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大众消费还赚钱吗?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年夜饭,大众消费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2-12 15:12
要满足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胃,对高端酒店来说是最大的挑战。过年时,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陡增,也有点让酒店喘不过气来。
2014年的年夜饭预订虽然比往年来得晚了一些,即便如此,记者走访多地发现,继2013年少了公款消费身影的年夜饭依然延续了叫好不叫座的行情,商家宣传也是不那么卖力。
商家销售赔钱赚吆喝
年夜饭又称团年饭,是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一餐。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极为重要。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年轻一辈,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因此,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去饭店吃年夜饭也成了近些年的时尚。
相比往年许多高端饭店提前三四个月年夜饭预订就告罄的火爆场面,最近两年越来越寡淡,甚至有媒体曝出青岛某五星级酒店半月未订出一桌。河北石家庄五洲国宴总经理孙庆山告诉记者,“新一届政府实施的八项规定对2013年以来的年夜饭预订影响很大,公款消费几乎消失,大众消费渐成主流,为吸引客人,酒店不断开发、增加迎合大众口味的菜品,甚至不惜降价揽客。”他还表示,打折销售年夜饭揽客越来越成为五星级高档酒店抵销春节假期开支成本的共识。
打折销售,顾全“面子”的窘状并非只来自地方城市的酒店。记者在一家预订年夜饭的北京网站中看到,一桌包括六个凉菜、十个热菜、三种主食的十人套餐年夜饭也仅仅只要598元,而且还送果盘和优惠券。
但也有酒店维系了以往的高价位年夜饭。记者在湖北宜昌某酒店就了解到,该酒店的8人套餐年夜饭就维持了最低1298元的价位,只是菜品有所变动,但截至记者采访之日,预订情况并不乐观,酒店正在考虑初一到初七几天放假歇业。
形式单一让年夜饭裹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日常的饮食标准已与年夜饭并无差别。并且,年夜饭多是老中青三代甚至四代同席,因此在菜品创新和庆祝形式上很难突破,这也是年夜饭消费很难突破的主要原因。
江西的陈中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应酬多,多出入各类酒店,对于中西方各种菜品已经麻木,周末还经常会带家人去吃一下自己平时觉得不错的特色菜,因此他认为年夜饭吸引他的只是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谈心,对于吃他兴趣不大。
武汉的张彪先生也表示,平时每到周末,自己都会和家人选择去外面吃饭,虽没年夜饭正式,但也差不多。
孙庆山说,酒店就是靠菜品吸引客人,要不断更换菜品才能留得住客人,但新菜品的创新非常缓慢,市场复制能力又强,因此要满足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胃,对酒店来说是最大的挑战。年夜饭更是如此,再加上过年时,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陡增,有点让酒店喘不过气来。
除了酒店菜品单一的缺陷,庆祝形式的单一也是困扰年夜饭消费的又一因素。年夜饭和朋友聚会、商业聚会不同,年夜饭的参与者有老人和孩子,与以上两种聚会相比,可扩展的娱乐项目很少,比如朋友聚会可以聊一些网络话题和社会话题,年夜饭因兴致所至不能聊。再比如,商业聚会可以搞一些商业表演,年夜饭因是家人聚会,也不合时宜。因此,年夜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吃饭、拉家常,很难有所突破,甚至有些年轻人吃年夜饭就是为了应付老人,而过多的消费行为则花费在了饭后的节目上。
境外旅游分散客流
近些年春节期间人数陡增的境外和国内旅游也成了和年夜饭消费抢客源的强有力对手,日趋火爆,尽管消费标准连年看涨,但人们依然热情高涨。
据国家旅游局出境游团队系统统计,2014年春节黄金周团队出境旅游人数472.5万人次,同比增长18.1%。出境游市场呈现家庭旅游成为主要出游方式,女性游客为主要出游群体,占出行人数的55%,从年龄上看, 35-45岁占出境游比例最高。
业内人士表示,2014年中国除先后与19个国家签署各类互免签证协定外,还有37个国家和地区单方面给予持中国护照公民落地签待遇。护照含金量越来越高,2015年春节境外出游的人会更多。1月初,携程网的统计榜单中显示,今年春节期间以东南亚和日韩海岛为主的出境游产品已销售过半,14日到18日出行人数一直保持高位,到19日以后出行人数再上攀二成。
同时,预订春节期间国内游的人数也在激增。记者查询了携程、去哪儿等旅游网站,看到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去海南海口、三亚、云南昆明、丽江还有广西北海等地的机票不少好的时间段航班几乎已经售罄。只有少数经停或者赶早的航班有空余的位置。而且价格几乎都不打折,一概全价票。
国人春节假期的旅游偏好势必会影响到年夜饭的销售,再加上自身的成本和用工荒问题,年夜饭销售越来越成为商家的“心病”。
文| 《小康·财智》记者 苏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