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芃:5年创业,一朝“琢玉

  “我对大学有明确的规划:大一、大二、大三上学期,主要是创业;然后逐渐过渡到备战考研外什么都不做,只学习,当学霸。”吴芃说,“学业上,我是要读到博士,我觉得有这个必要。”

  吴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二学生。大学报到后不久,他成立了公司,一年后上线App应用Campus学生团队管理系统。就读于社会工作专业,吴芃组建了一个小团队,发起了“琢玉”计划,以社会工作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已经在全国几十所高校开展活动。此外,他还在学校附近开了家焙爱DIY点心坊,经营得有声有色。

  这是吴芃想要的大学生活。他已经决定跨专业考法学的硕士,过了暑假就是大三,法学专业书开始看起来了,辅导班也报名了。“备战考研后,公司的事情有合伙人负责,社工团队如果维系不下去也许会垮掉。但是,如果我不这样做,我没有办法进入一个新的平台。”说这番话,吴芃脸上挂着微笑,眼神坚定。

  创业

  吴芃对创业不陌生。

  在成都树德中学时,吴芃是学校第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员,享有特权:可以自主选择上课,每周有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可以不在学校,不定期地有川大和西南财经的导师对接辅导。他在高中就进入大学式自主学习的节奏。吴芃把很多时间花在办校园刊物上,2010年他创办并主编的校园刊物《鲛人在岸》获得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校内报刊评选最佳社团刊二等奖后,当地陆续有学校找到他,委托他出版校园刊物。吴芃没有料到,找上门的学校越来越多,累积到20多家时,他大胆地决定休学,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承接校园刊物的出版。吴芃担任主编,聘请了两名四川大学的学生当编辑。“公司运作得挺好的,每月发员工5000元薪水。”吴芃笑着说。不过,他没有扩张,一方面是考虑成本,另一方面他给自己的时间是一年,他得参加高考,上大学。高中生吴芃在创业的海洋中试着学习了游泳,感觉还不错。

  结束公司业务,回校备战高考,时间紧迫,吴芃从理科生转为文科生。10个月时间,除了春节回家一趟,他没有离开过学校。

  “2013年6月7日、8日高考,9日考口语,12日我就来到北京了。”吴芃掰着指头数。他急匆匆地赶到北京,是要找高中同学聊聊创业项目。2010年,吴芃就注意到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他感觉到这片领域大有发展。说到这里,他感叹地告诉记者,美团、聚美优品都是那年创立的。“我着急啊,但是身边没有懂技术的人。”

  高中好友一年前考到了北京邮电大学,另一个同学考到了清华,吴芃高考后跑到北京找到他们。吴芃在高中就注意到,学生干部常常抱怨通知全社团开会是个烦人的事情,一条消息顺着通讯录发送得十几分钟,成员收到以后挨个回复,发通知的人还要做统计,哪些人收到,哪些人没有回复,哪些人来,哪些人不来。即使有QQ群,通知得快了,但是确认消息还是得一点点做。“我们开发的App有一键发送功能,成员收到后可以通过‘确认’和‘再议’两个快捷键的操作迅速回复。后台自动生成表格,发通知的人对大家是否参加,为什么不参加的情况一目了然。”吴芃说。他介绍,还可以在应用中导入成员们的课程表,就会显示出大家的课程重叠情况,方便安排集体活动的时间,这对于社团成员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来说很有用。应用还有投票功能,比如周六打算聚餐,倡议人提出十点、十一点、十二点的三个选择,发送后,就能看到大家的选择倾向了。

  吴芃的点子得到同学的响应,他们都觉得这事可以做。为了了解市场需求,他们在大学里做了调研,发现大学里的社联、学生会等非常需要这样的应用。社联的学生反映,开一个小时的会,往往有半小时要讨论发通知的细节问题,排班等工作处理起来也觉得麻烦。“我们的应用核心功能是统计,大大方便了发通知的人。”吴芃说。有了高中同学的支持,吴芃很兴奋,他知道3个人的力量不够,他需要找更多人。

  2013年9月,吴芃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报到。他一心想着做App,忙着找人。陆续有中央美术学院的杨林达加入做平面设计,北邮同学在美国英特尔总部比赛时认识了北大的王仪康,他目前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读人工智能的硕士,负责后台技术。“现在,我的联席CEO是中科院的博士钱航。”吴芃说,“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进行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时,钱航受邀在央视对太空实验进行了现场解读和诠释。”通过朋友的介绍,吴芃认识了钱航,他专程找钱航聊了一下午,最终说动钱航加入团队。吴芃的7人团队成型后,他找了个企业孵化器,注册公司,吴芃上次创业所得的钱都投入到新公司。因为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他们每次开会就在不同的学校。吴芃坦言,大家都缺乏产品开发的经验,从2013年10月到2014年3月,他们一直在走弯路,拿出一个方案又否决,反反复复。3月以后,他们确定了框架,开发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IOS版、安卓版同时进行。6月,Campus学生团队管理系统上线,吴芃忙着在高校中进行推广。“认识的同学多,应用解决的问题很实际,推广得还挺顺利的。”吴芃笑着说。校友、学长、老师,是吴芃非常看重的创业人脉,也是他在实践过程中打交道最多、伸手帮助他最多的一群人。7月,吴芃获得天使投资100万。

  社工

  读社会工作专业是吴芃选的,他对这个领域感兴趣。创业后,吴芃找过风投,他曾搜索了专业投资基金IDG资本的联合创始人,一一发邮件,希望获得投资,石沉大海。项目进行得很好,找投资屡屡碰壁,让吴芃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找不到投资?由己推人,吴芃想到更多非名校、不在风口上的互联网+领域创业的大学生,想要获得投资和帮助,是不是更困难?带着疑问,吴芃跟老师请教:“现在有没有专门做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的社工组织?”老师回答,没有。吴芃觉得奇怪,他研究了北京做得比较出色的社会工作事务所睿搏和睦邻,发现他们有帮扶社区里的贫困人群、失业者,提供就业咨询等,但是没有针对大学生或者毕业一两年的大学生,给予就业创业帮扶。于是,吴芃决定做一件事,以社工工作的方式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帮扶。他强调,社工工作非常关注人自身的需求和发展,所以,他是通过做职业性格测试量表,做小组,做个案这样的形式来帮助同学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创业。“这就是我的专业范围的事情,有了想法,找人很容易。”吴芃说,他的六人团队都是社工专业的,三人来自中华女子学院,还有两人就是宿舍同学。他把这项帮扶服务命名为“琢玉”计划。

  吴芃最先在北京邮电大学试点“琢玉”计划。在之前的调研中,他发现北邮的创业氛围很浓,每个月都有公司诞生,同时也有公司失败收场。他们通过在校园发传单招募愿意接受服务的学生,最终有40多名同学确定参加,随机分成4个小组。这些同学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每个小组的同学需要完成职业倾向测试、小组团队协作、个案辅导等环节,最后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有所了解。“在北邮的活动挺顺利的,大家反响不错,后来我们又陆续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开展活动,还去过外地的高校。”吴芃解释,“我们的方式不是一次性解决问题,但是,是启发你去了解自己,去问自己:我适合创业吗?”

  学校的社工专业要求学生假期要参加相关实习,对吴芃来说“琢玉”计划就是最对口的实习。他利用假期,在家乡的大学展开了活动。他发现跟资讯发达的北京相比,四川的创业意识和项目是落后至少一个八拍的。同时,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校园的创业氛围。“有学校本科生在江安校区,位置比较偏僻,学生周一到周五不可以出学校。学校最有名的一个创业项目是开个工作室做文化衫。”吴芃说。去的学校多了,他发现文科院校创业氛围远远不如理工科院校,对创业感兴趣的这批大学生中,有很多人其实不适合做第一创业人,更适合加入创业团队。吴芃举例,有个学哲学的同学,一心想创业做互联网项目,他参加到“琢玉”帮扶就是因为创业意愿强烈,一上来就问了很多相关的问题。在帮扶活动中,这个同学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懂互联网技术,也没有特别的IDEA,性格上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也许可以不用先忙着自己组队创业,而是去初创团队试试。

  刚开始做“琢玉”计划时,吴芃的专业知识不够用,他提前自学,琢磨课本里的活动设计如何应用到自己的项目里。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他看到项目中有更多可以完善的地方,要在以后的活动里改进。“现在,比较有经验的社工做的事情,我都能做到。”吴芃自信地说。最近,他开始构思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工作的文章,就像开发App应用是把学生工作更好地应用到移动互联网上,吴芃深深地感受到,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面对面的社工工作可能也需要做出尝试和改变,应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在跟导师讨论,网上检索相关论文后,吴芃发现这是一个较新的领域,相关理论文章很少,他兴致勃勃地开始摸索和实践。

  梦想

  “我不知道如何定义创业。”吴芃说,“我想,创业应该是怀着梦想去做事情。”

  为了圆女朋友开家奶茶店的梦,2014年4月,吴芃在人人网发消息:我和女朋友在“民大巷子”附近开了一家DIY点心工坊,工坊的名字叫做“焙爱”。他推出集赞免费做蛋糕活动,一时间在中青院、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几所魏公村附近的高校朋友圈中刷屏。DIY点心工坊可以说是传统行业的创业方式了,吴芃打好DIY体验牌,联络了多家高校社团,很快这里成为不少学生团队搞团建活动的首选。他还跟一些旅行社达成协议,成为团队一日游中的一个特色项目。热闹地经营了大半年后,吴芃把小店转给了好朋友,他坦言天天盯店里的事情、拓展市场,实在耗人,他无法兼顾。“小店生意挺火爆的,女朋友也体验过了,很满足。如果我继续做会考虑开连锁店,目前,他们已经有这个打算了。”吴芃说。

  事实上,吴芃心底里有个梦想:搭建一个服务大学生的网络平台。成立一家科技公司,他的目标不是要做一个火爆的App应用。通过研发Campus学生团队管理系统,吴芃找到了可靠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建立了他最需要的技术团队。他透露,这款应用的功能已经有公司试图COPY,因为技术壁垒,迟迟没能上线。吴芃惦记着心目中的大蓝图,他会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挖掘功能,未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大学生做好个人规划。这一路走来,吴芃一次次感受到,年轻人的成长太需要帮扶,太多不够了解自我的年轻人陷落在困惑的泥沼中。他始终记得,高中做校刊时,看到老师在卷首语写的“青春十年”后那份触动,他确信青春需要规划,不然十年转眼为空。“具体的我都想好了,也都在筹划中,不能讲太多。”吴芃笑了笑,“比如,我们已经在做衍生的服务项目,开设微信服务号,做高考志愿资讯,包括选专业,在线咨询,职业测试等,当然,还有一系列的线下服务。”

  吴芃介绍,公司除了研发核心产品,也会接IT技术方面的活。常常有各地的同学来找他,请他们帮着做App应用,吴芃并非有求必应,他愿意坐下来跟同学好好讨论项目的可行性。吴芃就拿自己研发的App应用为例,有市场需求,但是没有盈利模式,他不怕是因为他是要打团队的名声,打开互联网市场的机会。“但是,很多同学看不到市场的泡沫。”他感叹,“大家觉得做个应用出来,就能拿到风投,再做个两年就能上市了。”吴芃说破嘴皮子,人家也都听不进去。他拿出手机,给记者看前阵子给四川某高校创业团队开发的App应用和网站,照片墙、社交功能都有。那个团队预估会很火,结果半年就死掉了。

  都说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吴芃在怀揣梦想的创业中,也有过兜头凉意的悲情时刻。“对很多大学生创业团队来说,股权分配问题绝对致命。”吴芃说,他的最大一次危机也由此引发。在应用上线前,他突然接到电话说是核心团队要开会。一头雾水的吴芃到了地方,他们请他看电影《社交网络》(电影讲述Facebook创始人的创业故事),然后同学提出增加股份。事实上,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他已经屡屡表现出不满,经常把话题引到股权分配问题上。吴芃需要当时就做决定,他点头同意减少自己的股份。虽然事情解决了,但是他很受冲击,惊诧、失望之余,吴芃想了很多,促使他决定读法学硕士。“后来,我们的股权又有变化,风投进入后,要求我控股51%。”吴芃说,“现在,团队成员没有变化,大家也都在成长。”

  文/本刊记者 张蕾磊 校园记者/田春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