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互联网+”的风口 上海能否迎风起舞?

  上海看起来只是“三马”落的一些棋子,而不是摆整个棋局的地方。

  从8年前“上海为什么出不了马云”,到最近出现的“‘互联网+’时代上海被边缘化?”、“深圳互联网发展甩出上海几条街”等论调,一时间,就上海在中国互联网产业版图中是否缺席的问题,各方争论不休。8年过去了,上海不仅没有出现“马云”(平台级的大互联网公司),甚至没出过另一个“陈天桥”,比之北京的百度、深圳的腾讯、杭州的阿里,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上海的互联网名企少之又少,为数不多的几个还遭遇被并购的命运,比如万达3亿美元控股快钱,58同城2.67亿美元收购安居客。

  但就在本月,支付宝将总部搬到了上海。如果加上陆金所、众安保险等,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上海似乎走到了前面。

  不过,一些业内专家指出,上海的互联网创业环境整体依然落后于北、深,政府角色转换还需要经历时间的检验,才能判断上海是否真的走在了前面。

  上海创业主题咖啡馆IC咖啡CEO王欣宇认为,创业氛围不仅由城市的性格所决定,资本、政策支持也会起导向作用。在王欣宇看来,平台型的互联网公司不适合上海,不管是阿里还是腾讯,互联网公司需要打破规则才能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但上海是最讲规矩的地方。如果上海的政府部门不调整政策思路,不给互联网类企业更多自由的空间,新型互联网大平台依然可能难以在上海出现。

  互联网金融,上海的突破口?

  事实上,上海并不缺乏创新的意识,虽然没有诞生BAT,但像陆金所、1号店、大众点评、喜马拉雅、格瓦拉等,都是互联网细分领域的翘楚。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年初上海市政府颁发的上海金融创新奖中,陆金所成为获奖机构中唯一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而以往上海金融创新奖都被传统金融机构包揽。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典范代表,陆金所为上海扳回一局,赚足了面子。在创业者眼中,对应深圳的腾讯、杭州的阿里,上海有陆金所。

  据上海金融办介绍,2014年上海金融创新奖中,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首次参与申报,陆金所明星项目“稳盈-安e”作为最终获奖的金融创新项目之一,有效解决了网络借贷行业投资回报与安全性的平衡问题,在国际、国内范围中均为首创。

  观察人士指出,陆金所的获奖显示出,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创新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政府部门已经注意到互联网金融创新带来的各项好处;另一方面,树立陆金所这样的标杆企业与项目,政府希望可以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为经济发展与金融创新贡献力量。

  拍拍贷创始人张俊表示,如今的互联网业,大格局已经成型,只剩下“互联网+金融”一个“特大金矿”,未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很可能诞生比BAT体量更大的公司。这是上海一个难得的机会,也是上海的优势产业,上海比其他地方更有机会成为一个互联网金融的高地。

  业内人士指出,上海正以最具优势的金融领域为突破口,悄然掀起一场互联网变革。上海互联网金融,已经诞生出陆金所、众安保险等优秀的创新企业,以房地产为主业的绿地集团,也开始“互联网+地产”的资产证券化转型。

  “三马”齐聚上海,但“三马”都是“外地人”

  4月13日,上海市政府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上海“互联网+”产业发展。9天后,支付宝正式确认将注册地迁往上海浦东陆家嘴。

  加之平安陆金所、万里通等诸多创新公司早已落户上海,中国企业家中最具创新精神的“三马”(马云、马化腾、马明哲)齐聚上海。其实,一年半前,“三马”已在上海同台,为共同发起的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揭牌。

  然而,让上海引以自豪的互联网标杆企业,大多并非纯正的“上海血统”,或部分股权被收购,或背后大股东不在上海。

  比如,大众点评选择与巨头联盟,将20%的股份卖给腾讯;陆金所、1号店,背后的股东是平安,众安保险的主要股东是“三马”以及来自深圳的地产商人欧亚平。

  巧合的是,腾讯、平安都有浓厚的深圳基因。从这些角度看,虽然三马都将一些重要业务放到了上海,但就互联网基因和创业、创新的原生环境而言,上海依然没有明显优势。上海看起来只是“三马”落的一些棋子,而不是摆整个棋局的地方。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曾在报告中指出,上海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与收入分配政策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性瓶颈,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直接影响科技创新人员和企业家对创新的热情;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现行户籍制度对高端人才的引进起到限制与阻碍作用。

  二是创新政策方面的瓶颈,主要表现在缺乏科技创新需求的鼓励政策,例如上海缺少面向创新产品需求的税收和价格补贴,“科教兴市专项资金”的运作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同时,科技创新的税收推动政策也不明显,过高的税收标准既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吸引高端的科技创新人才。

  相比而言,深圳的创新企业则显得生机勃勃,除了大家熟知的华为、腾讯、平安外,这两年还成长出大批优秀的科技新锐企业,比如华大基因、大疆科技、光启研究院等。

  汉能资本CEO陈宏认为,深圳的服务型政府催生了创业与创新精神,深圳政府非常礼遇企业家,非常愿意和企业家打交道,且服务意识很强,这使得企业家们也非常愿意合作,每年一次科技峰会,各IT大佬到深圳来,也培育出浓厚创业氛围。陈宏说,深圳2015年IT领袖峰会八大趋势报告,就是市长和企业家连续两个深夜探讨出来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上海要有创造“三马”的环境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最近说的一个现象颇有意思,在京沪同期开租的SOHO3Q样板间内,“北京已经租满,而上海才租了30%左右”,北京这些企业中,互联网企业已达95%甚至100%。潘石屹补充道,“创业氛围不浓郁,成为上海互联网行业不可忽视的短板”。

  上海高层领导不可谓不重视这些民间的声音。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近日表示,上海要积极拥抱“互联网+”,政府管理服务必须秉承开放理念、以“互联网+”的思维,不断改革创新。“互联网+”时代不断产生的新模式、新业态,往往对政府传统的管理服务产生颠覆性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往往超前于各种法规和规范。

  因此,如何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是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深入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

  但在个别政府管理实际执行层面,却颇有另外的景象。比如2014年2月,上海在全国率先禁止出租车在早晚高峰时段使用打车软件,并两度约谈“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家第三方手机打车软件运营商负责人。

  此后,当年9月,上海市交通委叫停打车软件加价,通知要求:已经有加价预约功能的打车软件,9月19日起必须重新设置取消加价功能。

  对上海明令叫停加价的政策,打车软件两巨头快的和滴滴均表示了“抗议”。

  滴滴打车公开表示,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在不同交通状况、不同时间、不同区域里实施一定的浮动价格是正常的经济现象。香港、伦敦、北京等地都实行高峰期双计价方式,期待行业主管部门能够有更适合市场实际情况的价格政策,而不是一味地禁止。快的打车则表示:“我们希望监管部门尽可能地把市场的留给市场,给市场运行留足够的空间,让行业更健康繁荣地发展。”

  “这看起来是一个个案,”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互联网业资深人士表示,“但可以看出,上海的一些政府部门管的意识很浓,手伸得长,而市场的概念、服务的意识相对薄弱。”

  业内人士指出,对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来说,互联网金融是不容错失的一次新浪潮。尽管高层领导很重视,但执行层面如果服务理念和意识不转变,支付宝、陆金所、众安保险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即使来了,也有可能做不大,甚至有可能另攀新枝。

  本刊记者 李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