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历史的胡同里 史家胡同博物馆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史家胡同博物馆
  • 发布时间:2014-12-06 13:29

  一个城市的灵魂和精髓大都体现在建筑里。600年前,是一条条胡同勾连着“内九外七”座城门。胡同里一座座体现“天圆地方”建筑理念的、内敛而又向心性格的四合院是北京城的微缩,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老北京的灵魂。而如今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这些数字在迅速逐年递减,许多重要的历史街区整体消失。很多胡同里的记忆如今只能从前人留下的书籍、曾经的影像或者是博物馆的微缩景观中遥想当年的情景。

  晚秋一个静谧的午后,我循着朝阳门南小街一路往南,找到了这条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催生了中国近现代教育,见证了北京人艺的诞生,也曾居住过诸多名人志士的老北京胡同——史家胡同。从喧闹转入静默,娴静地走在这条不宽的胡同中,遥想着当年胡同里会是何种情形。

  从胡同西头一直往东走,大约走了快半条胡同,只见两个外国人从一处院落出来。走近一看,木质的大门上,由老舍之子舒乙题写的馆名“史家胡同博物馆”几个金色黑底大字格外醒目,原来这里就是史家胡同24号。

  跨入大门,一股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院子里参天的法国梧桐树冠极大,秋季的来临,凋零的枯黄树叶落在了四周房子的灰瓦上。梧桐树满院的枝桠上还垂吊着三个鸟笼,鹩哥正在悠闲地梳理着羽毛。

  史家胡同博物馆由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管理具体事务,办事处副主任李哲接待了我们。李主任介绍说,史家胡同24号院原是民国时期的才女凌叔华的故居,其实这个小院是她的嫁妆,当年曾有很多文人墨客在这个小院聚会。后来,女儿陈小滢将院子公益转让。因史家胡同人文底蕴深厚,保留了清末民国时期的原貌,就建了这座博物馆,以传承胡同之美。作为北京胡同的缩影,经过修缮,2013年10月18日,北京第一家建在胡同里的博物馆在这里正式开馆。

  李主任继续介绍说,如今的史家胡同博物馆是保护得相对完整的一个老北京传统四合院,为两进院落,不到一千平方米。馆内设有八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分别为史家历史展厅、人艺展厅、近代教育展厅、兰芷偕芳展厅、胡同名人展厅、时代记忆展厅、胡同声音展厅、怀旧生活展厅和多功能厅,用实物、图片、微缩模型等形式展示了史家胡同的历史变迁、院落旧日主人生平及作品以及北京胡同的旧时光。

  老物件重现旧日景象

  李主任介绍说,博物馆筹备三年,两年多时间都用来翻修和恢复四合院原貌。凌淑华故居一度是一家幼儿园,现在墙上依然残留着墙面涂鸦的油漆痕迹。修缮前,四合院的瓦其实也被换过,是造价便宜的红瓦。修博物馆初期,大家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将红瓦揭下,从各处搜罗来胡同的老瓦,一块块铺设上去。铺设地面的砖,全都是施工方从居民准备处理掉的建筑垃圾中“捡”回来的老砖,有的砖上至今还留有洋灰,名副其实的“修旧如旧”。

  “前院8000多块砖都是老砖,以前成堆成堆地堆在路边,如果我们不抢过来,就被当成建筑垃圾运走填坑了。其中,一号展示厅的一部分地面也是用凌叔华故居的地面砖铺就的,那是几十年前从国外进口的瓷砖。如今博物馆里的墙,砌法也是老工艺,严丝合缝。真正的老墙就该是这样的,现在很少见了,一是工艺很难传承,二是费钱,比普通的墙贵一倍。”

  像这样原汁原味的文物,博物馆里还有很多,胡同老屋檐、瓦当、小镇兽,都是周围居民捐来的。李主任说,博物馆中展品的来源有文物局提供的、胡同拆迁时收集的、居民捐献的,“这附近收破烂儿的都是我们的‘眼线’,他们看到有价值的旧物就向我们汇报”。

  除了老北京的砖雕、石雕等民俗旧物,博物馆还用旧生活用品重现了当时的胡同生活。铝质饭盒、老户口本、瓷热水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聘文复印件、旧时家庭用的笸箩、淡出市民生活不久的公交票证……,更有按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北京家庭布置复原的家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房间里,一床一桌,两椅两箱,木质家具十分简单,半导体收音机是摆放在房间的“大件儿”;七八十年代的家庭布置则逐渐时尚,室内有了组合家具,应了当时“组合家具沙发床、黑白电视放中央”的流行语。这些物品大多是从居民手中征集到的,它们就像历史的见证者一样,记录了史家胡同的变迁。

  旧时院落寻找昔日故事

  史家历史展厅里,正中间是一个七八米长,两三米宽的史家胡同沙盘,灰墙灰瓦,130个院落鳞次栉比。旁边还有两个完整的四合院模型,连影壁和院里的隔断、小门墩都一清二楚。在这些院落里,历史上居住过不少名人,演绎了许多故事。

  这条胡同的旧日住户,政界的解放前有傅作义、范汉杰,解放后有华国锋、荣毅仁,文人学者更比比皆是,章士钊、罗工柳仅仅是其中一部分,还有一批外交家也是它的居民。这么多名人中,博物馆所在院落的原主人凌叔华便是其中一位。李主任说,作为民国三大才女之一,凌叔华常在自己居住的院内举办当时社会名流的聚会,被称为“小姐家的大书房”。在那个社交公开蔚然成风的年代,凌叔华在这里招待了齐白石、姚茫父、王云、陈寅恪等名家,泰戈尔也成为了她的座上宾。

  穿过挂着竹帘的连廊,兰芷偕芳展厅一览无余,记录了凌叔华以及当年文人墨客在这间小院里的逸事。据说,这间“小姐的大书房”比林徽因“太太的客厅”成名更早。当年,陈衡恪、齐白石在这里组织过画会,泰戈尔在檀香木片上画了莲叶和佛像。也是在这里,凌叔华结识了丈夫陈西滢,她背着守旧的父亲,与陈西滢秘恋了两年多,直到1926年,二位恋人央求一位长辈出面,父亲才同意女儿与陈西滢结婚。而这位大才女的一份嫁妆,正是99间房舍并且配带后花园——后者就是今天这座博物馆的所在。这里还养育了凌叔华的女儿陈小滢,展馆里一张陈小滢在院中骑驴的照片十分生动有趣。

  除了名人,如今有史家小学的史家胡同,在历史上也曾作为赴美留学生的考试地点。不仅如此,史家胡同内更是孕育北京人艺的摇篮。从1950年华北人民文工团扩编更名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老人艺)起,史家胡同20号院就变成了中国话剧的摇篮。1952年6月12日,“老人艺”话剧团正式在20号院成立了北京人艺,焦菊隐、欧阳山尊、赵起扬等老一辈话剧艺术家都是从这个院里走出来的。

  穿越时空的胡同“老声音”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内的胡同声音展厅,是一间像录音棚一样的小工作间,将胡同的原貌用声音记录了下来。房间里布置了专业的音响设备,只要点击触摸屏,就能够听到不同的胡同“老声音”。

  这些声音分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三个时间段,分春夏秋冬、风雨雪晴共70多种声音。以春天的胡同为例,燕子、风吹柳、猫咪一起出现在背景声音里,让人立刻穿越到那个年代的胡同里。除此之外,还有像“震惊闺”、“虎撑子”、“糖锣”这些,年轻人几乎听都没听说过的声音。

  李主任介绍说,“震惊闺”、“虎撑子”、“糖锣”都是老北京商贩招揽生意时用的响器。“震惊闺”由铁片组成,“哗”一声响,就是招呼大家来磨剪子抢菜刀;“虎撑子”是郎中手里的串铃,一般是铜或铁制,通过晃动,声音能传出很远;“糖锣”则是卖糖商贩串胡同吸引小孩儿敲的锣。这些老北京的声音仍在增加和补充。

  李主任说,史家胡同博物馆,从狭义上说,是史家胡同24号院,从广义上说,则是整条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展陈只是一个索引,更丰富精彩的内容是让居民走入这条胡同,切身感受它独有的气息与韵味。

  老式木门窗、斑驳的外墙、错落的灰地砖,从这座散发着古老韵味的四合院走出来,带着刚刚博物馆里那些老物件、门牌墙、全景微缩、纪录片、声音馆等等五花八门的展品,对我视觉和听觉神经的触动。再看眼前这些散落在胡同里的史家小学、人民艺术剧院宿舍、诸多名人故居等等,这一座座建筑、一棵棵草木仍旧延续着这条堪称北京第一代胡同活化石的故事。

  文/陆杨 资料提供/史家胡同博物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