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移动而重生
- 来源:数字商业时代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雅虎,Google,移动业务,移动互联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31 10:14
在任一行业,远离风暴中心却时刻关注着气流轨迹的评论家总是会将更多的目光投向暂处在最高点的那些公司。这是可以理解的——十几年前,雅虎也曾高踞云端俯瞰四方。后来,一系列变化将我们推到了风暴的边缘。尽管外界的认可与赞誉并不是我们努力工作、全速创新的动力,但被忽视甚至于唱衰也确实不能让人有好的感受。
在沉静中酝酿爆发——过去的两年多,雅虎全体员工和CEO玛丽莎·梅耶尔都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坚持前行。终于,今天我们看到了重返产业高点、回归风暴中心的可能。
财报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雅虎移动业务增长率高达100%,这使得雅虎成为仅次于Google和Facebook的全球第三大移动广告公司。正像梅耶尔所说的:“我们的移动营收现在已经很高。第三季度,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的移动营收超过了2亿美元。我们预计,今年公司的移动总营收将会超过12亿美元。”然而,比营收更重要的是移动业务的崛起,目前,来自移动业务的营收已占到雅虎总体营收的17%,在可以预计的未来,这一比例还会继续上升。
移动业务的崛起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看成是产业、市场、用户对我们通过收购与聚焦移动的新战略来再造雅虎的一种积极回应。同时,这也激励着我们更快更自信地向既定目标发起冲刺。
我一直都认为,在IT和移动互联网业界,巨人的衰弱与倒下不是因为步伐太慢,而是因为肌体太老。当我们说起移动领域传统强者没落的话题时,很多分析家认为是它们未能及时跟进需求、应用趋势从功能到智能的转变,因而被那些速度更快的公司超越。但如果从相关企业的自身情况来看,很多时候,绊住巨人前行的双脚的,不是外部对手,而是内部一些固有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以前遵循某种路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今后也不能随便改换路径——或许正是这种认知,让一些原本优势明显、前景光明的企业从康庄大道渐渐走向了狭路险途,路是同一条,但起点与终点的情形却是截然不同的。
自2012年7月梅耶尔执掌公司以来,雅虎陆续完成了40多起收购——外界一度对此颇多揶揄,即便是那些颇具洞察力的评论家,也只是将这些收购行为视作雅虎以人才与技术来做“食补”。但现在回头审视梅耶尔的“大采购”清单,人们会发现,所有的收购举措都在某种程度上补充和优化了雅虎的业务领域,渐渐勾勒出一个完整的移动版图。不仅如此,全新的年轻力量不断加入,还有效地杜绝了公司肌体老化的问题。雅虎由此而变得更加年轻并贴近用户——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在过去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雅虎已经拥有5.5亿移动用户。
有了新能量、新动力的补充,瞄准新方向、探索新旅程自然成为雅虎公司上下一心的选择,移动恰恰是我们认定的那条路线。在这个领域,雅虎的野心绝不止做几款应用或把内容移植到移动端那么简单——从既有的个性化平台和原生广告系统,到收购而来的数据分析利器Flurry和桌面应用Aviate,雅虎正在逐步完成一个崭新的、充满想象力的生态系统的布局和部署。
在打造全新移动生态系统的进程中,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是一个重要的阵地——身处全球最大也最活跃的移动消费市场与移动人才基地,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推动“年轻的”雅虎再度进入风暴中心,助力手机制造商、应用开发商、亿万用户与雅虎实现“多赢”,我们能打胜这场战役吗?
我相信,我们能。我们在期待,我们在努力,让因移动而重生的雅虎,在不久的将来,帮助包括移动应用开发商在内的各个产业的伙伴和客户,在持续改进和提升其移动产品品质的同时,发现更多的商业机遇、解锁更多的业务潜能。
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总裁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