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电视版忆当年 第一回踏上起跑线

  我不大记得事发何时,大概是2000或2001年吧,BBC2台台长JANE ROOT终于受够了TOPGEAR,决定一枪毙了它。

  她看着这个节目苟延残喘,内容一集比一集过时,比诸《Ground Force》和Handy Andy主持的新鲜有趣节目更是无地自容,所有重振老牌节目声威的手段皆以失败告终。节目中止的消息曾令少数人神伤,大多数人则显得漠不关心,然而两年前才从同一节目引退的鬈发高个子却对这件事大感兴趣。记得Jeremy打电话约我午饭时间去酒吧一聚那天,令朽木再生的高涨热情已叫他兴奋得快要跳上天花板。事实上他早已锁定一些关键元素:新版TopGear应该有一个固定大本营和一群现场观众,好让主持人当着观众面前交谈,而不是轮流播放各自主持的环节。

  这个拍摄基地还容许我们加入新车报道环节,而不必每次都要预先拍摄一些内容才能讨论那些举足轻重的新作品。跟大部分四十来岁的男人一样,Jeremy深受Nick Hornby的《High Fidelity》熏陶。你若看过这部小说,应该知道作者以何其美妙的手法描述男性醉心于排名榜和事事讲究的天性。由此稍加推想,自然会想到节目用得着一个圈速纪录榜。如此一来,节目便需要一条赛道。有了自己的赛道,又代表我们可以让意大利超跑发挥全力,而不是以60km/h在科茨沃尔德(Cotswolds)山区战战兢兢地地转弯抹角。既有赛道和拍摄基地,何不邀请嘉宾到场露两手呢?后来又有人提出这样的构思(这个人是谁我已记不清楚,因为大多数同事现已各散东西)一一衣冠楚楚的Bryan Ferry居然驾驶微不足道的现代小车或者同样有悖Bryan Ferry身份的东西在赛道上冲锋陷阵。大伙儿一听之下不禁捧腹大笑,大笑过后,名人开平价车的环节遂告诞生。

  我虽然不时在讨论期间添上一些枝枝叶叶,其实早在踏进酒吧大门一刻,Jeremy胸中已形成了新版TopGear的主干。

  2015年4月,我独坐于人去楼空的办公室,心想很久以前的那次午餐无疑概括了BBC辞退Jeremy所招致的惨痛损失。它失去的不单是一个能够在镜头前吸引万千观众注意的男子,还失去了一位懂得活用印刷媒体培养的价值观来衡量轻重的记者,失去一位敢于直视现有架构,凭着一闪灵光将之推倒重来的编辑奇才。作为后者的小小左证,我记得Jeremy在那次午餐上坚持新版TopGear不应该纠结于能否抢先驾驶新款汽车,哪管它是否是法拉利Enzo。对于身为节目监制的我,这番逻辑当然愚不可及,因为抢先测试意味着独家内容,Jeremy却说:“不,细心想想吧。为了抢先测试新车,你得早在新车发售前三四个月参加新车发布会,去海外驾驶左舵版本,意思就是说本土买家手中仍然空空如也。倒不如静候时机,待新车在这边正式发售,有关广告开始出现于闹市,展厅有实物可看才拍摄。这样我们便可以为观众做一些意义实在的事。”当时的我仍然觉得他彻头彻尾胡说八道,事实却证明我大错特错一一新一辑节目到头来可没有因为比所有人迟了两年拍摄Enzo而流失半个观众。

  最后,只要为新版TopGear定个节目名称,初步功夫便告完成。再添几杯之后,我们决定用“New TopGear”。连最后问题也解决掉,我们便驱往办公室,向BBC 2台台长Jane陈述大纲。受了几分钟口若悬河的意识流轰炸后,她便叫我们滚出她的办公室着手制作节目。继续看下去的读者自能发现这一点,但我一直确信,若非有她主持大局,这个节目肯定搞不成。Jane给予我们碰壁和再作尝试的自由度,在大家畏缩却步时推我们一把,而且拥有真正电视人的英明决断力。举例说,我记得某次跟她和部分BBC高管开会初步讨论新版TopGear将会拍摄哪种故事时,我提到Jemery和自己在旧版TopGear曾经拍摄“Siamese Banger Racing”(连体碰碰车比赛),参赛车辆得成双成对扣在一起互相追逐碰撞。

  在BBC会议上吐出“Siamese”这样的字眼,有人当场大发雷霆指摘我用词不当实属自然。正当在下苦思如何向观众交代“今晚上演的好戏是Conjoined Banger Racing”,Jane则令大家恢复秩序,然后一语道出重点一一我们根本不必报道其他人举办的汽车赛事。“你们就创造自己的世界吧。”大家只要细心咀嚼,便知道James、Jeremy和Richard之所以在青春常驻的小天地我行我素,正是出于她的建言。

  笔行至此,请恕我岔开话题。话说2002年那时候,我们的首要工作是找寻新一届主持人,遂于伦敦西部的阿克顿地区租了一个小型制作室,开始为长长候选名单上的可造之材试镜,面试内容包括让他们站到雷诺Avantime旁边即兴谈谈这辆车,然后跟Jeremy来点新闻报道对手戏。面试开始不久,制作室便来了一个须型好像Shakin’Stevens,名叫Jason Dawe的大胖子。他的风趣令人捧腹大笑,把二手车新闻说得绘影绘声的本领更博得我们一致赞赏。

  然后便轮到James May踏台板。Jeremy和我认识从事汽车记者的James已有多年。James曾获旧版TopGear聘用,而且很快便遭节目解雇,可想而知这次面试对他能否得到第二次机会十分重要。所以James如常发挥其本色,打量了Avantime一眼便痛斥这是营销噱头,看罢Jeremy对手戏中该用的新闻稿便将之抛诸脑后,自顾自地告诉我们他的旧型劳斯莱斯油耗之高,令他不得不接受Sainsbury’s每次网购满200英镑便可享平价汽油的优惠,最终沦落成家中电冰箱塞满烂生菜的孤家寡人,然后就此退场,剩下几位困惑不已的BBC高管呆立当场。

  回到我们在BBC的小小办公室,候选主持人的VHS自荐录影带业已堆至天花板那么高。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有的从事汽车代理业,有些是白天看光所有电视节目而百无聊赖的学生,除了蓄有一大把胡须的古董车怪人,更有花掉毕生储蓄用太阳灯晒得一身古铜色的内衣模特儿。不过个人最喜欢一个斗志可嘉的家伙,自荐内容只是录下他用自己的3系在某个工业村努力施展手刹转向。片中的他从头到尾不发一言,就我记忆所及,他实际上也没有一次示范成功。

  然后在计划开始后的第一亿零六百万天,一位叫Kate Shiers的监制走进这个早已堆满录影带的小小办公室,手中挥舞着又一盒影带,说片中的家伙值得我们一看。那是个浑身活力的矮个子,片中只见他非常蹩脚地发表车评,还基于某些原因作蝙蝠侠打扮……不过Kate没有看错人,这个家伙的确有点与别不同,Richard Hammond也就这样获邀试镜。

  试镜当天,他穿了一件品味差劲的T恤衫,就Avantime胡扯了一些老生常谈,然后不过不失地完成新闻报道环节,整体平现平平,似乎辜负了自荐录影带勾起的期望。到了面试尾声,他开始谈及自己从事电台唱片师那可悲又失败的生涯,尤其突出的经历是他在坎布里亚电台深夜节目上逐一读出待领养小羔羊的名字。辛酸自白结束时,Jeremy和在场所有人已笑得东歪西倒。敢于在竞争激烈的面试把一切押在个人的失败经历上,无疑需要相当胆量,却不失一手好棋,因为自我贬损在TopGear后来的诙谐风格上占有重要地位,尽管我们当时并未料到有此发展。

  随着面试结束,终于来到决择时刻。我们一致同意录用那位滑稽有趣又失败的电台小DJ,却在余下人选上各执一词,当中以体态丰满的汽车代理商Jason呼声最高,Jeremy则为James投票,BBC的大人物却坚称主持阵容应该包含一名女性。话说在前头,我自问是BBC的超级粉丝,可是当他们开始“运用市场学逻辑”消磨你的耐性(换个说法就是瞎管),再忠实的粉丝也会变丧尸。他们坚持安插一位女主持的道理是这样的:想争取女性观众,就得用女主持。我多次指出自己是《What Not to Wear》的狂热观众,尽管Jimmy Nail并不在主持之列,但我的反驳最终只化作对牛弹琴。问题在于BBC管理层的大人对汽车世界漠不关心,处事上往往奉行一套非常古怪的逻辑,简单地说就是题目越是与之无关,他们便越发觉得有义务插手干预。

  无巧不成书,我们的面试对象中其实有许多本事绝不止于主持汽车节目的好女孩,可是Jeremy和我渐渐明白到全男班是这个节目的重要元素。所谓全男班,并不是女性止步的铁汉俱乐部,而是一帮逗人发笑,乐于剌探男性心理背后那巨大黑洞的普通汉子。

  我们从没主张全男班比男女混合阵容更有活力,只是觉得前者符合眼前的目标。所以在台长下属事先警告可能触发一场盛怒的情况下,我提心吊胆跟Jeremy一起找上Jane Root,告诉她我们不想要女主持。她有好一阵子默然盯着准备受刑的两人,然后说:“也罢,就按你们认为最好的方法做吧,反正我不在乎。”事实证明,我们到刚才为止原来只是参与了BBC管理层至爱的游戏“再次猜猜谁是话事人”的另一次实弹演习。

  性别门事件既已平息,我们终于可以自己作主敲定主持人选。至少我们当时是这样以为的,无奈BBC的瞎管部不肯就此罢休。那时Jeremy大力支持James占一席位,有关方面却告诉我们Jeremy、James和Richard这个三人组合未免太像“三个出身公立学校,且年龄太也相近的中产汉”。我们反问:“是又如何”,所得响应是:“呵,那就像臭味相投和百家争鸣之别”。我们力争到底,指出《Trinny and Susannah》是臭味相投,《Two Fat Ladies》也是臭味相投,相同例子多不胜数。

  结果一大轮关于臭味的争拗以我方战败告终,臭味相投的James被踢出局,百家争鸣的Jason Dawe胜出,尽管我记忆中的Jason,出身和年龄还不是跟另外两位主持差不多。

  主持阵容的问题其实尚未完全解决。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拥有赛车经验的真正驾驶高手,Tiff Needell却不在考虑之列,因为BBC希望TopGear面目一新。再者,我们要是录用赛车手,这个人就得像Tiff那样介绍汽车,问题是:一,节目时间不足以任其尽情试车;二,除了Tiff和Jason Plato这些少数例外,以出镜魅力著称的赛车手实在少之又少。

  话说某个晚上,我在办公室苦思如何解决车手的问题,试图把各式各样的主持人套进巨型白板上的配搭方程,直至节目变得好像《爱的万物论》其中一幕,然后Jeremy便突然现身。“你知道吗?我已经可以像Tiff在旧版TopGear中那样甩尾。”他说,“但我就是无法达到准确无误地绕圈、紧贴弯心这些建立圈速榜所需的条件。我们到头来还是需要赛车手代劳。”

  “对,但这就代表赛车手必须出镜,出镜也就需要讲对白,如此一来不就回到最初的问题上吗?”我当时答道。隔了一两分钟后,Jeremy又一次眉头一皱,计上心头。“等等,他为什么有必要开口说话?”他说,“他可以是任何一个人,只是穿戴着头盔和赛车衣,负责为节目测试车辆圈速,而且从不讲话......我们甚至不必见到他的面容,甚至不必知道他是谁!他就像出现于节目的其中一件东西。”Clarkson说到这里已兴奋莫名,高声喊道,“他可以像《低俗小说》中的Gimp,我们就管他叫The Gimp吧!”

  就是这样,The Gimp遂告诞生。这时我们要做的只是找一个赛车手套进这个角色,人选最好生性谨慎,不好社交应酬,不喜欢多言。结果基于一些我至今依然无法理解的原因,我们居然相中了候选名单上唯一说话速度比他开过的大部分车还要快的人Perry McCarthy。

  Perry还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可以把那个叫他The Gimp的念头塞进谁的屁股,所以我们最终采用了The Stig。

  主持阵容既已敲定,也是时候拍一出类似彩排的样片,以便大伙儿损有余,补不足。凭着无比雄心和高涨情绪,我们炮制了一个挺像死星核心反应堆的拍摄场景,分别只是尺寸略为细小,然后不知用了什么方法把整个布景塞进我们租用的飞机库。其间灯光师问:“你们想要多少灯?”我们回答说:“呃……总之多多益善。”结果他真的动用了大批灯具。下一步是把数百名观众放进去,关上金属机库的大门,点亮所有灯光,在炎炎七月天开始拍摄我们的第一集……

  我已记不起准确的事发时间,总而言之节目开拍不久,便有人开始晕倒。这样子熬了两个小时,大部分观众已纷纷进入昏迷状态。我们请来的嘉宾David Ginola虽非体质羸弱,也显得闷闷不乐,一边坐在自己汗水积聚而成的小型湖泊上,一边默默祈求上天赐他一个安乐死。同一时间我们则看着身上T恤衫湿似里有一颗超大形水珠的Jason不屈不挠,第18次试拍二手车新闻环节。本来只需几个小时的录像工作,结束时感觉上简直好像熬了三天。无论如何,我们最终仍然把这些……这些烂透的片段剪辑成第一号样片。

  Jane Root默默看着样片时,我们不期然越站越近六楼办公室的窗台。最后她说道:“兄弟,放轻松吧。我本来以为画面上会出现电线,或者有人捧着茶杯到处走。”所以我们完全接纳了她的忠告,拍摄第二出样片时气氛之轻松甚至令主持人一时忘形,未待摄录机开机便开始演出。到他们完全热身时,全场气氛更热闹至无法从观众中捕捉主持人的身影。

  我记得Jason证明其中一辆车的质量上乘时热心过度,一个错手把中控台扯了下来,我们却未能拍下这个场面,因为当时有一个身穿斯巴鲁汗衫的人挡在镜头前。事态发展至此,身在流动控制中心的导演Brian终于从那辆特制卡车跳下来大兴问众之师,跟我说他在二十年电视生涯中从没见过这么失控混乱的拍摄过程。可是事实摆在眼前,我们已没有时间一哭二闹三上吊,因为2002年10月大限即将降临,大伙儿再过几天就得正式现场拍摄……

  文:ANDY WILMAN/译:TONY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