-12-06 09:28

  写在北京时装之都十周年之际

  2004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陆昊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首次提出共建北京时装之都的倡议,发表了纲要文件,第一次把时装文化列为北京建设国际大都市标志性的内容,作为带动北京成为时尚之都的引擎文化产业。建设时装之都的口号立刻传遍国内外的时装时尚界。在当时,北京是全国首次提出这个口号的大城市,有击掌欢呼的,有冷眼旁观的,有质疑反对的,议论沸腾,莫衷一是。毫无疑问,在整个社会都在崇尚信息网络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把时装作为北京建设的重头戏提出来是需要勇气和远见的,是前所未有的都市时尚大手笔。自此,北京坚定的迈出了建设时装之都的第一步。

  什么是时装之都?时装从来就不是传统产业。社会上一直存在一种误区,把时装纳入所谓传统夕阳产业之列,认为是低端没落的淘汰行业。他们把传统的纺织印染工业与时装产业混淆了起来。传统的纺织印染工业的噪音污染属性是早期工业时代的产物,已成为历史。时装是集文化艺术、创意设计、流行元素,色彩面料于一体的时尚载体,是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创意活力、生活方式以及经济发达程度的高度集中体现,是带动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时尚文明的领军产业。美欧发达经济体的有文化历史底蕴的大都市,毫无例外的把时装产业放在现代都市建设中的领衔地位,尽管汽车、电子、数码等新兴产业此起彼伏,时装的文化时尚标志仍然是任何其它产业无法替代,这已被现代大都市发展历史证明。这是我们建设北京时装之都实践和理论的核心依据。

  纵观欧美时装发展史,拥有占据世界高端消费市场的时装大品牌,不仅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也掌控着欧美文化输出的制高点。因此推广时装品牌既是占据消费市场,也是输出文化的重要手段,当香奈儿的品牌在北京落地生根的时刻,欧洲文化已经席卷了京城的老胡同。面对这样的局面,北京怎么办?当中国成为影响世界的经济大国时,站在弘扬传播中华文化,打造本土时装品牌的层面来看,提出建设时装之都顺应潮流,恰逢其时。

  北京时装之都十周年,开拓和建树了许多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活动和项目,取得令世人羡慕的实实在在的可喜成绩。我前后在北京纺织服装业和相关媒体工作了几十年,目睹了北京这座古城时尚的沧桑巨变,尤其是提出时装之都建设的十年,年年新,年年变,就像唐人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北京时装之都鲜明的时尚特色凸显出位,令人叹服。比如:共同打造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已与巴黎等五大时装周并驾齐驱,七十场国内外时装秀的庞大阵容,充分显示了北京时尚平台不容忽视的巨大魅力,品牌流行发布中心的地位是不争的事实。更让北京品牌深感自豪的是十几年来爱慕、白领、东北虎独领开闭幕式秀的时尚大戏,彰显了北京品牌的文化坚守和强势崛起。当然,对没能以北京命名也有些许遗憾,因为国际上的时装周惯例是以城市命名,着重彰显城市特色,传承都市历史和文化。以798设计创意园区为代表的独立设计艺术群体的形成,对国内外设计师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批已经成名和新生代设计师落地创业,加速北京成为中国最大的时装设计硅谷,也为北京增添了一大时尚景观。十年树木,百年品牌。

  十年来,北京形成了男装、女装、内衣、童装、羽绒等门类比较齐全的高端时装品牌群体,也涌现了一批在时装业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著名企业家。他们大多数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投身时装行业的,二十年,三十年,不觉寒暑一季一季走来,美好的青春年华伴时装度过,一腔的热血激情倾注时装,如今功成名就到了不惑的知天命之年,常常有这样发自肺腑的感慨:“时装,就是我生命的全部,我为时装狂。”他们创造的时装品牌也在告诉世人:我们实现了一代人的梦想。

  为时装之都建设而创办的《时尚北京》杂志何尝不是如此呢?今天,我们站在时装之都的大舞台上,在自豪,也在远望。

  出版人 仲建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