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向融合
- 来源:大学生•中国校园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文艺学,巴赫金,尼采,悲剧的诞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09 15:14
针对这个变化,我推荐了几部文艺学专业中最有分量的经典书籍,其中不仅包括相对单纯的文艺理论著作,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也包括融汇了其他学科成果的文艺学著作,如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巴赫金的《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或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马克思,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
推荐理由: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基本上可以视作是马克思整个精神探索的起点,马克思在手稿中对自己精神的祈向作出了明确规划,即试图通过经济方面的研究来探寻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因此后来他的几个重要文献,比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及最后的《人类学笔记》,都从不同角度回到这一命题:人类如何通过斗争来完成社会经济制度的彻底变革,并通过这种变革而获得一个种类的最终自由和解放。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仅是哲学、经济学的经典文本,同样也是文艺学的经典文本。也就是说读者可以通过它,发现马克思文艺思想的真正立足点、核心价值要义所在。曾经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看重的1844年手稿,现在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界的基础性文献。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约写于1844年5月底6月初至8月,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直到1927年,马克思逝世44年后,才由原苏联马列主义研究院梁赞诺夫院长主持将其中的部分译文以《〈神圣家族〉的预备著作》为题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3卷,当时没有引起广泛注意。手稿全文首次公开发表是在1932年。
·《诗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推荐理由:
《诗学》由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原名为《论诗》,有佚失,现存二十六章。这是西方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完整的文学理论著作。虽然亚里士多德时代和现时代所谓的“艺术”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差异,然而没有疑问,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文艺现象的把握和关注,开启了现代文艺理论的先河。
《诗学》对当时古希腊生活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即悲剧、史诗、抒情诗和喜剧的基本文体特征、由来作了极具洞察力的梳理,这种梳理在今天仍最具权威意义。在流传到今天的《诗学》中,喜剧部分已失传。
《诗学》在欧洲整个文艺复兴时代意义重大,也是近代以来欧洲的悲剧文体、戏剧运动的灵感源泉和主要标准。
·《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简称《拉伯雷研究》),(俄)巴赫金,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推荐理由:
巴赫金是20世纪整个文学理论界的传奇人物,他在1929年政治运动时曾遭到监禁和流放,其后一直命途多舛,销声匿迹于文坛,有30余年。《拉伯雷研究》正是他在1940年代受迫害时期的学位论文。
本书是巴赫金最缺乏信心然而也是他最重要的文学批评专著。巴赫金认为,在世界所有伟大作家之中,拉伯雷在俄国的影响和研究最为匮乏;为此他致力于发掘拉伯雷的文学史意义。
在本书中,巴赫金的第一个理论贡献是将哲学、文化和文体,也就是几个各自独立的元素融为一体,使人完整地理解到一种文学活动不可能没有哲学思想和文化精神。而文化精神体现在文学中,又不可能是独立抽象的,必然要借助一种微妙的表达形式表现出来。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形式即是哲学思想本身。虽然之前有许多人也用这种思路思考问题,但巴赫金的表述最贴近文艺活动本身。
巴赫金的第二个贡献是让人们理解了民间文化在文学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他敏锐地注意到,在近代文学的创建者当中,拉伯雷与民间源头的联系比其他人更紧密。因此,巴赫金极为深刻地分析了民间文化的诙谐问题。
第三,也是巴赫金最重要的贡献,开拓了对喜剧也就是“笑”这一现象的独特理解。之前尤其是自亚里士多德一脉传承下来的文学理论,很难把“笑”作为一种恰当的文学或文化现象而予以很好的评论。比如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悲剧才是文章正体;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则梳理出了一条完全迥异于从前的路径,认为文章的正体是小说和喜剧。
在巴赫金之前,人们没有找到这样论证喜剧的无懈可击的哲学思想。黑格尔在《美学》中,虽然认为艺术运动的最高形态是喜剧,悲剧是喜剧克服的阶梯,即对悲剧的克服才能达到喜剧的境界。这表面上似乎是把喜剧抬高到光辉的顶点,但他的论证难以让人信服。因为从整个戏剧史和实际中看,喜剧地位的确不如悲剧,黑格尔只是从理论上硬推。而巴赫金才真正发掘出了未被人注意过的现象,这是文艺理论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的。
·《判断力批判》,(德)康德,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精神现象学》,(德)黑格尔,先刚(译),人民出版社,2013年
《判断力批判》或《精神现象学》,重要性不分轩轾,二者选择一本阅读即可。
推荐理由:
《判断力批判》是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康德的代表作,1790年德文版问世。它是康德著名的“三大批判”(另二部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中最后一部。
康德强调个体性,所以理解《判断力批判》,是要从个体自我出发推演一切问题,并且要理解美学在个体的完成当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判断力批判》主要是构想人类理性的基本构成和运作方式,其中美学又在这种人类精神的自我完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由此从本体论上推出了美学艺术的各种样态。在康德看来,个体理性完成所需要的各种活动,当然就是艺术活动的自然表现方面。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主要是从人类作为“类”的整体性的精神完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看待问题。人类整体性精神活动所必包含的问题,其“类”的完成不可能在一个个体上达到,所以必须会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这是黑格尔哲学中时间的向度,从某种意义上也包含了空间的向度。
就康德哲学而言,一个人包含了人类全部的奥秘本身。对黑格尔哲学来讲,人类必须通过历史的进展才能实现自我,所以个体自我永远必包含于集体性的精神运动中,是集体性精神运动中的一个环节。
·《悲剧的诞生》,(德)尼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
推荐理由: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第一部较为系统的美学和哲学著作,写于1870~1871年,开启了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的先河。
虽然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对希腊悲剧文化的解释一定程度上是成问题的,即在古典学家看来他对悲剧的考量不够严谨。但毕竟此书真正的伟大价值并非拘泥于学究式的古典学研究上(当然它的古典学价值也毋庸置疑),而是在于开启现代西方艺术精神。
尼采关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论断,启发了整整一个时代的青年从对自我理性的迷狂中解脱出来,看到艺术精神、人类自我活动在启蒙理性之外、尚存别的重要向度。这引导了相当多人沿着他的道路,展开了20世纪全新的精神探索,因此尼采作为几代人的精神导师的地位无可动摇。
另外,尼采将现代艺术精神和它们的根——希腊悲剧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勇敢地以希腊精神之根对抗基督教精神,启迪了20世纪众多思想家、艺术家的灵感。所以对于20世纪的不少艺术家来说,亵渎基督教精神几乎成为其艺术创作的源泉和灵感所在。《悲剧的诞生》预示着尼采自己未来的精神活动走向。
文/陈奇佳 整理/风斯 责任编辑/刁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