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粪的“有机肥”之路

  生猪业进入规模化、工厂化生产以来,“猪屁股”给养猪人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河流、地下水污染,空气异味引来投诉,主管部门借环保之名发动的产业“歧视”……究其罪魁祸首,无非是那每头猪每天排泄出的两三公斤粪尿。

  惶恐之余,人们忘了猪粪一度是种地的必备肥料,毕竟一头年猪的拉撒管三亩庄稼地的时代已经远去。

  随着环保方面的战鼓轰鸣,生猪业面临着转型的挑战,其中一个就是观念的转变,比如重新定义猪粪,将其“资源化”使用,让污染的源头变成效益的一种。有些养猪人已经在这方面迈开了脚步,虽然荆棘重重。

  高成本阻碍猪粪资源化

  “我们第五期规划将投资约2000万建有机肥工厂,建成之后可以处理4万头生猪产生的100吨粪尿,每天可生产约30吨有机肥。”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君向农财宝典记者介绍,对于在过去一年惨淡的行情中并未盈利多少的企业而言,这笔投入压力不小。

  吴志君介绍,规划中的有机肥厂分为八个塔式的分支,每个塔每天可处理12吨新鲜粪尿,对应5000头大小不同的存栏生猪(按每头猪每天平均产生2.5公斤粪尿计算),八个塔即可将4万头生猪的排泄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具体流程是:粪尿从生猪生产线排到通往塔中的管道,经过48个小时的发酵、加工、打包变成成品有机肥。以每三吨新鲜粪尿可以产生一吨有机肥的比例算,每个塔每天可产出4吨有机肥,八个塔意味着每天可以产生30吨有机肥。

  吴志君估计,计算有机肥厂的人工、电费、设备折旧等,一吨有机肥的成本约600元。“事实上这套设备是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除了自有农场的使用外,还可以对外出售有机肥,建成以后预计4-5年可盈利,8-9年可以收回成本。”

  对于广西农垦这样的大型国企而言,投入2000万应对未来的环保趋势是一笔理性投资。可对于中小型猪场而言,自建有机肥厂却是过分奢侈的投资。

  “我们只有1000多头母猪,不足以支撑一个肥料厂,另外我们目前也有足够的土地来消纳猪粪。”广东德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总监黄峰坦言,该公司目前只对猪粪进行有机肥的“半成品”处理,即通过长达15-20天的发酵、堆肥处理,使猪粪变成没有异味、消除了有害物质的半成品有机肥,用以种油葵、玉米、蔬菜、草莓等。

  “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型企业而言,必须采用最有效率的处理粪便的方式,应对政策需要和生产需要,但是中小型猪场不可能承担这样的成本,而且他们还是可以通过堆肥、简单处理来解决问题。”吴志君分析。

  因地制宜的简装有机肥处理

  大企业可以大手笔投资工业化措施,有心的中小公司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低成本处理手段。

  浙江畲乡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存栏生猪4000头,因为之前的疏忽,该公司曾在2009年因为排污给下游菇农造成损失,赔偿了100多万。随后该公司投入三十多万,建造了一个长80米、宽5米、深1米的管道,收纳生猪粪便,加入木耳、香菇糠等废料,发酵生产有机肥,该公司负责人付先生向农财宝典记者介绍,这套系统很简单,就是一个管道,投入粪便之后加进发酵物质,有一个移动的涡轮在管道里每天来回一趟翻动管内物质。平均一天可以产生7-8吨肥料。

  付先生强调,由于粪便太稀,光有猪粪的话很难处理,所以他们从周围种植木耳、香菇的农民处以1毛钱1斤的价钱买下下脚料加进去,才能确保处理效果。“发酵时间很关键,一般要处理2个月才能使用,如果发酵程度不够的话,肥料会发热,伤害农作物;产生的肥料平时供我们自己的种植使用,出售的话一吨450元,7-10月份周围农民需要施底肥时很抢手,产生的有机肥不够卖。”

  据悉,由于环保带来的压力和土地的有限,浙江地区有好多猪场都采用一些措施对猪粪进行资源化处理。比如付先生周围的三个猪场也使用类似的方式对猪粪进行初步处理。

  新模式生产另类有机肥

  相比“工业化”的处理方式,目前也涌现了一些使用生物处理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式,把粪便的处理纳入生物链。

  杭州天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从2011年开始投资1000万使用生物蝇蛆养殖技术处理粪便,据悉,该方式不需在粪便中加入辅料,在粪便含水量为55%-85%时就可保证蝇蛆正常生长,从投放蝇种到成熟需要5-8天,比传统方式处理要节省半个月时间。目前该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每年处理新鲜猪粪6万吨,产得有机肥2.5万吨和蛆干360吨。

  无独有偶,英德市康氏生态猪养殖场老板康太娇也在进行尝试用生物办法处理粪便,她介绍,除了一个中型猪场以外,她还承包管理着千余亩农田菜地,目前正在建设厂房用猪粪、鸡粪、牛粪等养殖蚯蚓、生产蛋白和有机肥。“专家介绍这种有机肥比一般肥料的效果好,而且这种方式可以解决粪污的问题,生产肥料自用,产出蚯蚓有人回收,效益可观。而且条件简单——如果人家的猪栏不用了,马上可以简单布置投入蚯蚓养殖。”

  猪粪资源化的尴尬

  粗略一看,猪粪的“有机肥”之路百花争艳,各种方式都有,但表面的热闹遮不住经济逻辑造成的坎坷。比如高昂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单位有机肥的生产成本,并不能在市场上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目前猪粪在资源化处理之后多数是猪场自用,处于“自己唱戏自己鼓掌”的状态。

  黄峰介绍,该公司不考虑工厂化生产有机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市场化问题:农民暂时无法接受有机肥,因为相比化肥,有机肥显得成本高、见效慢,长出的作物也不够整齐,不符合消费者对卖相的要求。“我们目前用自己的有机肥种植瓜菜蔬菜,在上市前需要挑选,把均匀、好看的放到菜档,其他的长相比较古怪的拿去喂猪。”

  与此同时,猪粪进行资源化处理之后是否消除了有害物质、合乎耕地的养分需要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目前猪场所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容易导致粪便中富含重金属、抗生素、有机污染物等,如果没有妥善处理也会给土地和作物带来负面影响。

  据悉,今年3月23日,国内(深圳盐田口岸)进口了一批美国禽源性有机肥料,重19.92吨,货值3.81万美元,将用于城市绿地、高尔夫球场草坪等场所的施肥。每吨1万多人民币的有机肥价格无疑重新定义了畜禽粪便的价值,当然,与这个身价匹配的是肥料生产的技术和必要标准,这也是目前中国相对欠缺的。一位有机肥行业人士向农财宝典记者抱怨,现在中国在有机肥方面不够重视,普及力度不足,缺乏生产标准,物流成本高,政府补贴微薄,太多耕地由于过度使用化肥造成板结、退化,而有机肥原料被丢弃成污染。

  总之,作为一个以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超过世界人口22%的国家而言,年出栏7亿头生猪的养猪业可以成为巨大的污染源,也可以成为巨大的有机肥料库,两者互为资源既是观念问题,更是技术问题。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林远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